源远流长的西安鼓乐
西安古乐,也称“长安古乐”。后来由于各种鼓在这一乐种中起着主要作用,故又称“西安鼓乐”。
西安古乐是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种大型乐种,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是我国古代音乐、民间音乐发展史中的奇迹。
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
长安鼓乐分僧、道、俗三个流派,各派有着不同的风格。相传,道派为城隍庙道士所传,而僧派由一毛姓和尚所传,演奏者多为市民,亦有道士、僧人。僧派中的一部分,因长期掌握在农民手中,不断吸收民间音乐,逐渐和僧派有了区别,形成俗派。
僧派悠扬敞亮,道派平和闲雅,俗派热烈浓郁。但不论哪一种派,其演奏形式都是两种,即坐乐和行乐。
坐乐,顾名思义,是在室内围绕着桌案坐奏的,常常是艺人们比赛技艺的,称为“斗乐”、“对垒”、“支桌子”、“摆开”,所以坐乐较为精致,手法也多样。
坐乐大致可以分为城乡两种,城市坐乐叫“八拍坐乐”或“耍鼓段坐乐”,农村坐乐则叫“打扎子坐乐”。前者用笙、笛、管、双云锣,还曾用过筝、琵琶,打击乐器有坐鼓、战鼓、乐鼓、独鼓、大镲、大饶、铰子、煽子、大锣、马锣、引锣、木梆子,编制约十二三人;
农村坐乐或有若干乐器调整,依条件而定。有些地方农村的坐乐,吹奏乐器用到10多人以上,打击乐器更多,“川家伙”和“苏家伙”用到几十人之多,造成神人震撼、山川荡气的宏大音响,风格也因之不同于城市坐乐。
行乐,顾名思义,即在行进中演奏,拌以彩旗、令旗、社旗、万民伞、高照斗子等。乐器用高把鼓、单面鼓、小吊锣、铰子、供锣、手梆子、方匣子等打击乐器和笛、管、笙若干。行乐有时还有“歌章”,内容与祈雨有关。
行乐又分高把鼓、乱八仙两种演奏形式。
高把鼓,也叫“铜锣鼓”,所用乐器除笛、笙等管乐器外,以使用高把鼓、铰子、疙瘩锣、贡锣、手梆子等打击乐器伴奏以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乐曲节奏平稳,速度徐缓,情调典雅。
乱八仙是以使用笛、笙、管、云锣、单面鼓、引锣、铰子、手棒子8件乐器而得名。乱八仙演奏曲目广泛,凡是坐乐中的怪板抒情乐曲,如鼓段、耍曲、套词、北词等曲调均可演奏。
特别是坐乐中的耍曲,《摇门栓》、《捧金杯》、《得胜令》、《石榴花》、《香山射鼓》、《十拍》、《十六拍》、《五十眼》、《歌沙》等,大都来源于民歌小调或器乐曲牌,乐曲短小,旋律优美,情绪欢快,很受群众欢迎。
念词音乐,也是西安古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念词音乐,主要流行于西安城区。大都是城市居民参加,也有农民,如长安何家营村及皇甫村的鼓乐社也兼唱念词。
念词是一种西安方言口音较为明显的合唱,其声调旋律必然随着歌词的口语化而出现一些极不稳定的变化音。
“念词”专在庙会上演唱,内容大都含有宗教色彩。其中有诵佛的,有赞道的,有歌唱历史人物孔子、关云长、尉迟恭等的。
这些演唱者既不是化一的宗教信徒,又不隶属某个社会组织,仅借庙会进行娱乐活动。一旦接受寺庙的请帖,任何寺庙都去演奏,他们可以因地制宜随时随地自由填词歌唱。其音乐和歌词格调无一脱离长安古城。
西安鼓乐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它特有的复杂曲体和丰富的特性乐汇、旋法及乐器配置形式成为破解古代音乐艺术谜团的珍贵佐证;大量的传谱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将为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旁注]
燕乐 又称“宴乐”,是隋唐时期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歌舞音乐。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百戏等。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段的大型歌舞曲叫做大曲,在唐代燕乐中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燕乐所使用的主要乐器有琵琶、箜篌、筚篥、笙、笛、羯鼓、方响等。
城隍庙 起源于古代的水庸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笛 一种吹管乐器。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汉族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新石器时代,已经诞生了骨笛;黄帝时期,开始选竹制笛。秦汉时期已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蔡邕、荀勖、梁武帝都曾制作十二律笛,即一笛一律。
笙 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古代八音乐器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每根管子中的簧片发声,是吹管乐器中唯一的和声乐器,也是唯一能吹吸发声的乐器,其音色清晰透亮,音域宽广,感染力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尉迟恭(585年~658年),鲜卑族,朔州鄯阳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传说其面如黑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与秦叔宝是“门神”的原型。
[阅读链接]
西安鼓乐各流派乐社保留下来的曲目与曲牌上千首,是一笔非常宝贵而丰富的遗产。
其中大型套曲的体裁类别有《套词》、《北词》、《南词》、《外南词》、《外分词》、《京套》、《大乐》、《花鼓段》、《别子》、《服子》、《打扎子》等,约有400余套。
小型乐曲的体裁类别有《鼓段》、《耍曲》、《小曲》、《歌章》、《经曲》、《舞曲》、《起》、《垒鼓》、《花打》、《串扎子》、《引令》、《行拍》、《得胜令》、《曲破》、《赶东山》、《卓本》、《玉包头》、《下水船》、《扑灯蛾》、《游声》等约500余首。
可以独立演奏的鼓谱有《浪头子》、《三股鞭》、《法点》、《女退鼓》、《花退鼓》、《笨点退鼓》、《大赐福》、《帽子头》、《干鼓》等百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