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半坡先民的聚落生活

大约在7000年前,我国进入了新石器繁荣时代。由于这一时代的文化遗存,首先发现于河南三门峡市仰韶村,因此,称为“仰韶文化”。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已发现了1000多处,从其分布来看,陕西中部地区最为密集,而西安半坡遗址最有代表性。

西安半坡聚落不在波涛滚滚的黄河畔,甚至也不在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边上,而是在渭河的支流浐河附近的二级阶地上。

这里地势开阔平坦,取水方便;阶地上面茂密的森林等待先民去索取,阶地下面的河水即使泛滥也不易毁坏先民的家园,这里是先民的理想之所。

半坡聚落大致形状为南北稍长、东西略短的不规则椭圆形,分为居住区、氏族公共墓地和制陶区三部分。居住区在聚落的中心,半坡遗址居住区周围环绕有一条全长300米,宽6至8米,深五六米的大壕沟;沟的底部宽4米,并发现有木柱痕迹,在围沟底部和两旁曾设有防御之类的障碍物。

类似的大围沟在其他同时期遗址中也有发现,除防水和排水作用外,它还起着避免野兽侵扰,防止各部落之间氏族成员因血亲复仇而发生冲突的作用。

居住区中间有一条宽2米,深1.5米的小沟将居住区分为两片,形成两个既有联系,又相区分的两组布局。

发现半坡的房子46座,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有的是半地穴式建筑,有的是地面建筑。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槛,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周围有1个至6个不等的柱洞。

居住面和墙壁都用草拌泥涂抹,并经火烤以使坚固和防潮。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米至6米,墙壁是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12平方米至20平方米,中型的30平方米至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

用来储藏食物和用具的窑穴,共发现200多个,多密集分布在居住地区内,和房屋交错在一起。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较小,有多种形状;晚期的较大,一般为口小底大的圆形袋状坑,壁和底部均加工平整。

同一时期的窑穴,一般密集成群。窑穴中往往发现有吃剩的食物或各种工具用具,有一个堆积着18厘米厚的腐朽谷壳,有的则发现有人骨架。

半坡氏族的墓葬共发现250座,分为两种:一种是成人墓,共174座,一种是小孩墓,共76座。成人墓多位于大围沟外北部的氏族公共墓地中,一小部分在沟外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还有两具屈肢人骨架埋在居住区的窑穴中。

小孩墓有73座是瓮棺葬,两座无葬具,另一座是按成人葬法埋葬的,小孩和成人基本上是异地埋葬的,小孩埋在居住区房屋近旁,成人则埋在部落居址之外。

半坡遗址共出土石、骨、角、陶、蚌、牙等质料的各种生产工具5275件,另有陶制半成品2638件。按照工具的主要功用,可区分为三大类:农业生产工具;渔猎工具;手工业工具。此外,还有其他一类,包括因功用不明或可兼用于不同工作部门的各种工具。

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陶器以红色陶为主,还有红褐陶及少量灰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细泥三种。从其形状和生活需要来看,可以分为饮食用器、水器、饭炊器和储藏器等不同类别。

陶器表面多饰以绳纹、锥刺纹、弦纹、指甲纹和附加堆纹等,在细泥陶器上多饰以黑色彩画,图案主要有人面鱼、鹿、宽带、三角以及植物纹饰,有的还把人面和鱼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生动而富有特色的人面鱼纹。

在钵口沿的宽带纹上发现有22种刻画符号,这可能是我国古代文字的渊源之一。在许多陶器的底部发现有布纹、席纹和其他编织印纹。

另外,还有精美多样的装饰品。以形状分,有环饰、璜饰、珠饰、坠饰、方形饰、片状饰和管状饰等;以功用分,有发饰、耳饰、颈饰、首饰和腰饰;以材料分,则有陶、石、骨牙、蚌、玉、介壳等,其中以陶制的最多,石制、蚌制的次之,骨、牙制的较少。

半坡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属于哺乳动物的有偶蹄类:猪、牛、羊、斑鹿、麝等;食肉类:狗、狐、獾貉和狸;奇蹄类:马;啮齿类:竹鼠、田鼠;兔形类:兔及短尾兔。另外还有少数鱼类及鸟类骨骼。

出土的骨骼,无论是属于家畜还是野生动物,都非常破碎,看来都是经人工打碎的。除了鹿角和部分碎骨可能是作骨器使用外,其他骨似乎都是为了吃肉和吃骨髓而打碎的。

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为研究我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等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对研究我国原始社会历史和仰韶文化的分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旁注]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以陕西华山为中心分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在陕西关中、陕北一带。

黄河 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它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在我国历史上,黄河及沿岸流域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

瓮棺葬 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大多将小孩的尸体殓入葬具,埋葬,还有用来埋葬成人的。这种葬俗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瓮棺葬具绝大多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在仰韶文化半坡等遗址中也有尖底瓶瓮棺或陶罐口部相对,瓮棺为横置。汉代瓮棺葬多由盆形和筒形的陶质器物套接而成。

灰陶 灰色陶器。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的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占据主要位置。

钵 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有瓦钵、铁钵、木钵等;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阅读链接]

1953年春,西安灞桥火力发电厂施工中发现彩陶,后又在浐河东岸半坡村附近发现一处类似遗址的遗迹。在河岸台地的剖面上,有灰土层、红烧土层、红烧土、灶坑和灰坑,以及夹杂在灰石中的骨制斧、锛、刀、笄、针等各种工具、用具。又在一口灌溉井的井壁的堆积层中挖出一个完整的小型陶罐与一个完整的骨笄。

随即对半坡遗址进行了较深入的调查。先后进行了5次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并清理了40多座房屋遗迹,发现石斧、石锛、石锄、石铲、石刀、陶刀、石磨盘、石杵、石凿等735件,发现存有粟粒并储藏东西的窑穴及大量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