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姿的民间舞蹈

陕西民间舞蹈形式多样,绚丽多姿。长期扎根于民间,世代流传,具有农耕文化特征,鲜明的民俗祭祀属性,加之原始舞蹈、百戏、军阵乐舞及宋元杂剧的影响,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陕北秧歌是陕西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每逢春节和元宵节前后,陕北各地村村闹秧歌。秧歌队由伞头带领,在锣鼓唢呐的伴奏声中,以踢场子、霸王鞭、跑毛驴、腰鼓、龙灯、高跷、水船、狮子等组成综合性的民间歌舞队,挨门拜年,搭彩门,踩大场,与火塔塔、转九曲结合起来,尽兴玩乐。

踢场子是陕北群众最喜爱的一种舞蹈形式。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最为流行。踢场子以两人场子为主,也有3人、8人、10人集体表演。

两人场子多表现男女爱情;3人场子有反映旧社会富豪之家大小老婆争风吃醋的情节。两人场子多分为软场子即文场子,又称“姻粉场子”,表演动作细腻,含情脉脉,以欢快、活泼的格调为主。

硬场子即武场子,男角表演具有武术动作,刚健有力,英武活泼。丑场子又称“老人场子”,具有诙谐、幽默、滑稽、风趣的喜剧色彩,往往是陋而不俗,丑中见美。

高跷流行于陕西很多地区,关中地区称“柳木腿”,陕北地区称“高跷秧歌”。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双脚踩着木跷,高者三五尺,低者尺余,边跳边押。表演形式有集体对舞的大场和两三人表演的小场。

高跷以表演传统戏曲人物的造型为主。在踩木跷之前,按剧中人物造型,画好脸谱,穿上戏剧服装,踩上木跷,按剧组分类,以锣鼓、唢呐伴奏,吹吹打打列队行进。

剧目有《三回头》、《柜中缘》、《花亭会》、《二进宫》、《桃园三结义》等。商县、黄陵有两人表演的“三条腿”高跷,铜川有两腿绑在一起的“单腿”高跷,眉县、勉县有高跷跑驴、高跷狮子、高跷抬轿、高跷叠罗汉等。

狮子舞在陕西各地普遍流行。洛川县有文狮子,临潼县有武狮子,南郑县有高台狮子,旬阳县有火狮子,户县有爬狮子。

表演狮子舞者,一手拿拂尘,一手拿“天官赐福”的红布引逗。可以表演爬梯、上桌等舞狮的动作,还可以破阵。

阵分两种,一是有人物、有故事、有情节的哑剧节目,如《懒婆娘抢场》、《美女梳头》、《秀女进厨房》、《二女闹书房》、《捉跳蚤》等;也能演历史故事折子戏,如《大舜耕田》、《十八罗汉》、《诸葛亮夜观天书》、《敬德说马》、《状元祭塔》、《伯牙奉琴》、《吕蒙正赶斋》等。

另一种是破字阵,即让狮子猜谜,属于民间智力测验游戏。狮子队到各家拜年时,主人要摆几件物品,让笑和尚引狮郎,在表演中猜出其意。

如场地摆一个火盆架子、一片生姜、站立一个小孩,放上一张画,再用小板凳摆个山字。笑和尚很快就会猜出寓意“江山如画”。主人认为猜中了,就立即取出一个红包奖赏。如果一时猜不出,就得继续表演。

龙灯舞是陕西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在氏族部落时期,各部落均有自己崇拜、信仰的图腾,以黄帝和炎帝部落组成的华夏民族,共同崇拜的图腾是龙和凤。历代帝王崇拜龙和凤,并视之为吉祥之物,遂有故事“龙凤呈祥”之说。

龙舞,以艺术夸张的手法和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腾空飞舞”、“入海翻腾”、“腾云驾雾”等,活灵活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龙头、龙身、龙足、龙尾,分别由鹿角、狮口、虎眼、鹰爪、鱼鳞、鱼尾等组合而成。

陕西的龙灯舞,有三原的“筒子龙”、蓝田的“双龙”、户县的“地龙”、旬阳的“火龙”、汉中的“彩龙”、勉县的“五节龙”、南郑的“水龙”,以及陕南各地的“板凳龙”、小孩玩的“香龙”等。

船舞是陕西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其特点是载歌载舞,它在唐代乐池中就出现过类似的形式,宋代歌舞队中称“地行舟”、“旱龙船”。陕西的彩篷船、商县的双人花船、三原的母子船、勉县的老鸦船、周至的转船等,都是边舞边唱。

鼓舞在陕西民间舞蹈中流传最广,形式最多,计40多种。有用于祭祀的略阳羊皮鼓、华阴背花鼓、宁强羊角鼓、山大鼓、八仙鼓、老鼓、合阳撂鼓;有用以驱邪的合阳上锣鼓、十面锣鼓;有反映征战军旅生活的洛川蹩鼓、神社鼓;有反映庆典的牛拉鼓、韩城百面锣鼓;有反映劳动生活情趣的勉县对鼓、靖边踢鼓、宜川胸鼓、洛川花鼓、临潼牛拉蹩鼓、黄陵抬鼓。

表现古代乐舞的有大荔的南刘锣鼓,合阳五支梅花鼓、三园鼓。表演历史人物故事的有华阴素鼓,大荔花苦鼓等。

“蛟龙转鼓”是陕西民间民俗活动的独特项目。它流行于乾县王村乡一带,以其粗犷豪放、完整优美的色彩和表演,成为闻名遐迩的民间打击乐艺术活动。

据传,明代大王村一个叫梁梅的宦官,1593年告老还乡,曾组织过多种娱乐活动,其中“蛟龙转鼓”就是他亲自教习的。

数百年来,这个传统节目,扎根于民间,完善于民间,历久不衰。每年到正月十三,大王村各锣鼓队,从各条街道边打边行,最后汇集于村东“三义庙”前,对阵擂打,热闹非凡。

“蛟龙转鼓”乐队一般有6锣、7鼓、14铙,另有两人吹长号,一人指挥,共30人。乐器以饰有“蛟龙”图案的大鼓为主,打时常有跳跃、旋转等象征“龙腾虎跃”的舞蹈动作,故名“蛟龙转鼓”。

其具体打法,分坐鼓、转鼓两种。坐鼓演奏时,鼓在前排,锣插期间,铙在后排,号排两边;转鼓演奏时,鼓摆成梅花形,铙、锣、号均成弓形站在后排。

全乐鼓分三段:首先,长号引鸣,随后锣鼓响应,若“蛟龙”摆头,渐露水面,故称“蛟龙出海”;第二段为“潮”,擂鼓者按节拍舞动擂鼓,当此时,人在跳跃、旋转,鼓槌和铙上下翻飞,乐队如月,“蛟龙”狂舞,故称“蛟龙翻背”;第三段,节奏渐缓,乐声平和,称为“蛟龙入宫”。

“蛟龙转鼓”音调高亢粗犷,节奏激烈紧张,具有振奋人心、激励向上的气魄,表现乾县民俗激昂豪放的气概,与其他民间鼓乐的《风搅雪》、《十样景》、《闪电铙》相比,独具风格。

流行于陕西扶风的民间舞蹈“云垛”,源自汉代汉族节日游艺,因小巧灵活,便于制作,便代代相沿。表演时,参与的青少年男女,均按古代人物扮演,穿红绿不等,但成双成对,多至数百人,步踏乐曲,翩翩起舞。每个扮演者,脚面上结扎一个横形梅花状彩云,手执火把或花扇,碎步前行,如仙女驾云而舞。

“云垛”是群体舞蹈,演出时按广场、路途、白天、黑夜等情况区分。在广场演出,其套数有“掏八字”、“雁南归”、“扑四门”等;平时演出,按一般舞蹈表演进行。各种表演,都有锣鼓伴奏,并配合龙灯、竹马、狮子等项目。

[旁注]

元杂剧 又称“北杂剧”。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元宵节 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霸王鞭 流行于陕北榆林、绥德、佳县、吴旗一带。“霸王鞭”用杉木或较好的木条制成,涂以红色,两端系有小铁环或铁键,舞蹈时敲打身体上下左右各部分,发出不同的声响,显得格外清脆、和谐。

桃园三结义 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故事。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

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板凳龙一种舞龙运动,又称“梅竹灯”。相传源于汉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龙舞还有“干龙”、“湿龙”之分,“干龙”多为娱乐,“湿龙”则为求雨。舞动时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

八仙鼓 是将扁鼓系于腰腹前击奏的舞动的一种民间舞蹈,因传统表演时每次有8位鼓手而得名。流传至少200余年,相传与古代军旅操练习武有关。流传于渭南的大荔、蒲城、富平、白水一带,以渭南田市镇最驰名。

[阅读链接]

载歌载舞是民间舞蹈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边唱边舞。

这类民间舞蹈在陕西有韩城秧歌,渭华秧歌,商洛花鼓,安康小场子,汉中端公戏,西乡地围子,旬阳跑场花鼓,汉阴地蹦子,陕北二人台、对子秧歌、三才板,宝鸡笑谈,宁强阳平的二人场子,西安的秧歌底子,户县的跳缘歌等。

是一旦一丑登场表演,未形成严格的表演程式,多以当地的山歌、民歌、小调演唱。

一戏一曲,一曲到底,没有弦乐伴奏,只用锣鼓烘托情绪或进行间奏。有较完整的舞段。以戏剧性表演为主,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有矛盾,但都比较简单,没有大的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