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多样的陕西曲艺

陕西曲艺源自古代神话、传说、故事、笑话、民间歌谣和乐舞百戏,继承宋元说书、鼓子词、诸宫调、散曲的传统,经明清的再发展有了进一步繁荣。

在多种曲艺形式中,静板书、陕南孝歌、榆林小曲、长武道情等最富有陕西地方特色。

静板书主要流传于洛南县,又称“洛南静板书”或“洛南说书”、“洛南三弦书”。因以唱为主,不伴奏,乐器只奏过门,故名“静板书”。

静板书源于劝善调。由于各地方言语音不同,在流行过程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东、西、北三路静板书。

东路静板书流行于三要、古城等地,为洛南说书时间较早的一路,演唱风格以悲哀见长,更接近于劝善调,人称侧调;北路静板书较晚于东路,流行于零口、石坡、柏峪寺等地,曲调平而优雅故又名平调,民间亦有高调之称,即不悲伤不欢乐;西路静板书流行于洛南县景村、八里村、庙坪等地,形成时间晚于北路,曲调欢乐流畅。

洛南静板书的曲目内容,分神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民间生活故事三类。

神话故事的代表书目有《湘子归山》、《八仙庆寿》、《二仙成圣》、《六堂上寿》、《观音堂》等;历史故事曲目有《朱洪武牧牛》、《唐王探秦琼》、《战吕布》、《火烧战船》、《长坂坡》、《杨八姐盘店》。

民间生活故事曲目有《瞎子告状》、《小女婿》、《小媳妇》、《怕婆娘》、《闺女算账》、《二姐观灯》、《小伙做梦》等。

静板书所用乐器有三弦、板胡、大锣、小锣、铙钹、梆子、鼓板、云阳板等,以三弦为主奏。

陕南孝歌是陕南民间丧礼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俗称“丧歌”,古称“挽歌”。它主要是陪伴灵柩过夜中演唱的长篇叙事性民歌。主要流行于汉中、安康、商洛三地以及沿秦岭北麓关中某些地区,随地域不同其风格、内容也各异。

孝歌以唱为主,大多反映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褒奖孝行、弃恶扬善之类。也有群众口头即兴创作的孝歌。

内容有:《父母恩情难得报》等是劝善行孝的;《壹拾贰古人》、《三十六古人》、《三十六朝纲鉴》、《曹安杀子》等是叙述历史故事的;《五更单身》、《五更哭》、《丈夫一命归西天》等曲目是叙述单身男女独处之苦的故事。较长的《朱氏割胆》有200多句唱词。

唱孝歌时,用打击乐器一鼓一锣,也叫“打丧鼓”。孝歌的音乐内涵丰富、节奏千变万化,调性色彩对比强烈。

榆林小曲是流行于陕北榆林城内的一种清曲坐唱,也叫耍丝弦的。因演唱形式只限榆林,所以叫“榆林小曲。”榆林小曲唱词结构和民歌相似。其音乐分唱腔和器乐曲牌两部分。小曲演唱形式简单,轻便、灵活,不化装、不表演,不用舞台和道具,但必须有伴奏。

伴奏乐器主要有扬琴、琵琶、秦筝、三弦、京胡等,碟子是其唯一的打击乐器。小曲内容以反映市民生活情趣为多,其中描述离愁别绪、男女情爱者占多数。

长武道情,是流传于陕西长武县境内的一种宗教性民俗祭祀活动。以吟唱为主,一些段落带有说唱性,有些部分具有一定的舞蹈性。

长武县地处秦陇要隘,历来宗教祭祀活动频繁。唐代秦王李世民曾在此立碑,超度和悼念阵亡将士;清乾隆、道光年间,曾两次考取道官职衔的文氏家庭,仿效道士之法,在家族中创建了做道场的组织,下传四代,后逐渐扩展流传。

在200多年的演进中,融入了大量的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一套严格的仪式和规程。

做道场者称为醮士,是非僧非道的农民,不出家,不修斋。乡邻间遇丧事,他们被请去做道场,收取一定的报酬。

民间称道场活动为“打醮”或“斋醮”。可分为“清醮”和“荐亡醮”两种。“清醮”以祭祀神灵为主,一般在庙会广场做朝圣、庆诞、祈雨求丰等活动。“荐亡醮”包括荐亡迁葬、祭祖祝寿等醮事,以超度故人为主,兼祭神灵。而祝寿醮的醮主必须是德高望重的老者。

醮班一般由七八人组成,醮士要净手浴身,头戴道冠,身穿黑、蓝、黄三色法服,其中黄色道袍上有阴阳八卦符号,按不同角色操不同乐器,按不同仪程诵不同经词韵调。

长武道情按进行时间长短,分为四天三夜的“成规醮仪”、三天两夜的“起落醮仪”和一天半的“站灵醮仪”。

道场唱词的词格灵活多变,自成格局,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乃至十七言自成一句者。唱词中有大量虚词衬句。

长武道情音乐朴素、凄婉,情绪悲哀。伴奏乐器有管、笛、鼓、铙钹、渔鼓、简板和一些小打击乐器。在以“行乐”形式出现时,演奏的曲牌多为当地群众所熟悉的民间器乐曲,如“担水”、”柳青娘”、“绣八仙”、“菩萨登台”、“西风赞”、“小开门”、“祭灵”等。

除此之外,陕西曲艺还有陕西曲子、陕南渔鼓、陕西花鼓、陕南鼓词、陕西独角戏、陕西琴书、陕北梅花落、莲花落、洛南铰子书、金钱板、南宋清音、陕北二人台、陕北练子嘴、绕口令、丁家底子、评书,以及外来的相声、山东快书、河南坠子、河南曲子、山东琴书、京韵大鼓、单弦和快板书等。

[旁注]

鼓子词 宋代说唱艺术。和变文相类似,由韵文和散文相杂构成,篇幅较为短小,因此大多文简而事略,每篇大约只有10章左右的歌唱,因歌唱时有鼓伴奏而得名。最初表演形式分为只唱不说和有说有唱两种,后来又发展为说唱相间。

诸宫调 是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文学,是从变文和教坊大曲、杂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集若干套不同宫调的曲子轮递歌唱而得名。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弹词”或“弦索”。诸宫调为后世戏曲音乐开辟了道路。

秦琼 唐代初期著名大将,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

秦岭 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南部,经陕西南部到湖北、河南西部。秦岭至淮河一线是我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秦岭为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秦筝 又称“古筝”,是我国一种传统弹弦乐器。古筝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丰富,一直深受大众喜爱。筝在汉、晋以前设12弦,后增至13弦、15弦、16弦及21弦。古筝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等。

八卦 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图式,叫做八卦。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八卦代表了我国早期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影响涉及中医、武术、音乐、数学等方面。

[阅读链接]

陕西曲子,又名“清曲”、“眉户”、“坐唱曲子”、“板凳曲子”、“迷胡”、“闷葫芦”等。

陕西曲子分两大类,一类是清客曲子,又称“书香派”,系文人雅士茶余酒后消遣怡性、聚友娱乐之用,有“室内雅乐”之称。其流传较广的有《孔子哭颜回》、《访友》、《伯牙奉琴》、《文王访贤》、《摔琴》、《农山言志》等。

另一类是江湖曲子,又称“江湖派”,系卖唱艺人所用,其代表曲目有《张连卖布》、《二姐娃做梦》、《两亲家打架》、《狐狸闹馆》、《克财鬼变驴》、《鳏夫上坟》、《寡妇验田》等。

陕西曲子按流行地域分为西路曲子、东路曲子、陕南曲子、陕北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