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活化石”的秦腔

秦腔是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古老剧种。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俗称“桄桄子”。

秦腔形成于秦代,精进于汉代,昌明于唐代,完整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广播于清代,几经演变,蔚为大观,堪称我国戏曲的鼻祖。

在清代乾隆年间,秦腔达到鼎盛。这个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一地就有36个秦腔班社,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锦绣班等。

秦腔的角色有“十三门二十八类”之说。老生分安工老生、衰派老生、靠把老生,须生分王帽须生、靠把须生、纱帽须生、道袍须生和红生,小生分雉尾生、纱帽生、贫生,武生、幼生,老旦,正旦分挽袖青衣、蟒带青衣,小旦分闺门旦、刀马旦,花旦分玩笑旦、泼辣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分大丑、小丑、武丑。

各门角色都有独特的风格和拿手戏。其表演技艺质朴、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优美,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程式严谨,技巧丰富。

身段和特技有趟马、拉架子、吐火、吹火、喷火、担子功、梢子功、翎子功、水袖功、扇子功、鞭扫灯花、顶灯、咬牙、耍火棍、跌扑、髯口、跷工、獠牙、帽翅功等。

秦腔的唱腔,宽音大嗓,直起直落,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昂、慷慨激越的风格,同时又兼有缠绵悱恻、细腻柔和、轻快活泼的特点,凄切委婉、优美动听。

秦腔唱腔包括“板路”和“彩腔”两部分,每部分均有欢音和苦音之分。

苦音腔最能代表秦腔特色,深沉哀婉、慷慨激昂,适合表现悲愤、怀念、凄哀的感情;欢音腔欢乐、明快、刚健、有力,擅长表现喜悦、欢快、爽朗的感情。

板路有“二六板”、“慢板”、“箭板”、“二倒板”、“带板”、“滚板”等6类基本板式。彩腔,俗称“二音”,音高八度,多用在人物感情激荡、剧情发展起伏跌宕之处。分慢板腔、二倒板腔、代板腔和垫板腔等4类。凡属板式唱腔,均用真嗓;凡属彩腔,均用假嗓。

秦腔须生、青衣、老生、老旦、花脸均重唱,名为唱乱弹。民间有“东安安西慢板,西安唱的好乱弹”之说。

清末以前的秦腔,又叫西安乱弹,就是因其重唱而得名。其中有些生角的大板乱弹,长达数十句之多,如《白逼宫》中汉献帝的哭音乱弹,要唱50多句,讲究唱得潇洒自然,优美动听,民间称作“酥板乱弹”。

《下河东》的48哭,要排唱48句;《斩李广》的72个再不能,要排唱72句。花脸唱腔讲究“将音”和“嗷音”,调高难唱,能者则成名家。

秦腔曲牌分弦乐、唢呐、海笛、笙管、昆曲、套曲六类,主要为弦乐和唢呐曲牌。

秦腔所用的乐器,文场有板胡、二弦子、二胡、笛、三弦、琵琶、扬琴、唢呐、海笛、管子、大号等;武场有暴鼓、干鼓、堂鼓、句锣、小锣、马锣、铙钹、铰子、梆子等。秦腔中最主要的乐器是板胡,其发音尖细清脆,最能体现秦腔板式变化的特色。

秦腔的脸谱讲究庄重、大方、干净、生动和美观,颜色以三原色为主,间色为副,平涂为主,烘托为副,所以极少用过渡色。在显示人物性格上,表现为红忠、黑直、粉奸、神奇的特点。

格调主要表现为线条粗犷,笔调豪放,着色鲜明,对比强烈,浓眉大眼,图案壮丽,寓意明朗,性格突出,格调“火暴”,和音乐、表演的风格一致。

[旁注]

老生 是戏曲中的行当名称,是生的一类。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还有花白的三绺胡子,专业名词是“苍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做“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

吹火 也称“喷火”,一般多用于有妖怪、鬼魂出现的剧目中。常见的形式有直吹、倾吹、斜吹、仰吹、俯吹、翻身吹、蹦子翻身吹等。就其形状可分为单口火、连火、翻身火、一条龙、蘑菇云火等。秦腔《游西湖·救裴生》中,李慧娘用此技。

青衣 是我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北方剧种多称“青衣”,南方剧种多称“正旦”。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正旦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

曲牌 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

昆曲 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板胡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如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阅读链接]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梆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台区、勉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乾县、礼泉、富平、泾阳、三原、临潼一带的称“北路秦腔”,即“阿宫腔”,也称“遏宫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

西路乱弹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采用四川语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即弹戏;东路乱弹在京剧、晋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形成过程中也起至重要作用。

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