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不是美

人们都说,建筑本身就是凝固的音乐,也是一种艺术的美。建筑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多种多样的美,只要当初设计者能够考虑到相互的协调与辉映,想到建筑群整体的美,那么,这一曲曲凝固的音乐,定会奏出反映时代风貌的交响曲。

当你步入闻名中外的天安门广场,站在广场的中心处,会发现北面天安门城楼,是那样的庄严与辉煌;而南面的纪念堂,则显出它的凝重与肃穆; 西面的人民大会堂,是那样的雄伟与朴素;而东面的历史博物馆,则体现出它的深沉与典雅。这些古今中外不同风格韵味儿的建筑环绕于广场的四周, 你不但没有感到杂乱无章,反而觉得是置身于美的荟萃与协调的美之中。我想,中外旅游观光者来到北京,总要一览天安门广场的风采,体验她的博大情怀,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从天安门广场往东,走到王府井商业区,这种建筑群的协调美则逐渐消失。有人站在北京中轴线的景山上,发现在王府井新建的带有中式屋顶的新东安市场的硕大身躯,已经对距它不远的故宫形成了压迫之势,还有

它旁边的加有中式大屋顶的王府饭店,也同样对故宫构成了一种威胁。由于城市发展整体设计的缺乏,使得城市景观及其协调的美受到极大破坏。从王府井再往北走去,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新建的富有民族风格的华侨大厦, 虽然其个体设计受到好评,但它与之形成“三足鼎立”的中国美术馆和民航大楼,却缺乏建筑群的整体美。建筑学家吴良镛对此曾幽默地指出:位于十字路口西北侧的中国美术馆的形态是“立正”,路北东北侧的民航大楼的形态是“稍息”,这两幢建筑均坐北朝南,可是路口东南角的华侨大厦却是坐东朝西,来了个“向左转”,把美术馆和民航大厦撇在一旁,显得很不礼貌。

建筑,应该体现民族形式的美。但是,到底如何体现,却又有不同的理解。近些年来,随着维护北京古都风貌进而要“夺回”这风貌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北京许多新建筑物上纷纷出现了大屋顶和小亭子(前面所说的王府饭店和新东安市场即是),以体现现代建筑的民族风格。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 人们纷纷提出异议,难道在现代建筑上加上大屋顶和小亭子,就算是体现民族风格了吗?

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艺术丰富多彩,且有辉煌的成就。虽然运用民族屋顶和亭阁的手法也能创作出优秀的民族风格的建筑物,但不能把其看作是唯一的僵化的模式。更何况我国毕竟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建筑的最高典范也只是明、清的宫廷建筑。传统形式的主流是单一的,总离不开三大殿、五龙亭一类的大屋顶,其本质反映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表现着封建制度的等级观念。北京的紫禁城如此,就连北方的民居四合院也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涌现与厂泛应用,势必导致建筑艺术的多样化,导致人们在建筑艺术中对古典与现代、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使得民族形式的建筑物百花齐放。协调才是美。但是,正如建筑学家吴良镛批评的那样:“有的建筑师太

多地强调自己的作品了,无论在什么场合,他们都要当主角,谁也不愿当配角。如果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讲城市环境的协调,什么新奇就搞什么,就像时装表演那样,岂不成了狂欢节?”看来,在文化个性正受到推崇与尊重的世界文化日益多样化的当今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如何在多变的国际潮流中既要保持特色,又要推陈出新,是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们不容推卸的使命。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一些,世界上的建筑艺术形式,无论是古代与现代的, 还是哥特式与巴罗克式的等等,都是人类的创造,我们不妨也从中吸收好的营养,加以借鉴。著名的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不但把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底蕴融入了北京香山饭店,而且把古埃及的金字塔式样移植到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门前,还在美国波士顿古香古色的三一教堂旁竖起了现代化的玻璃塔楼。他在设计完香山饭店后曾说:“我通过一年多探索知道,中国建筑的根还可以发芽。当然,光寻历史的根是不够的,还要现代化。有了好的根可以插枝,把新的东西,能用的东西,接到老根上去。”

单一不是美。倘若我们的城市中净是诸如故宫三大殿、五龙亭那样的大屋顶,并把它加盖在新东安市场、王府饭店,还有亚洲最大规模的铁路客运枢纽——北京西客站之上,那么,这城市的协调美又何在?这凝固的音乐又怎能让人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