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联想和想像

当你读一部优秀的小说,或一首动人的诗歌,抑或观看绘画、雕塑、戏

剧作品,直至聆听美妙的音乐时,总会留下初次的感受和印象。比如,读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当读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时,就感受到了浔阳江上那位飘然憔悴,且又心绪复杂的琵琶女的印象; 当我们第一次观赏芭蕾舞剧《天鹅湖》时,既被那神话般的故事所吸引,又被那精彩绝伦的舞姿和美不胜收的音乐所感动,让你得到这部舞剧不愧是“芭蕾明珠”的印象;当我们初次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时,那命运的敲门声,似乎总在耳边迴荡,永远挥之不去⋯⋯这种种印象,只是单纯的直观理解,我们称之为“第一印象”。

这第一印象的取得,需要我们在欣赏某一作品时全神贯注,去捕捉其表现的主题思想和情感的内涵,初步能看懂、听懂你所阅读、欣赏的对象。文学作品用语言文字表达,是语言的符号——文字的述说,我们只需去阅读便可以获得对它的第一印象。当然,在阅读时应该知道文学用形象反映生活, 看它的人物形象是不是鲜明可信,生动感人,看它对善恶美丑的爱憎是否分明,会不会使读者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同爱同憎⋯⋯音乐作品则是从第一次欣赏时,从它的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因素中细细倾听,了解作品整体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徐缓、抒情的;是雄壮、豪迈的, 还是悲痛、低沉的;是宏伟、壮丽的,还是平静、委婉的⋯⋯观看美术作品更是强调第一印象,因为视觉在这瞬间的印象比较完整、新鲜。美术作品表现的感情大都是静的,只有在第一次接触某一作品的画面时,我们很容易有“动”的感受,这种“动”的感受,会对我们的感情有所冲击,能准确地把握画面所表现的感情和意境⋯⋯文学艺术的门类很多,但有一点应该告诉青少年朋友们,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虽然有区别,关系却是密切的。因为影视作品,还有歌剧、舞剧等的创作,总是先要有文学脚本。此外,不少音乐、美术、戏剧等门类的作品,常常取材于文学作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抓住欣赏的第一印象,具有文学的修养和功底,这是欣赏其他门类艺术的基础。

这第一印象的产生,虽然是初次的欣赏之所得,但还不是真正的欣赏。真正的欣赏,包括有在第一印象之后的一个形象思维的过程,是欣赏的深化。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为启示后人做学问的由浅至深,曾在他的名篇《游褒禅山记》中,借与同游者举火入山洞之喻说:“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欣赏文学艺术也如是,要想入之深,见其奇,对任何文学艺术作品, 都不能停留在第一印象的阶段,而是要反复、耐心地欣赏品味。当然,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知晓有关文学艺术各门类的知识, 了解其表现技巧与特征等。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

真正的欣赏,是要用心反复体验和品味的。在这之中,联想和想像会使你更进一步地理解你所欣赏的文学艺术作品,会使你的欣赏活动的过程更加丰富多彩。于是,随着这欣赏活动的深化,艺术的幽深之处则会逐步被发现, 美的享受也就会随之而来。

联想,主要是指在欣赏中唤起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文学艺术都反映生活, 其作品都是作家们对于人生和自然的体验,而欣赏者对于人生和自然也有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恰恰这些体验和感受,往往在欣赏时,与作家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体验合拍。于是,便唤起了对自己往日生活体验的联想。清朝画家方熏在他著的《山静居画论》中,曾谈到王石谷画的一幅画使欣赏者朱

生产生的联想:

“石谷《清济贯河图》,气势浩瀚,沙黄日薄,一望弥漫。画水随笔曲折卷去,如闻奔腾澎湃声发纸上。旁观朱生者,移时色沮。以手指曰:‘前年舟过,几厄此处。畏途逼人,无那太似!’”

这说明,这幅气势磅礴且又逼真的画,竟使这朱生如身临其境,唤起他对过去几乎遭遇覆舟之险的旧地的回忆和联想,于是,看了这幅画之后竟至恐怖变色。音乐擅长表现感情和描绘景物,我们往往从音乐音响中联想到一些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比如,俄国作曲家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野蜂飞舞》, 其旋律是由快速的音符组成,音乐忽高忽低,忽强忽弱,如同野蜂的嗡鸣。听到这一曲,你自然会联想起野蜂在飞舞时的情景:它时高时低、时远时近, 是生动而又辛劳的形象。还有一种联想,即并非与作品的内容有直接关系。比如,十年浩劫期间,有不少无辜的人被“造反派”关进了牛棚,院里的广播器常常对着被关的人们播放“革命样板戏”。这种特定的历史和环境,造成后来有的人一听到“革命样板戏”,就联想到自己被关在牛棚中的遭遇, 这种情况属于特殊的例子。

想像,其本质就是一种再创造。在欣赏中,虽然我们会受到所欣赏作品的规范和制约,去遵循作品要表现的主题思想加以理解,但并不是亦步亦趋, 去被动地接受它,倒是应该从作品的欣赏中唤起想像,主动地去发现甚至连作家自己都没能认识的东西。可以说,想像是使我们进入艺术境界的翅膀。我们去剧场听京剧,就会发现京剧同不少传统剧种一样,舞台上很少用布景道具,却可以表现无限的生活图景。所谓台上是“假戏真做”,台下是“认假做真”。比如《三岔口)这出戏,演员在明亮的舞台上,却通过表演能让你想像出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的夜晚,旋即则是在这“黑夜”之中的精彩打斗;又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一场戏中,没有任何布景,却通过演员的唱、念、做,表现出梁、祝二人时而走过田野,时而经过小桥流水,时而又进入草堂等不同的“场景”。我们在中国画中,也可以见到画黑夜时,画面上只有一勾弯月,没有涂黑,四周皆白。就在这大块的空白之中,倒让我们想象出月色下宁静致远的月夜,并陶醉于其中⋯⋯这种种艺术手法,都旨在调动欣赏者的想像力,让欣赏者有再创作的余地。由此可见,没有一定的鉴赏力,也就不可能欣赏优秀的作品。而欣赏不但是享受, 也是求知。这就要求文学艺术作品必须讲究含蓄,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所说: “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之所以如此,是画家留给欣赏者以“画外之音”, 让欣赏者插上想像的翅膀加深对作品的领悟。因为含蓄美的奥妙,就在于令你沿着艺术家诱导的路径去寻觅美好的境界。我们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当该懂得这个艺术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