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东西。置身于美的世界就能开阔视野,从中得到对自然界、对人们的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的美的充分领悟,提高对美的深刻感觉和理解的能力。可以说,在中小学校学习的学生所接受的美育,实际上是使他们自己“在心灵深处不知不觉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卢梭语)我们所说的美育,并不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让孩子们学学唱歌,会用笔画张美丽的图画,而是让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让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就应该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绮丽的风光,接受自然美的熏陶。我们知道,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和艺术家都对大自然颇为热爱,甚至是大自然的讴歌者。李白“一生爱入名山游”,以山川饱蘸诗笔;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绘出大胆创新的画;贝多芬钟爱大自然,在乡间散步中构思了《田园交响曲》⋯⋯的确,大自然的美,是艺术美取之不尽的源泉。常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可以从自然美联想到艺术美, 并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二者相辅相成的境界。正如明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要丰富和提高自己的艺术情趣和审美鉴赏力,自然美和艺术美都不可偏废。

让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引导他们从观察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做起。江苏省睢宁县邱集乡大余村小学特级教师朱以勋,他所在学校处于穷乡僻壤。但在他的引导下,小学生们学会了爱护大自然和自己的校园。虽然生活贫困,孩子们却在校园里为小鸟筑巢,为受伤的小鸟建起了“医院”,并从家里拿出并不富裕的粮食来喂小鸟,待小鸟伤愈后,再放归大自然。孩子们发现并理解了爱小鸟、爱大自然就是爱护自己生存环境的道理。于是,当外地人来到他们村庄的田野里捕鸟时,孩子们立即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将捕鸟者围住,与捕杀小鸟的丑行做斗争。孩子们这种心灵的美,直至行为的美,使得这个小学所在村庄的生态环境大为好转,粮食产量逐年增加。

让孩子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除去在校园内,还可以引导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发现美。据报载,有一所学校在“三八”妇女节活动中,开展了别开

生面的“寻找妈妈的闪光点”的作文活动。开始时,有不少学生不理解,总觉得自己的妈妈并不是先进的模范人物,没有什么“闪光点”可以寻找。于是,老师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妈妈让儿子去打油,可孩子回来的路上不慎摔了一跤,油瓶碎了。回家后妈妈没有责怪他,只是让他今后要小心,随即便让他回去将路上的碎玻璃扫干净⋯⋯故事讲完了,学生们都动起脑筋来。这一活动结束后,在孩子们的笔下,妈妈们的形象一个个生动地展现在老师面前。有的写道:妈妈上班很远,十几年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迟到和早退。我要学习妈妈“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有的写道:奶奶年纪大了,牙齿全掉光了。妈妈每逢燉熟鱼后,都先把鱼肉剔下来给奶奶吃, 而自己却啃鱼头和鱼骨。我要学习妈妈孝顺老人的品德⋯⋯就这样,“妈妈的闪光点”全在孩子们的眼中闪现出来。老师讲的一个故事,启发出孩子们在家庭中所发现的生活中的美,这种做法,有益于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念, 可以说是一种成功的素质教育。

爱美,本是人的天性。对美,人们都各自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美的人和事:河北省平山乡的众老乡亲,当水灾降临时,为保住北京、天津,让大水淹没了自己的家园;当儿童失足落水后,总是有解放军战士毫不犹豫地跳下水去抢救;当一位同学得了疑难症时,同学们都拿出自己的零用钱给予帮助;城里的孩子省下自己的钱,一对一地帮穷乡僻壤的孩子上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有这样诸多动人心弦的美,它每日每时都在出现。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能磨练人性⋯⋯美首先是艺术珍品,能培养细致入微的性格。”

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复杂的大千世界里分清美与丑,判断是与非。当他们发现了美,懂得了美,而最终达到了心灵美和行为美时,我们美育的使命也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