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责任感推向新的高度

——再谈解答《身边的难题》瞿闻

《身边的难题》发表以后,我们收到全国各地几百封来信。参加讨论的有学生、老师、校长、家长。有人直接回答问题,有人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想,有人编出了新的《身边的难题》,甚至还有人给李伟、张莉等同学写信。现在,我们把这些信件归纳整理,想继续谈一谈在那四个“难题”中包含着的核心问题——责任感问题,说明它们发展的一般规律,以便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自觉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学做共产主义的小主人。

从大量的来信中,我们把同学们对于责任感的理解划分为三个水平(或者叫三个阶段):强制性责任水平;半理解责任水平;原则性责任水平。

下面举例说明:

一、强制性责任水平它表现在:

  1. 有人认为:凡是大人说的话,都是对的,而不理解这些话本身的意义。比如有人说:“老师让这样做,就必须这样做,不做就是不听老师的话。”

    “爸爸妈妈让我好好学习,我就得好好学习。”

  2. 只从事情产生的直接后果考虑问题:如,“不做作业,分数就会下降。”

    “不做花,晚上劳动模范就不能戴花。”“他们走了,后来的人就听不到宣传。”

  3. 只从自己的角度做出判断:“学习不是为别人,而是为自己”,“不做作业怎能对得起爸爸妈妈用汗水挣来的钱?”等等。

二、半理解责任水平

稍大一点的同学(9 岁至 12 岁),已经对大人或者大同学发出的“命令” 开始有自己的理解了。他们做事情,能够考虑对别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理解很不全面,还没有成为比较坚定的信念。如,他们说: “凡是老师交给的任务就该完成;再说我们少先队员应该首先想到集体,然后想到自己”;“中队长派我负责,我是领头的,就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另外有人只想到对已经规定的规则的维护:“小学生守则上有一条,‘认真完成作业’,所以不能去看电影”;或者只是从社会期望,相互信赖集体荣誉角度考虑问题:如,“布置的压务不完成就不是好孩子”;“老师把任务交给他是对他的信任,如果完成不了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他们不应该中途走掉,因为他们是代表一个小学去宣传的”,等等。

三、原则性责任水平

这是一种完全摆脱了对老师或家长的爱(喜欢)或怕(恐惧)的心理做出的判断。这种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责任对他人、集体与社会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是全面、稳固的,不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它是一个人整个道德观的组成部分。处在这一水平的典型判断如:

故事一《一张电影票》:李伟的爸爸这样教育孩子是不对的。国家需要人才,建设祖国需要文化知识,看不看电影应该从这一点来考虑。

故事二《做红花》:张莉身为中队委员,应该自觉地把集体的事情做好。不应该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一个小同学去干。如果花做不好,不但影响了集体活动,更主要的是滋长了个人主义思想。

故事三《街头宣传》:文明礼貌宣传是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夏刚和甲、乙、丙的做法本身就是行为不美、心灵不美的表现,他们还怎么好意思向别人宣传?

故事四《植树》:把树坑挖浅,既不讲科学,又弄虚作假,我们不仅要对小树负责,还应想到绿化祖国的整个事业。

知道了责任感发展的这三个水平,同学们就可以对照自己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想一想我们属于哪一个水平的人。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如果你的认识属于“强制性责任水平”,就应该自觉地提高它,向第二、第三个认识水平过渡。但是,怎样过渡呢?是不是由一个“听话的孩子”,变成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就算达到“半理解的责任水平”呢?当然不是。关于这个问题请大家继续讨论,咱们下次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