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感是怎样形成的

——三谈怎样解答《身边的难题》瞿闻

同学们在讨论《身边的难题》时,有人也发表过一些反面的意见。比如他们说:

——“漂亮话谁不会说?做起来就难了。”

——“哼!我可知道做好事是怎么一回事。我拾到一枚废图钉,交给老师,他就表扬我。结果我拾了 10 枚废图钉,他表扬了我 10 次。其实,那是同一枚废图钉!他扔了,我再拾起来。”

——“社会上一有活动,就要我们上街宣传。我觉得这只是学校布置下来的任务,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怎样解答这些问题呢?我们还是从“责任感”的形成规律谈起吧。 “责任感”只有在集体生活中才能形成。因为集体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

子,一个人只有在“认识自己”以后,才能真正知道他身上的优点和缺点。比如说,老师向班里的同学建议:早晨要早起,不迟于 6 点。夏天在 5 点起床,做一套早操,练一练长跑,背一首古诗等。孩子们到学校以后,互相都讲一讲,谁做到了,谁没有做到——没有做到的同学,就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缺点:懒惰、散漫。这时,他在集体这面大镜子面前,就会感到脸红,因而产生了要“强制自己”的愿望。渐渐地大家便开始认识到,克服自己本身的缺点,是一件锻炼意志的光荣的事。这样,他就会主动去做,就不会认为这只是一句“漂亮话”了。

当然,每一个人身上都既有缺点,也有优点,而且,当你“强制自己” 时,实际就是在学习关心别人、关心集体的美德,就是在发扬自己的优点, 同时也在履行自己的责任。有一个班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天正当全班同学兴高采烈地准备到郊外去“野营”时,同学王小明却意外地请假了。原来,他奶奶病了,他父母又正好不在家。这时,老师便让王小明所在“小队”在那天都留下来,帮助小明送奶奶到医院看病。说实话,开始,这个小队的某些同学心里真不高兴。可是,从医院回来,他们从小明的那一双感激的眼睛里,从老奶奶的身上,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骄傲,心里觉得比其他参加了野营的同学还高兴。以后,老师并没有布置,但他们放学后, 仍然自动地到王小明家照顾他的奶奶,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好东西在另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了,他们开始感到,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别人就会使自己变得更高尚。

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条道德(比如说“责任感”),只有当它变成同学们自己去主动追求的目标,亲身体验和获得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最主要的,就是一定要让自己在集体生活中,通过实际做一些事情(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达到教育自己的目的。教育学家把这样的方法叫作“自我教育”。什么是这样“实际的事情”呢?下面我们再举一个实例。

一所学校的校长制定过这样一项规定,他要求每一个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天,都要种一棵树,今后,这棵树就由他照料。老师并不指定时间让学生给树浇水、除虫等,但这些事情大家都按时做了,在小树生长的五六年时间中,谁也不强迫谁,谁都不会向另一个人提醒说,你的劳动是同学和老师能够看见的,因为做好事并不是为了让别人表扬自己(像上面提出的那拾废图

钉的同学做的那样)。相反,他们倒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对于这片树林的责任。这时一个人的认识就由“强制”上升到了“自觉”——这就是我们要谈的责任感发展的一般规律。每一个人都是可“认识自己”,并“强制自己”做一些事的。在强制自己的过程中才会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才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力量,真心地去做。它不是别人布置下来的“任务”,而是自己甘愿承担

的高尚的“责任”。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意地按照这个规律去解答自己身边的难题吧,它一定会帮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