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声中谈作文
泉源
有的小朋友一到提笔写作文的时候,就为肚里没有东西而犯愁。他想呀想呀,可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搜肠刮肚,才写出那么干巴巴的一块“豆腐干”。平时学到的一些丽词佳句,这时也用不上了。于是到处讨教写作的诀窍。
的确,写文章就怕没有“米”。古时候有一个秀才,因将去省里参加会考,日夜烦心忧虑,以至茶饭无味,睡卧不宁。秀才的妻子见他这样,便说: “看你作文,怎么这样难,你像我十月怀胎一样。”秀才说:“说老实话, 还是你生孩子容易呢。”妻子惊讶地说:“这话怎么说?”秀才叹了一口气回答:“你生孩子,是有胎在肚子里,我作文可没有什么东西在肚子里呀!” 这个笑话道出了一个真情,即写文章首先要肚里有东西。如果没有东西,那就如同无胎之腹养不出孩子一样,是做不成文章的。
那么,有的小朋友问,怎么样才能肚里有东西呢?古代有两则小故事。则小故事讲有一个商人的妻子,整天只晓得围着锅台转。说起话来,老
是离不开“吃”。
一天傍晚,她丈夫外出做生意回来,刚端起饭碗,老天就下起雪来。丈夫怕雪下大了,第二天不能如约出门取货,就对妻子说:“出去看看,雪下得多厚了?”妻子往外一转,回来说:“跟煎饼似的厚。”过了一会,丈夫说:“再去看看,雪下得多厚了?”妻子又出去看了一次,回答:“跟烙饼似的厚。”丈夫瞪了她一眼。吃完饭,丈夫又让妻子去看雪情。妻子回来笑嘻嘻地说:“跟切糕似的厚。”丈夫见雪越下越大,心里早就烦恼,又见妻子句句不离吃食,更是火上加油,一怒之下,随手捡起一根树条扔过去,不巧打在妻子脸上。妻子又疼又委屈,放声哭道:“你好狠心,拿起麻花儿粗的树条,打得我脸孔跟发面馒头似的。叫我怎么见人哪!”
还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个李员外,身边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聪明伶俐, 颇有才名,远近富家托人来求亲的不断。但李小姐见那些公子哥儿一个个胸无点墨,十分厌烦,后来想出用对联考试的办法来择婿。李父顺从女儿心意, 贴出了启事,讲明以才选婿,贫富不问。考题上联是:
黑白相间,看去不分南北;
考题贴出三天,来李家应试和看新奇的一群又一群,可没有一个能对上下联的。
第四天头上,有个穷秀才路过李家。他家一贫如洗,是一路乞讨到远地投靠亲戚的。穷秀才看了,心想这小姐倒也惜才,让我来领教领教。于是拿过笔来,当他在砚上蘸墨时,忽然肚里一阵饥饿,便即景生情,写一句下联道:
青黄不接,走来讨点东西。
手笔一传进去,李小姐又欣赏又遗憾。欣赏的是字好,对联工巧;遗憾的是一口讨饭腔。不过既然讲过不计贫富,就不应反悔。于是禀明父亲,请进秀才,当日就招了亲。
新婚之夜,李小姐想对穷秀才的志向作进一步考问。这时有只小花猫刚从窗边跳下,落在小姐脚边,她踢了一脚,就以此出联道:
踢猫三寸足;
那秀才因为对刚刚甩掉的讨饭棒尚有感情,便脱口而出: 打狗一尺鞭。
李小姐一愣:“啊!又是这副腔调。她皱起眉头想想,是自己出题欠妥, 于是改地为天,另出一题道:
云中唳白鹤; 秀才答道: 篮内盘青龙。
粗粗一听,“龙”倒不错,但仔细一想,糟糕!这青龙是蛇的代称,蛇入篮中,又是叫化子呀!李小姐心中烦恼,不过她很快就想出一条自以为无法对成乞讨口气的上联:
午朝门外,排两班文文武武;
没料到秀才略一思索,就对出下联道: 十字街口,叫一声太太奶奶。
这真是“讨饭讨到底”了,把个李小姐惊得差点哭出来。
小朋友,看了这两则故事,你一定会感到非常滑稽可笑,可是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两则笑话中包含一个有趣而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们思维、写文章离不开实践,离不开他所熟悉的生活。许多作家,包括名作家都有这个体会。笑话中商人妻子为什么在回答丈夫及挨打时能一连用五种食品作比喻? 那位穷秀才为什么能毫不费劲地应试李小姐的几副上联,而且用的都是与乞讨生涯有关的题材?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熟悉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的生活,获得了答题、对联的丰富内容。可是,我们有的小朋友,写一个人,记一件事, 描述某一事物,平时既不能注意接触他(它),又不去注意细心观察他(它), 也不善于从朋友、邻居、亲人那里了解他(它),而只是从课堂上、书本上学习一些东西,把自己圈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那么,他的肚子里怎么会有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写作素材呢?
著名作家叶圣陶老爷爷说:“教科书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观察的本领,思考的本领,试验的本领,创作的本领,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有滋有味地学。”叶爷爷的话,不仅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有现实意义的见解,同时也给小朋友们创作指明了一条诀窍,就是要在学好教科书的基础上,注意课堂之外的学习,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从而获得写作的丰富内容,学到创作的真本领。亲爱的小朋友,叶爷爷的话灵不灵,你们可以亲身去体验一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