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圣吴道子挥笔如神
吴道子,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河南禹州人。我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我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
吴道子约生于680年,他小时候就失去双亲,生活贫困,为了生计向民间画工和雕匠学习,据说,他曾随书法大家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未能成功。后发愤改攻绘画,渐渐掌握了绘画的妙法。
一天傍晚,吴道子路经河北定州城外时,突然发现前面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柏林寺”,便走了进去。他从大殿虚掩的门缝里,看见油灯下一位年迈的老和尚正在殿墙上聚精会神地画画。吴道子很好奇,悄悄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站在老和尚身后看画画。
老和尚一回头,发现一个10来岁的男孩这么出神看他画壁画,打心里欢喜,便问吴道子:“孩子,你喜欢这幅画吗?”
吴道子点了点头。老和尚知道了他的身世后,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要愿意学画,就做我的徒弟吧!”
吴道子听了忙磕头拜师。
这天,老和尚把吴道子领到后殿,指着雪白的墙壁说:“我想在这空壁上画一幅《江海奔腾图》,画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实浪。明天我带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游三年,回来再画它。”
次日一大早,吴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着老和尚出发了。走到哪里,老和尚都叫吴道子练习画水,开头他还认真,时间一长,吴道子就觉得有些腻烦了,画起来就不怎么用功了。
老和尚把他叫到身边说:“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腾的气势画出来,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个水珠、一朵浪花地画。”
说罢,老和尚打开随身带的木箱,吴道子一瞅怔住了:这满满一箱画稿,没一张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个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层水波!这时,吴道子才知道自己错了。从此,他每天早起晚归学画水珠浪花,风天雨天,也打着伞到海边观望水波浪涛的变化。
光阴似箭,一晃三年过去了。吴道子画水很有长进,得到师父的赞赏。万没料到,回寺的第二天,老和尚竟病倒在床了。吴道子跪在床前真诚地说:“师父,我愿替您画那幅《江海奔腾图》。”
老和尚见十五六岁的吴道子竟说出这样有志气的话,心中大喜,病也好了一半,当下就答应了。于是,吴道子便走进后殿画起《江海奔腾图》来。整整9个月,他不出殿堂,吃喝睡全在里边,精心构思壁画。
深秋的一天,吴道子高兴地跑出后殿,跪在老和尚面前激动地说:“师父,我已把《江海奔腾图》画出来了!请您去观看。”老和尚听后,病竟然全好了!他沐浴更衣,领着全寺院的和尚一同去后殿观赏。
吴道子把后殿大门轻轻打开,只见波涛汹涌,迎面扑来!一位和尚大声惊呼道:“不好啦,天河开口了!”众和尚吓得你挤我撞,争着逃命。
老和尚心里有底,站在殿门口,看着扑面而来的浪花仰天大笑,冲着吴道子说:“孩子,你画的这幅《江海奔腾图》成功啦!”
从那以后,来柏林寺观赏临摹《江海奔腾图》的文人画师络绎不绝。但吴道子并不骄傲,他更加刻苦地学画,由于他的刻苦好学,才华出众,20岁时,就已经“穷丹青之妙”而很有名气。
唐玄宗听说了吴道子的名声,把他召入宫中担任宫廷画师,为他改名道玄。成了御用画家的他,没有皇帝的命令,不能擅自作画。
这样,一方面对他这样一个平民意识很强的艺术家是一种约束和限制,另一方面,他得到了最优厚的生活条件,不再到处流浪,可以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
吴道子性格豪爽,喜欢在酒醉时作画。传说他在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看者围得水泄不通。他画画时速度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
当时的都城长安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汇集了许多著名的文人和书画家。吴道子经常和这些人在一起,相互促进、提高技艺。
吴道子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地狱变相》闻名于世。
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其山水画有变革之功,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莼菜条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他还于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世称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有疏体之称。
有一位景公寺的老僧人玄纵说:“吴先生画成这个寺院的《地狱图》后,京都里的人都来观看。看后都惧怕死后进到地狱中受到惩罚而修善行,两市的屠夫商贩都不卖鱼肉了,怕因为杀生而获罪。”
有一次,将军裴旻在家守母丧,到吴道子那儿,请吴道子为他在东都洛阳的天宫寺绘制几幅状写神鬼的壁画,用此来给在阴间的母亲求得神佛的保佑。
吴道子回答说:“我已经很久不作画了。如果将军真的有意请我作画,为我缠绸结作彩饰,请舞一曲剑。或许因为你剑舞的勇猛凌厉,能让我的画重新跟阴界相通。”
裴旻听了后立即脱去丧服,换上平常穿的衣裳,骑在马上奔跑如飞,左右舞剑,将剑一下掷入空中,高几十丈,然后向电光一样射下来,裴旻伸手拿着剑鞘接着。从高空中坠落下来的宝剑,穿透了剑鞘。几千人围观,没有一个人不被这种惊险的场面所惊惧。
吴道子于是挥笔在墙壁上作画,随着笔墨挥舞,飒飒地刮起了大风,这种壮观的情景是世上罕见的。吴道子一生中画了许多画,他自认为得意的作品没有超过这幅的。
唐玄宗驾临东都洛阳时,吴道子又与裴旻、张旭相遇在一起,各自展示自己的绝艺。裴旻舞了一曲剑,张旭书了一墙壁草书,吴道玄绘制了一幅壁画。
洛阳城中的朝野人士,一天中欣赏到三种绝艺,叹为观止,从此称他们为“画圣”、“草圣”和“剑圣”。
吴道子是一位全能画家,人物、鬼神、山水、楼阁、花木、鸟兽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同时吴道子是我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开元、天宝年间正是吴道子绘画创作的极盛时期,据文献记载,他曾画过《五圣图》、《赵景公寺执炉天女》、《菩提寺舍利佛》、《天王力士》、《地狱变相》、《钟馗捉鬼》等,尤其从敦煌洞窟唐壁画《维摩变相》中可见其风格影响。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是他的代表作,这幅画的内容是描写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他的父亲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悉达太子去朝拜大自在天神庙,诸神向他礼拜的故事。
《天王送子图》这幅画反映了吴道子的基本画风,他打破了长期以来历代沿袭顾恺之的那种游丝线描法。
[旁注]
张旭(675年~750年),唐朝吴县人。曾官常熟县尉,金吾长史。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又工诗,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又是著名书法家。
丹青 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故称画为“丹青”。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民间称画工为“丹青师傅”。也泛指绘画艺术。
两市 唐长安城中东市、西市的合称。隋名东市曰都会,西市曰利人。都会市在朱雀街东侧,利人市在朱雀街西。坊四面有围墙,通过固定的坊门出入,是相对封闭的居住区。东、西两市是商肆集中的商业区。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阅读链接]
存于山东曲阜孔庙的石刻本《孔子行教像》一般认为原作为吴道子所绘,《孔子行教像》堪称孔庙的镇庙之宝。
《孔子行教像》整体画风完全符合吴道子的风格,画中孔子雍容大度,身体稍稍前倾,双手作揖,谦卑有礼。孔子头扎儒巾,双目前视,须发飘逸,透出圣人的智慧。
作品用笔提按流转之间表现了画家娴熟的技法,深得“吴带当风”的精髓。画面上方题写:先师孔子行教像;右上方题写: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左下方落款:吴道子笔,并加盖一方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