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一生忧国爱民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河南府巩县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12年,杜甫出生于京兆杜氏,是一个北方的大士族,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杜甫的祖父为唐初诗人杜审言。杜审言很有才华,但恃才傲世。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19岁时,他出游郇瑕,即山东临沂。20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24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

这时,杜甫的父亲杜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744年,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

745年秋天,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

秋末,李、杜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此期间的代表作有《望岳》、《房兵曹胡马诗》、《赠李白》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他这时的雄心壮志。

755年,杜甫被授予河西尉的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44岁,至长安也10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这年十一月,杜甫往奉先省家,一入家门即闻哭泣之声,原来幼子竟然被饿死了。

杜甫就长安10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了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标志着他经历10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757年,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投奔肃宗,五月,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不料,不久杜甫就因为营救房琯而被诏三司推问,幸赖宰相张镐救免,肃宗召回杜甫复任左拾遗。

杜甫在758年,任华州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

当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杜甫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第二年,邺城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和“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759年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也称“浣花草堂”。后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

两年后,杜甫又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770年,他病死在衡阳市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在杜甫最后漂泊西南的11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1000多首诗。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说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在书法的创作观上是非常成熟而有深度的。他的书体以楷隶行草兼工,整体以意行之,赞赏古而雄壮,注意书写中的速度、节奏、笔势、墨法等内容,在唐代也是很有深度的书法家了。

同时,他对于唐代隶书家的赞扬、对于曹霸、张旭的评价都足以使他在书法史上留下声名,而他的“书贵瘦硬”说更是奠定了杜甫在书法理论史上的重要地位。

[旁注]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25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李白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河东蒲州人,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存诗400余首,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左拾遗 顾名思义,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即政策决策失误。是古代设立的谏诤机构,有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司谏之类。左比右大一些。他们的工作就是挑皇帝的毛病。

严武(726年~756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人。严武虽为武将,亦能作诗,全唐诗中录存6首。与杜甫交谊极深,杜甫居成都期间,因友情难却,入严武幕府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此后二人诗作往来频繁,严武成了杜甫除李白、高适之外的又一知音。严武称杜甫为“杜二”。

[阅读链接]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晚唐,到宋时成定论,但诗史之义各有各说。

有人以史事注杜诗,认为杜诗为纪实的诗,可以补史证史,所以称为诗史。这种说法只重史事之虚实真假,而轻视诗的情感特性。

有人认为杜甫具史识史,其笔法之森严,可媲美汉朝历史学家司马迁。而诗有评人评事者,皆可“不虚美,不隐恶”,故号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