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方法

学测量小组到校外一片开阔地上集合。同学们走来的时候一路上说说笑笑。张杰和李小刚却在认真地练习测距离。李小刚练着练着,忽然停下来提了一个问题:“申叔叔,你教的步测法测距离,好是好,可是如果不能到目标跟前,就不灵了。象天上的飞机有多远,能走上去量量?在战场上,敌人出来了,能说你等等,我走过去量量距离,再开枪?”李小刚的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申志远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咱们来学一种快的、不走动的、一看就知道距离的方法。你们想知道哪个距离?”

“山坡上那根电线杆有多远?”李小刚抢先问。“大约 500 米。”申志远随口就答。“那座古塔有多远?”苏一萍问。

“ 大 约 1000 米 。 ” “哎呀,申叔叔你怎么老是大约大约啊?”李小刚有点不耐烦地问。 “我这是用的目估测距法,不能说估计的一点不差。不过,这估测的精

度对射击还是够用的。”申志远说。 “申叔叔,就别讲这种猜距离的方法,把你的硬工夫快拿出来吧。”李

小刚性急起来。 “唉,怎么说是猜呢?要说硬工夫,顶属目估法了。它一不要仪器,二

不用计算,全凭一双眼,还要估计得八九不离十。”申志远说。“怎么才能目估得准确呢?”苏一萍问。

申志远说:“这要靠经常练,不断地积累经验。刚才我说那根电线杆 500

米远,是根据我能看清上面的瓷瓶;说那座古塔 1000 米远,是根据能够看清塔上面的避雷针。”同学们一看,果然不错。

“嗬,还真有根据哩!”李小刚吐吐舌头又问,“申叔叔,我怎么看着那座塔倒比电线杆还近呢?”

“那是你的错觉。你看塔在山顶上,电线杆在半山腰;都在一条线上, 山顶怎么会比山腰近呢?”申志远说。

李小刚信服地说:“瞧我这马大哈,错觉那么大!” “错觉是常犯的毛病,不注意很容易上当。我就吃过错觉的大亏。那还

是刚入伍不久,一次在修路中,我担任爆破手,因为把从炸点到安全位置的距离估计错了,留导火索的长度也短了 10 厘米,结果点了火还没跑到安全坑,就轰的一声爆炸了。说也巧,一块大石头直朝我飞来,就砸〔zá〕伤了一条腿。”

这时候,申志远同志又把他那个《经验积累》的本本拿出来,把《目估距离参考表》翻出来给同学们看:

目估距离参考表

距 离

(米)

能 看 清 的 物 体 特 征

20

60

100

200

人的眼球人的眼睛

人脸上的表情,步枪零件,空中飞机上的标志人脸的各部分,树叶,房顶瓦片,铁丝网上的铁

丝,空中飞机座舱框子

同学们高兴地议论开了。苏一萍说:“这下把它背熟,估计距离就不犯愁了。申叔叔你这个本真是个‘宝本本’。”

王勇却提了个问题:“申叔叔,这表是晴天测的吧?”

申志远回答说:“是指在正常的天气和视力较好的条件下测的。影响目估距离的因素很多,不注意容易发生错觉。同学们可以对照已知的几个距离试测一下,看有哪些情况会引起目估距离发生错觉。”

经过反复体会,大家提出了十几种影响准确目估距离的情况。申志远把大家讲的各种情况归纳为四句话:

看亮易误近,看暗易误远; 看大易误近,看小易误远; 看上易误近,看下易误远; 隔水易误近,隔山易误远。

他接着说:“总之一句话,目估明显突出的目标易误近;目估模糊不清的目标易误远。测量中,一方面要注意消除错觉,另一方面要注意同已知的距离作比较,使目估距离更有根据。”申志远环视着同学们继续说,“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有目估距离的硬工夫,还得靠勤学苦练。”

李小刚搔〔sāo〕着头为难地问:“目估法怎么练呢?” “可以在你家附近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目标,先精确测出它的距离,以

后天天观测,一面锻炼辨别距离的能力,一面总结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目估距离产生误差的原因,慢慢地就能摸索到一些规律,练出硬功夫。”

大家听完讲解,分别地练习起来。

好学上进的张杰闷闷不乐地站在一旁。申志远走到他身旁,他焦急地问道:“我是个近视眼,怎么练习呢?”

申志远笑着说:“没关系,你的耳朵好吧?”张杰说好。他说:“好! 下次介绍一种听距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