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请笔杆来帮忙

张杰举起刻有分划的铅笔说:“用臂长尺测距离是先知道了目标的高度;那么反过来,先知道了目标的距离,变换一下公式,不也可以算出目标的高度吗?”他接着写出:

100

目标距离= 分划 ×目标高度

目标高度= 分划 ×目标距离

100

张杰写完站起来,面对大树,右手握住笔杆,眯起左眼,慢慢移动手中的笔杆练习起来,大家也跟着练。

在练习中,苏一萍想测出高压电线塔架的高度,没想到,已经退到了河边,笔杆上的 10 个分划还不够长,她心急地问:“这可怎么办呀?”

申志远没有立即解答苏一萍的难题,而是让她想想为什么笔杆不够长? 苏一萍思考着,喃喃自语:“笔杆上的一个分划长度是胳臂长度的百分

之一,笔杆有 10 个分划,也只是臂长的百分之十;所以测量的高度不能超过距离的百分之十。”

“现在塔架的高度大于距离的百分之十了,怎么办?”申志远启发苏一萍进一步思考。

苏一萍说:“一个办法是继续往后退,加大距离;另一个办法是加大臂长尺的长度。”

“后边是河,不能再退;臂长尺太长不便于携带。还有什么别的办法没有?”申志远启发着。

他看苏一萍一时答不上这个问题,便说:“用臂长尺测近距离高大目标的高度,是经常碰到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把笔杆靠近眼睛些,改变臂长与臂长尺的比例关系。”

申志远从口袋里掏出刻有分划的圆珠笔和一个笔记本,说:“本子的宽度是 10 厘米;这笔杆上每小格是 0.5 厘米;两个小格是一大格,每大格等于

笔记本宽的几分之几?” “十分之一。”苏一萍回答。

“对。你看,如果用笔记本的宽边来代替手臂长,只要走十分之一的距离就行了。”说着他将笔记本竖起,使后角靠在右眼角,笔杆靠在笔记本前边,垂直上下慢慢移动,直到视线通过笔记本上缘瞄准塔脚,通过笔杆顶点瞄准塔架顶点为止。这时候,笔杆正好露出 5 大格;步测站立点到塔架的距

离是 30 复步,他一复步长 1.5 米。

申志远测完,苏一萍已经算了出来:

塔架高= 5

10

×45=22.5米

同学们都说这个方法好。有的还问:要不要加眼高?

申志远说:“瞄准时笔记本上缘保持水平,视线瞄在塔身,应加眼高。现在瞄在塔脚,可以不加眼高。但因瞄准时笔记本的上边不水平,所以测出的也不是水平距离。”

最后,申志远表扬同学们前后联系起来学习思考很好。他说:“我们在学习中,一定要在弄通道理的基础上,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绝不能把方法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