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洋人画家郎世宁

郎世宁(1688年~1766年),原名为朱塞佩·伽斯底里奥内。生于意大利米兰。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于1715年来到我国,不久进入宫廷供职。

在宫中郎世宁画了大量的肖像画和花鸟画,并向我国的宫廷画家传授欧洲的绘画技法,是清宫廷绘画“中西合璧”画风的重要画家。代表作品有《百骏图》、《郊原牧马图》、《孔雀开屏图》、《聚瑞图》和《哈萨克贡马图》等。其中《百骏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郎世宁19岁入热那亚耶稣会,不久即运用他的艺术才华为该市修道院内小教堂绘了两幅宗教画。那时欧洲知识分子对我国文化极为向往,年甫弱冠的郎世宁就请求该会派他前往我国。

1715年,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我国,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

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清代三朝皇帝的器重。尽管如此,洋画家郎世宁也必须遵守作画前绘制稿本,待皇帝批准后再“照样准画”的清宫绘画制度。

郎世宁还将欧洲的绘画技法传授给我国的宫廷画家,使得清代的宫廷绘画带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呈现出不同于历代宫廷绘画的新颖画貌和独特风格。

郎世宁在宫廷内作画,获得了许多荣耀,不但超过了其他欧洲传教士画家,而且令众多供奉宫廷的我国画家也无法望其项背。

由于郎世宁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向皇帝和其他宫廷画家展示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魅力,他先后受到了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的重用。

郎世宁的绘画,人物、肖像、走兽、花鸟、山水无所不涉、无所不精,成为雍正帝、乾隆帝时宫廷绘画的代表人物。

虽然郎世宁的宫廷画可谓中西合璧,实际上主要的画法还是西方的,只是根据我国人的审美习惯在光线利用上进行了调整。欧洲的肖像画,比如荷兰的伦勃朗,经常将人物置于侧光环境中,人脸就会半明半暗,但这在当时,我国人是接受不了的,认为是“阴阳脸”,被画脏了脸。

郎世宁就借鉴我国人像写真,让人脸尽量接受正面光,避免侧面光,同时在人物的鼻翼两侧、鼻子、脖子下,稍稍加重,这样五官就更清晰、立体。郎世宁对于透视法在我国的引进也起了很大作用。

从郎世宁一生的业绩来看,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大胆探索西画中用的新路,熔中西画法为一炉,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法、新格体,堪称“郎世宁新体画”。

郎世宁来到我国后仔细研习了我国画的绘画技巧,他画的我国画具有坚实的写实功力,流畅地道的墨线,一丝不苟的层层晕染,外加无法效仿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焕然一新,以其独创的新画体博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从现存的郎世宁亲笔画迹来看,它既有欧洲油画如实反映现实的艺术概括,又有我国传统绘画之笔墨趣味,确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郎世宁以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注重明暗效果的绘画特色,以及作品整体上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对于欧洲肖像画绘画方法的传播起了极为主要的作用,也确立了自己在宫廷画师中的地位。

郎世宁的徒弟先后共有10多人,在乾隆画院内形成了实力雄厚并得到皇帝信任的郎世宁新体画集团。

此外,郎世宁还把欧洲铜版画代入我国。铜版画的制作要求精致细腻,故耗费人力物力较多,在欧洲也被视为名贵艺术品。乾隆时由郎世宁为主创作的《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则是铜版画的佳作。

此后,清宫廷仿照《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又绘制了一系列表现征战场面的铜版画。这些画幅是根据郎世宁等人所传授的铜版画技法而制作的,可以视为我国最早的铜版画作品。

清代第一套战图《平定准部回部战图》,共16幅,是郎世宁奉命与西洋传教士画家共同起稿完成的。它描绘了清兵平定西北战事的主要战线及其始末,是一套有关战史的组画。

根据郎世宁的建议将图稿分批寄往法国巴黎,聘请著名雕刻家刻成铜版画,压印200份,寄回宫廷。这套铜版组画具有极其浓厚的西洋风味,成为中外博物馆的珍藏品。

虽然郎世宁的绘画并不能代表那时欧洲绘画的最高水平,但他善于采纳我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融我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三维要领为一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创作了新的画风。

郎世宁是一位艺术上的全面手,他的《百骏图》、《郊原牧马图》、《孔雀开屏图》、《聚瑞图》和《哈萨克贡马图》等所表现的风格影响深远,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西方文化和我国文化的汇通,同时也代表了当时宫廷的主流画派及宫廷艺术品位。

《百骏图》稿本共绘有100匹骏马,姿势各异,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谓曲尽骏马之态。画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数人,控制着整个马群,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间的和谐关系。

在表现手法上,郎世宁运用欧洲明暗对照法,使马匹的立体感十分强,用笔细腻,注重于动物皮毛质感的表现。他是以细密的短线,按照素描的画法,来描绘马匹的外形、皮毛的皱褶和皮毛下凸起的血管、筋健。或者利用色泽的深浅,来表现马匹的凹凸肌肉,与传统我国绘画中的马匹形象迥然有别。

《百骏图》充分展现了欧洲明暗画法的特色,为中西绘画艺术的交流和融通创立了范本,是郎世宁平生百余幅马作品中的杰作。

《郊原牧马图》又称《八骏图》,画面上八匹骏马散放于郊外旷野之中,或卧,或立,或吃草,或嬉戏,自在悠闲,放牧者在树下休憩观望。

放牧题材的画作不是对单匹马的写生,而是融汇了各种马匹的形象,所以在创作过程中画家更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使马匹显得活泼自然、生动有趣。

画家借助了西方追求如实表现物象体积感和立体感的绘画技巧,将马的各种姿态刻画得活灵活现,甚至连毛发的光泽也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令人有呼之欲出之感。

这是我国艺术史中以郎世宁为首的“海西画派”所独有的艺术风格。

画中背景的树木、山石、花草全用明暗变化来表现形态,由此判断该画应是郎氏在雍正年间所创作,因为至乾隆时期,在郎世宁的绘画中往往自己仅画出人物、鞍马,背景则由我国画家补绘。

自古以来,马是社会贤良的象征,封建帝王命宫廷画家以马为题材进行创作寓意着尊重社会栋梁、求贤若渴的殷切希望。郎世宁以“八骏”入画,有为君主歌功颂德、彰显威仪的含义。

《孔雀开屏图》表现了繁花盛开的庭院内,一只雄孔雀正展开美丽的尾羽,向另一只雄孔雀炫耀。

这是一幅充分表现中西绘画技法融为一体的作品。山石采用我国传统的“青绿山水”画法,并细加点苔,树木枝干以及孔雀的身体又采用欧洲的明暗对照法,已突出立体感和细部的结构变化。

牡丹花采用我国传统工笔画法,而玉兰和海棠却又采用西方绘画的明暗变化,叶片上有彩影的折射,质感突出。地面也以色彩全部铺满,不似传统技法中的留白,空间上透视感强。

《聚瑞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藏。郎世宁先后画过两幅《聚瑞图》轴,在此所选的即是后一幅作品,前一幅藏于我国台湾。

在我国台湾的那幅《聚瑞图》上,郎世宁虽用得是我国画的颜料、技法,但却强调了造型的立体感及质感,尤其加入了西方绘画中所强调的光影变化,本质上更接近于西方静物画。

而上海博物馆的《聚瑞图》则遵循我国传统工笔重彩花卉技法,淡化了光的明暗变化,以颜色的深浅来体现层次感和空间感。但在青瓷花瓶的描绘中,加入了高光来强调花瓶晶莹圆润的质感,是一幅中西结合的佳品。

《哈萨克贡马图》描述西部民族的哈萨克人向乾隆献贡马,表示效忠满清王朝。皇帝镇静的面孔,线条精确微妙。乾隆坐在屏风前的平台上,四周围着有限的几个人。

此画构图与其说是东亚不如说是欧洲绘画传统。画卷显然不是依次分段铺开,而是整体展现,以求真切的视觉效果。马匹也按西方现实主义手法描画,郎世宁在这方面实为高手,显得空旷的环境,烘托出骏马是如此强壮。马身立体描绘分外出色,色彩层次过渡令人毫无察觉。

画中的景物,岩石、树木、青苔,水墨线条犀利,着色错落,无疑是国画的表达方式。人物面部用细腻对比笔法描画,显示出稜光效果。这种西方常见的技巧用在长纤维纸上,效果异常鲜明。

郎世宁以惊人的艺术表达能力,创造了大量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也使清代宫廷纪实绘画的数量与水平远超前代。这些绘画以精彩的笔墨记录了我国辉煌的历史,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当时盛世的恢宏。

[旁注]

郎世宁新体画 郎世宁把西洋画的技法融入中国画当中,开创了一条“西画中用”的道路,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画体,史称“郎世宁新画体”。郎世宁的整个艺术生涯及其新画体已经成为我国美术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铜版画 是欧洲版画的一个品种,距今已经有近600年的历史,因其所用的底版以金属材料铜为主,故称之为铜版画。铜版画在康熙年间传入我国。

三维 是指在平面二维系中又加入了一个方向向量构成的空间系。三维就是坐标轴的3个轴,即x轴、y轴、z轴,其中x表示左右空间,y表示上下空间,z表示前后空间,这样就形成了人的视觉立体感。

明暗对照法 绘画术语,用细微的明暗渐变来造型的技法。这种技法于17世纪在意大利的卡拉瓦乔,荷兰的伦勃朗、洛林的乔治·德·拉图尔的作品中达到巅峰。

留白 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留有想象的空间。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

高光 绘画用语,指画面调子最亮的一个点,表现的是物体直接反射光源的部分,多见于质感比较光滑的物体。打上高光的地方看上去有浮出,明显的效果,而侧影就是暗色,让物体看上去后退,或者看上去不明显。

宫廷画 一般是指围绕着封建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包括宫廷画家、帝王、后妃及朝臣和地方官员进献的画作。宫廷绘画服务于皇家的政治、军事、文娱等宫廷活动,反映皇家的审美意识,是历代杰出艺术家绘画才智的集中体现。

肖像画 人物画的一种。专指描绘人物形象之画。可分头像、半身像和全身像等。我国肖像画传统称传神或写真,它是以客观存在的人物为描绘对象,通过以形写神等创作方法,着重刻画人物本身特定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神韵,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

花鸟画 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其画法中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工笔花鸟画即用浓、淡墨勾勒对象,再深浅分层次着色;写意花鸟画即用简练概括的手法绘写对象;介于工笔和写意之间的就称为兼工带写。

静物画 即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这种物体必须是根据作者创作构思的需要,经过认真的选择,经过精心地摆布和安排,使许多物体在形象和色调的关系上,都能达到高度表现,总的谐和,能传出物象内在的感情。

[阅读链接]

郎世宁在宫廷内作画,获得了许多荣耀,超过了许多其他欧洲传教士画家和我国画家。但郎世宁在为我国皇帝服务时,其身份仅是一个宫廷画家而已,并无特殊的优待。

他的欧洲伙伴王致诚曾在写往欧洲的信件中说起他们作画的情形:“吾人所居乃一平房,冬寒夏热。视为属民,皇上恩遇之隆,过于其他传教士,但终日供奉内廷,无异囚禁……作画时颇受掣肘,不能随意发挥。”

其作画场所及条件都十分艰苦,郎世宁的荣誉可见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