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国画宗师石涛

石涛(1642年~约1707年),原名朱著极,小字阿长,后削发为僧,更名元济、超济,自称苦瓜和尚,常用别号大涤子、清湘遗人、零丁老人等。广西人,晚年定居扬州。清代画家、国画一代宗师、书画理论家。书法工分隶,并擅诗文。

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高僧”。存世作品有《莲社图》、《淮扬洁秋图》、《山水清音图》等。著有《苦瓜和尚画语录》。

石涛原名朱著极,是明代皇族,刚满10岁时即遭国破家亡之痛,削发为僧,改名石涛。他因逃避兵祸,四处流浪,得以遍游名山大川,饱览山川之胜,进行作画写生,领悟到大自然一切生动之态。

至康熙时期,画名已传扬四海。

石涛不甘寂寞,从远离尘嚣的安徽敬亭山来到繁华的大都市南京,与上层人物交往比较密切。康熙南巡时,他曾两次在扬州接驾,并奉献《海晏河清图》。

晚年以卖画为生,并自还俗后,又有家口之累,故其晚年作品相当丰富。《苦瓜和尚画语录》是其一生实践与求索的理论结晶。

石涛从画完12帧书画《设色山水册》之后,画迹不再出现。

石涛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极为杰出,由于他饱览名山大川,搜尽奇峰,落笔绘画,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

他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有时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

他在技巧上运笔灵活,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有时运笔酣畅流利,有时又多方拙之笔,方园结合,秀拙相生。

他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

他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他还讲求气势,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他曾经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阐述了他对山水画的认识,提出“一画说”,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在我国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石涛绘画及其理论对“扬州画派”影响很大,使清代中叶大写意花鸟画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石涛的山水画为我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直接影响到近现代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潘天寿、刘海粟、张大千等人,他们莫不从石涛艺术中吸取营养并加以发展,而又各具面貌,可以说石涛对我国绘画的发展与绘画理论的丰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清六家”之一的王原祁就把他誉为“大江以南第一”。此外,他还被看成清代以来300年间第一人。

石涛擅山水、花卉,也擅人物。目前我们所见到的他的人物画,一类如《自写种松小像》、《睡牛图》等,造型古拙,形象生动,线条圆润自如,受明末画家丁云鹏影响而自成面貌,造诣很高。

另一类如《松柯罗汉图》、《钟馗图》、《观音图》等,笔墨可观,但画得较粗简飘逸。而他的代表作则是他青年时期的工笔人物画《莲社图》。

《莲社图》画的是晋代高僧惠远等在庐山白莲池畔结社参禅的故事。

人物占的位置和比重突出,对面目、服饰的细节描写具体,生动传神,线描瘦挺缜密但圆熟。山石的画法,也显得老到而有力度,烘染更大胆湿润,凸现了人物在画中的地位,使之与周围的环境融洽。

《莲社图》的款识前后共两处,一为画成时的落款,“湘源石涛济道人敬画”题在卷首右下方。一为乙酉年即1705年重题的长跋,书自己的画语。

从款字的笔法及字号的用法上可看出两题并非出于同时。这种落款形式在石涛的早中期作品。如故宫博物院所藏他庚申种秋画的《山水图册》、上海博物馆藏的辛酉七夕所画《山水花卉》册中都偶能一见。

不过在石涛的晚年,“湘源”被改成了“清湘”,成了人们习见的石涛字号,“湘源”反不为大家所熟知了。款字的书写特征这一不为人熟知的早年别号,为鉴定《莲社图》提供了又一可靠的依据。

总之,从画风的时代特征、年龄特征、性格特征等多方面考证,《莲社图》卷无疑是石涛的真迹,是一幅他青年时代的精心杰作,是我国美术史不可忽视的传世佳作。

除了《莲社图》以外,这里再介绍一下石涛的《淮扬洁秋图》和《山水清音图》。

《淮扬洁秋图》描绘的是淮扬秋景。画面上秋水茫茫,芦苇丛生,近处有掩映在树丛中的数间屋舍。几点红枫增加了秋天的气息,江面上一叶孤舟,一渔翁泛舟水上,使画面平添了许多超然之感。画中河岸呈月牙形,占据了画面的1/2左右,河滩上的芦苇与之相向,构成呼应之势。

石涛在这幅画中运用了特有的“拖泥带水皴”,连皴带擦,浓淡、干湿并用,描绘出湿润沃疏的质感。画中房屋用粗笔,芦苇用细笔,形成生动对比。

满幅画洒落的浓墨苔点,吸收采用了董源一派的皴法点土石,配合着尖笔剔出草丛,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莽幽邃,体现了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

石涛的另一幅作品《山水清音图》不作上留天、下留地的程式化构图,而是截取崇山峻岭之一段,通天贯地,布满整个画面。作品一变三重四叠之法,以构图新奇见长。

在这幅画上,石涛用了他最擅长的“截取法”,在丛林中截取了幽阁深藏的一段景致,以特写的手法绘出,虽则画的是一段小景,却传达出一种深邃的意境。

画家笔墨画法多变,善于用墨,这幅图上墨气浓重滋润,湿笔较多,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使山林的清润深幽被尽致地表现出来。

这幅画中画了丛林中的一处幽阁,水边坡上有小亭翼然,其下幽篁密布。用笔劲利沉着,用墨淋漓泼辣,山石以淡墨勾皴,用浓墨、焦墨破擦,多种皴法交织互施,带光带毛,夹水夹墨,颇得生动节奏之效。

整幅画笔与墨会,混沌氤氲,化机一片。特别是那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配合着尖笔剔出的丛草,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莽幽邃,有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

可见石涛山水中的点,是构成画面气势和韵律的关键。

[旁注]

敬亭山 位于安徽省宣州城北的水阳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属黄山支脉。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足迹和墨迹。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临此地,而且留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诗句。

拖泥带水皴 我国山水画专用技法之一。这种皴法实际上是大斧劈皴的一个变种,方法是饱蘸浓墨迅疾侧锋皴拂,然后趁使用淡墨水扫开,极淡处用清水笔再接再扫,从浓至淡,从有至无,勾皴染一次完成。笔墨自然接合渗淡,显出潮润,深浅,光毛种种变化痕迹,分外精彩动人。

吴昌硕(1844年~1927年),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浙江省安吉人。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王原祁(1642年~1715年),字茂京,号麓台、石师道人,江苏省太仓人,王时敏孙。以画供奉内廷。擅画山水,继承家法,学元四家,以黄公望为宗,喜用干笔焦墨,层层皴擦,用笔沉着,自称笔端有金刚杵。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

[阅读链接]

一天清早,石涛路过全州城黄老板的米店,听到夫妻两人大声争吵,侧身细听,才知米店钱财被雇工盗走。

石涛问明雇工情况后,吩咐黄老板拿来笔墨纸砚,刷刷点点,不一刻,一个活生生的雇工人像便跃于纸上。黄老板惊叹不已,赶紧拿着画好的画像报官。

全州知州接到报案后,让衙役拿着画像火速赶往各地关隘守候。时隔不久,衙役将盗贼擒获。石涛画像寻盗之事传扬开来,在全州城里一时成为人人称道的美谈,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