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白描大师李公麟

李公麟(1049年~1106年),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生于北宋庐江郡舒州,即今安徽省桐城。北宋著名画家。

李公麟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并被称作“白描大师”。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李公麟出身名门大族,家藏古器及名画书法作品甚多,自幼好古善鉴,知识渊博。他一生勤奋,作画无数,人物、史实、释道、士女、山水、鞍马、走兽、花鸟无所不能,无所不精。

人物、道释深得吴道子旨趣,运笔如行云流水,造型正确,神态飞动;山水气韵清秀,得王维正传;着色山水追李思训心法;画马过韩幹。能集诸家之长,得其大成,师法自然,大胆创新,自成一家,被后代敬为第一大手笔、百代宗师。

李公麟发展了白描画法,创造出“扫支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将线描技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我国绘画技法中,线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纯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描绘实物的白描画法,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最纯的阶段。

而李公麟正是在这艺术浪尖上的弄潮儿,他使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所遵从的样板典范,“犹如群龙之首”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其画线条健拔却有粗细浓淡,构图坚实稳秀而又灵动自然,画面简洁精练,但富有变化。

自此之后,几乎所有的白描人马画无不源出于李公麟的白描艺术。

李公麟的作品保存下来的有《五马图》、《临韦偃牧放图》、《维摩诘像》、《辋川图》、《洛神赋图》、《白描罗汉图》等。在这之中,《五马图》标志着单线勾勒的技法在我国绘画艺术中的巨大成就。

《五马图》珂罗版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的是西域进贡给北宋王朝的5匹骏马,皆各由奚官牵引。五马名为:凤头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皆为雄马。

前三位控马者为西域少数民族的形象和装束,姿态各异,无一雷同,妙在其精神气质也微异,有饱经风霜、谨小慎微者;有年轻气盛、执缰阔步者;有身穿官服、气度骄横者。

马的造型因品种而异,大小、肥瘦、高低、毛色各别,但性情都温顺平和,以示已被调教驯服。大凡画贡马的题材,马的神态和步态都是如此。

全画用白描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很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瞄画的特色。画家在艺术上的独创首先体现在纯熟的白描技法上,他把盛行于唐代吴道子时代的“白画”发展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画种,即白描。而《五马图》就是确立这一画种的标志。

在《五马图》中,人与马虽不着彩色,但形神毕肖,气韵飞动,仍可使观者从刚柔、粗细、浓淡、长短、快慢的线条变化中感受到富有弹性的肌肤、松软的皮毛、笔挺的衣衫、粗厚的棉袍等各不相同的质感和量感。

画家在白描的基础上微施淡墨渲染,辅佐了线描的表现力,使艺术效果更为完善,体现了文人画注重简约、儒雅和淡泊的审美观。

5匹马体格健壮,虽毛色不一,姿态各异,但显得驯养有素,极其温顺。5个奚官则因身份不同,或骄横,或气盛,或谨慎,或老成,举手投足,无不恰如其分。

李公麟的线描功夫堪称了得,他以其“行云流水”般的线条,飘逸而行止如意,虽只是白描勾画,却非常具有质感,今人感叹古代的汉人及异族有那么美妙的服饰,以致单是描绘衣服的褶纹就有“十八描”之称。

人物的面部刻画很简单,但结构异常准确,状貌极其生动,须眉之间,不但可视其年龄、身份、民族,甚至从表情可以窥其内心。衣褶自然是线描最优美之处,观者打开画卷,无不立即就被这些流畅圆润而又凝练劲挺的线条所吸引,不能不为其造型之精美而折服。

再看马的轮廓,似乎感觉得到其骨骼肌肉,略加烘染后,又似乎能感觉到其皮毛、斑纹。

《五马图》被后人推为宋画中白描手法运用之第一。

李公麟不仅白描技法高超,他的临摹作品也很有特色。《临韦偃牧放图》是其临摹作品的代表。此画是李公麟临摹唐朝画家韦偃的作品。全图共画了140多人和1200多匹马,可谓洋洋大观。

画幅为长卷形式,从右自左展开。在高低不平的土坡和广阔的平原间,牧者驱赶着大群马匹蜂拥而来,马嘶人叫,热闹异常。

画面中段以后,马群逐渐散开成组各自活动,有的低头觅食,有的追赶嬉闹,有的奔跑,有的就地翻滚,还有几匹马走向远处的小河去饮水。众多的马匹姿态各异,生动自然。

放马的牧人,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穿戴较为整齐,有的则敞胸露怀赤足,在树荫里休息的牧人为契丹族,其中似乎还有等级的差别。整个画面的构图,前半部拥塞、紧张;后半部疏散、松弛,富于节奏感。

画中的马匹和人物均用墨线勾勒,线条挺拔有力,色泽较浓重,坡石墨色稍淡,略有皴擦,再用赭石色渲染,加强了画面的气氛。构图和笔墨的变化,使整个作品主次分明、生动活泼,避免了呆板、重复和混乱。

如此庞大的构图,若没有长时间的经营和缜密的运思,即使是临摹,也是难以设想的。

李公麟的大部分绘画作品是画在纸上的,并不施色彩。唐朝画家韦偃已无可靠的作品存世,这件作品为临摹本,用绢素作画并施淡彩。通过它我们也可以领略李公麟绘画的风采。

[旁注]

白描 是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画法。有单勾和复勾两种。以线一次勾成为单勾,复勾则光以淡墨勾成,再根据情况复勾部分或全部,其线并非依原路刻板复迭一次,其目的是为加重质感和浓淡变化,使物像更具神采。

珂罗版 珂罗版是清朝光绪初年由日本传入我国,并被大量用于中国画的复制。珂罗版复制法,即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它是照相平版印刷工艺的一种。经过人们不断加以改进,这种传统的印刷技术越来越科学化,同时,加强了珍贵书画作品的流传。

皴擦 皴擦法源自中国山水画法,是笔法丰富的演化形式。现代人物画中大量借用皴擦法,将皴擦可重复性特征加以发挥,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和质感。常用皴擦法有斧劈皴、米点皴、圆笔皴、牛毛皴、虱、擦等。

王维(692年~761年),字摩诘。河东蒲州,即今山西省运城人。唐朝诗人。诗书画都很有名。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韦偃 唐朝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人,侨居成都,即今属四川。官至少监。韦偃善画鞍马,传自家学,远过乃父,与曹霸、韩幹齐名。用点簇法画马始于韦偃,常用跳跃笔法,点簇成马群。其《放牧图》画人140余,画马1200余匹,曲尽其妙,宛然如真。

[阅读链接]

李公麟晚年右手因患了风湿性关节炎不能画画,他就尝试着用左手画画,虽然刚开始画出来的线条七扭八歪、不成样子,但他毫不气馁,并打定主意,再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他像小孩学写字一样笨拙地从头学起,就连生病发烧、卧床不起的时候,还躺在床上用左手在被子上不停地比画着、研究落笔的姿势。

这样,经过他的艰苦磨炼,终于有一天用左手画的画竟然和右手画的一样好,被大家广为称赞。李公麟这种可贵精神,激励了无数有志成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