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时期——画坛巨匠
从五代十国至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古时期。在这一时期,皴法在山水画中更为娴熟,如荆浩表现北方石崖的斧劈皴,董源表现江南丘陵的披麻皴,以致形成山水画南北二派。宋代设立画院,繁荣画道,范宽、王希孟的山水画,顾闳中的人物画,张泽端的风俗画,李公麟的白描花鸟画,在两宋蔚为壮观。有元代,又产生了黄公望这样的山水大家。
整个近古时期,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名家涌现,风格成熟,标志着我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的确立。
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荆浩
荆浩(约850年~?),字浩然,号洪谷子。生于五代时山西沁水,一说河南济源。我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
擅长画山水,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所著《笔法记》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现存作品《匡庐图》。
荆浩是士大夫出身,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洪谷位于河南省开封之北100千米左右的林县。
林县唐时名林虑县,这里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历代多有隐逸者。他在这样幽美的环境中,躬耕自给,常画松树山水。
荆浩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他在用笔方面融入了篆隶书法的骨力,在皴法上还处于探索之中,面貌不一。他身处洪谷,放眼于广阔空间的雄伟气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大自然审美认识的深化。
荆浩把在现实中观察到的不同部位、形貌的山峦水流,分别定名为:峰、顶、峦、岭、岫、崖、岩、谷、峪、溪、涧等,并指出从总体上把握自然山水的规律。
正是在从上下、远近、虚实、宾主以及各种物象的全方位审视中,形成了“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整体观念。使他在创作中往往危峰突兀,重岩叠嶂,林泉掩映,气势浩大。
在历代绘画史籍和著录书中,如《宣和画谱》、《云烟过眼录》、《图画精意识》、《式古堂书画汇考》和《庚子消夏记》等书中,著录荆浩作品共有50余幅,其中山水画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画。
以上史籍和著录中记载的作品除《匡庐图》尚存,其他均已失传。至于目前传为荆浩所作的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江山瑞霭图》和我国台湾收藏的《渔乐图》,其真伪都存有争议。
《匡庐图》中的“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传说殷周时期匡裕结庐隐居于此。庐山,它也是隐士喜爱结庐之地。
画中描绘崇山峻岭、群峰环抱之势,叠嶂耸入云霄,瀑布直泻、飞流直下三千尺,正符合骚人墨客心中完美的庐山形象。幅画“匡庐”的标题,乃是根据元人柯九思在画上所题“写出庐山五老峰”而来。
《匡庐图》整个画面层次分明。
第一个层次,在一个宽阔的水面有一艘小船,船夫在慢悠悠地撑着小船要靠近岸边,似乎要将观赏者带入那美丽的画境。由石坡而上,山脚画有屋宇院落,竹篱树木环绕,屋后有石径环绕着山。山脚下一片苍茫,有长堤板桥,有一个人骑马欣赏美景,悠然自得。
再一个层次,两悬崖之间有飞瀑喷泻而下,击在石头上似乎发出轰轰的声音。顺着路径而上,一个小木桥横架于溪涧之间,两边危壁高立,似乎让人感觉人在空中而不是在地上。
在陡峭的山势之中,山崖垂直而下,就好像用一把利斧直劈而下,但往下劈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规范,使整个山崖更加险峻。前面的山峦和后面的山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人看起来山与山之间也有宾客之分,也有君臣之分,后面的山似乎在向前面的山作揖打躬。
画中的山不多也不少,山多了会使整个画面显得很乱变得更加拥挤;而山少了会让人感觉到山的单薄和画面的空白。山的远近分明,远处的山不连接近处的山,而近处的山也不远离远处的山;在水和水之间也是和山与山之间的一样。在山腰中,山峰似乎迂回拥抱在一起;在山脚下,有一些房屋、小桥点缀着整个画面,使画面看起来更加生动。
在整幅画中,树的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树枝曲中见直,瘦劲有力。画中的树排列得很有曲线,群山把树林当成了一种屏障,而树林也把山当做是一种依靠。
就像人与衣服一样,人是山而衣服是树林,山借树林为衣,树林借山为骨。树木虽多却不繁密显得山的秀丽,而山的不拥挤也显得山的挺拔。
在树林森密的地方有一家旅店,在旅店的旁边有一古渡,古渡旁边有水,水面显得十分宽阔。画家把后面的叠水以及水墨微妙的层次处理得很好,从而避免了山中的瀑布因为线条的处理而显得生硬。
画家采用了水墨晕染的方法以及丰富的层次,体现了山、水、树和景物之间的距离。
这幅画的画面真实感很强,可以看出画家对自然景象的真实体验是非常深刻的。整幅画感觉是笼罩在一片雄伟刚劲与寂寞幽静的相互交融之中,似乎是在一种寂静的感觉中来到了一个远离人间烟火的世界,而不是依然存在于那个现实的世界之中。
在这么一个与山水相伴的自由世界里才发现,这不正是自己所要追求的境界吗?
在构图上,《匡庐图》从画面上看是“鸟瞰式”的全景构图。画家从不同的视点去观察山峰、村舍、路径和飞流的瀑布,并把它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的空间层层推进。
将最高的主峰置于群峰的簇拥之中,更显得气象万千,气势磅礴,表现出了一种“天地山水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的局面,从而体现出了北方山水的壮观和美丽。画家采用“平远”和对角线的构图设计,显然受到了北宋末流行的小景山水画的影响。
在笔法上,《匡庐图》主峰由垂直片状的山体结构而成,山石的轮廓用尖锐转折的笔法勾勒,边缘整齐,仿佛刀切割过,并在巖面内侧施浓墨,靠近轮廓的外侧留白。这一类山岩的造型和笔描,显现出浓厚的仿古意味。
画家以密如雨点的皱纹,刻画岩石粗粝坚硬的质理。除了点、擢的中锋用笔外,还可见到侧锋斜砍的笔法。这种小斧劈皴的使用,显示此作与北宋末宫廷画院的风格密切相关。
前景几棵松树伫立于烟雾中,松树干的质理和尖细的松针描绘十分细腻写实,可见画家观察自然入微,并且具备高超的写生技巧。
荆浩是我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他不仅创作了不朽的传世名画《匡庐图》,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荆浩的理论与实践,标志了古代山水画体的完全独立与艺术成熟,荆浩因此被尊称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旁注]
构图 绘画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称为构图。它是造型艺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并获得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斧劈皴 唐代李思训所创。笔线遭劲,运笔多顿挫曲折,有如刀砍斧劈,故称为斧劈皴。这种皱法宜于表现质地坚硬、棱角分明的岩石。笔线细劲的称小斧劈,笔线粗阔的称大斧劈。
写生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基本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像写生”等多种根据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一般写生不作为成品绘画,只是为作品收集素材,但逐渐发展为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
项容 唐代画家。善水墨山水画,是画史上第一个见于记载的大胆用墨的画家,他的画发展到他的学生王默那里就变成了大泼墨。在水墨画发展过程中,项容有着很重要的历史地位。
匡裕 周武王时代的人,他一共有兄弟7个,个个都有道术,一同住在山里。后来都成了仙,只剩下一个空的草庐。因此后人就称它为庐山。汉武帝还特别封匡裕为庐山君。庐山因为有神仙故事点缀其间,成为后人吟咏绘画的对象。
柯九思(1290年~1343年,)字敬仲,号丹丘、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仙居,即今浙江省仙居人。元代金石书画鉴定家、著名书画家。著有《竹谱》。代表作品有《竹石图》。
[阅读链接]
荆浩隐居洪谷时,曾与当时邺都青莲寺住持大愚互赠诗画。大愚曾以诗乞画于荆浩,请他画一幅松石图,荆浩果然画成,并和诗连同画赠给大愚。从两人相互赠答诗中,可以看出他们不同寻常的关系。
大愚曾在诗中说:“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显然讲的是另一件事。“六幅”可解释为六张画,也可释为一张篇幅很大的画。“故牢建”是说依然坚固地收藏着,保存完好。正因大愚以往曾得到过荆浩之画,所以才能说“知君”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