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子扮鹿献乳奉双亲

由于仁爱孝悌思想先秦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各诸侯国的国君中,涌现出许多仁爱治国,孝悌亲情的典范。春秋末期郯国的国君郯子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春秋末期,中原大地,诸侯割据,方国林立。在现在是山东半岛一带,最大的国家首推鲁国。在鲁国周围,更有许多小国,郯国便是这许多小国中的一个。其位置大约在今山东省郯城县北不远的地方。

郯国的国君,其先祖可追溯至上古时期,至春秋末期,国君的姓氏已无从考证,历史上通常称他为郯子。郯子很小的时候,非常孝顺父母,其孝名远近传播。后来,他的父母年迈,而且都患了眼病,于是便由他继承大位,当上了国君。

郯子当国君后的第一件事,照例是去朝见鲁国的国君。因为郯国地小人少,鲁国地大人众,郯国需要鲁国的庇护。鲁国当时正值鲁襄公在位。《左传》记载:“襄公七年,春,郯子来朝。”襄公七年就是公元前566年。

鲁襄公以美味佳肴款待郯子,席间鲁襄公问起郯子的高祖为什么用鸟来命名官爵。

郯子本来就是个博学的君主,他数典述祖侃侃而谈:“我的祖先少昊初立位时,恰好有凤凰飞来,这被当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拜鸟为师,以鸟名来称呼各种官职。”

郯子进一步解释说:“如凤鸟氏掌管历法,玄鸟氏掌管春分、秋分,伯劳鸟掌管夏至、冬至,青鸟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鸟氏掌管立秋、立冬。以上这4种鸟都是凤鸟氏的属官。作为管理百姓的官职,就只能以百姓的事情来命名,而不像从前那样以龙、鸟命名了。”

满座人无不佩服郯子的学识渊博。据说当时孔子还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他听到这一信息后,求见郯子,向他学习这一方面的知识。至今还流传着“孔子师郯子”的故事。

郯子深谙人生苦短,他认为父母这一辈子不容易,因而倍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每一时刻。在鲁国处理完国事后,就匆匆赶回家,并请了最好的医生,给父母诊治。

医生说,这种病关键是要去火,而去火的最佳办法是饮用鹿乳,并用鹿乳洗眼睛。医生叮嘱说,时间一定要抓紧,否则两位老人家有双目失明的可能。

郯子听了医生的话,一时犯了难。要知道,鹿是野生动物,胆小怕人,极善奔跑,不用说取鹿乳,就是接近它也很困难。这鹿乳从哪儿才能弄到呢?

为了治疗父母的眼病,郯子带着几个侍从,整天钻深山,穿老林,渴望能寻着鹿群,并弄到鹿乳。可是,鹿是特别机灵的野生动物,不等人靠近,早就一阵风似的跑得无影无踪。

郯子等望鹿兴叹,一筹莫展。一晃过去了好多天,毫无所获。郯子心像火烧似的,这样下去,父母的双眼非瞎不可啊!

郯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苦思冥想弄到鹿乳的办法。突然,他眼睛一亮:何不把自己化装成鹿去接近鹿群,随后再相机行事呢?

他把这个想法跟侍从们一说,侍从们直摇头,没有一个同意的。他们说:“从古至今,没听说哪个国君装鹿的,再说,那样做多危险呀!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向郯国的民众交代?”

郯子说:“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孝顺父母。现在父母有病,非用鹿乳不可,我哪能顾虑许多呀?”

侍从们见国君态度坚决,提议说:“那好,装鹿取乳的事,就由我们去做吧!”

郯子说:“不,我的父母理应由我供奉,让你们代劳,我心里不安。”

于是,郯子开始化装。他找来一张鹿皮披在身上,并在头上安了假角,然后伏在地上左蹦右跳,远看还真像一头调皮的小鹿。郯子乔装打扮后,独自进入深山老林,模仿鹿跑,模仿鹿叫。他在心里说:鹿啊,求求你们快来与我为伍吧,不然,我父母的眼睛就治不好啦!

人装着鹿,不能站立行走,全靠在地上爬,还得跑,还得叫,那滋味可不好受。郯子想到孝子的义务和责任,硬是忍着撑着,不敢露出丝毫的破绽。

两天下来,他的手烂了,脚胀了,口干舌燥,头晕眼花,浑身像散了架。可是一想到父母的眼病,他咬着牙,还是硬忍着硬撑着。

有几次,郯子确实遇到了鹿群从身边经过,他赶紧摇头摆尾,学着鹿的样子“呦呦”鸣叫,迎上前去与它们亲昵。鹿群当初以为这是自己的同类,就前来与热乎,可是靠近一看一嗅,发现不大对头,马上四蹄蹬开,飞也似的跑了。郯子急得脸红心跳,恨不得一把抓住一头母鹿。

多少天过去了,郯子还是没有弄到鹿乳。这一天,他又早早地进入了深山老林,焦急地等待着鹿群。从早上等到中午,从中午等到傍晚,连鹿群的影子也没有见到。就在他像鹿一样伏在地上左观右看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支箭正瞄着自己。他顿时意识到,那是猎人的箭,猎人把他当成一头小鹿,正欲射箭猎获。

利箭在弦,千钧一发,郯子赶紧站起身来,迎着利箭大喊:“别射,别射,我是人!”

猎人正瞄准着小鹿,准备放箭,谁知“小鹿”却站立起来,对着自己喊话,不免吓了一跳。

这时,郯子已脱下鹿皮,立起身站在那里。猎人走上前,没好气地说:“你一个大活人,装鹿干什么?要不是造化大,早被我射死了!”

郯子抱歉而又恭敬地拱了拱手,向猎人表示谢意。接着,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把装鹿的缘由和苦衷叙说了一遍。

猎人这才明白,眼前这个人竟是自己的国君,而且还是个孝子。郯子的孝心和孝行,使猎人很受感动。猎人朗声笑道:“不就是鹿乳嘛,你找我呀!”

郯子听了这话,喜出望外,忙道:“怎么?你有鹿乳?”

猎人告诉郯子说,自己是打猎的,前不久猎得一头母鹿,那鹿乳多着呢!接着把郯子带回家,赠送给他满满一桶鹿乳,还说:“以后需要,尽管来取。”

郯子对猎人千恩万谢,携带鹿乳,告别下山。回到家,郯子把鹿乳分成两半,一半给父母饮用,一半给父母洗眼。几天以后,他父母的眼病果然痊愈,而且眼睛比原先更清亮了。

郯子非常高兴,自己的孝心总算有了回报。他几次亲自去向那个猎人表示感谢,猎人憨厚纯朴,说:“用不着谢,你只要把咱郯国治理好就行了!”

此后,郯子牢记猎人的话,精心治理国家,安抚百姓,提倡孝敬,使小小的郯国变得昌盛富裕。

在当时天下动乱的情况下,郯国以区区小国颇有名气,这其中主原因是国君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人心。郯子的孝行历来为人所称道,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

[旁注]

鲁襄公 (公元前575年~公元前542年)。春秋时代鲁国的第二十二代君主,在位期间,以三朝元老季孙行父为丞相,保持了鲁国的相对稳定。季孙行父去世时,行父要以薄葬来进行下葬仪式,鲁襄公感动行父是个廉吏,于是给行父的谥号为“文”。

少昊 (公元前2598年~公元前2525年),是黄帝之子,是远古时羲和部落的后裔,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同时也是东夷族的首领。五帝之首,中华民族的共祖之一。少昊国是凤凰的国度,中华民族既是龙的传人,又是百鸟之王凤的传人。

侍从 指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的人。因常在君主左右备顾问,故名“侍从”。宋代称大学士至侍制、给事中、六部尚书侍郎为侍从官,也称“从官”。称中书舍人、起居郎、起居舍人以下为小侍从。

[阅读链接]

郯子是春秋时期郯国国君。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春秋时期前后,炎国演化为郯国。郯子以才华和仁孝之德,使小小的郯国变得昌盛富裕。郯子的仁孝之德,历来为海内外称道,受到人们的敬仰。

郯子去世后,后人建了郯子庙、郯子墓、问官祠聊以凭吊。据有关资料载,当时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四贤”像,其中“三圣”像为老子、孔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