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的孝悌之行

孔子对周公思想的发展,不仅强调仁爱,将仁爱作为伦理思想的核心,并且同样注重孝道。在孔子的思想中,“孝”是人才成长的思想基础。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孝敬父母,才能为国为民,尽忠好义。因此,他曾经多次与弟子谈论孝道,教育弟子要懂孝道,尽孝行。在孔子的教导下,孔门弟子们行孝尽孝成为风气。

闵子骞在孔子的弟子中,是出了名的孝子。他上事父母,下顺兄弟,一举一动,尽善尽美,无人讲他闲话。闵子骞行孝深得孔子的赞许。

闵子骞小时候,受后母虐待。后母疼自己生的两个儿子。有好吃的,就偷偷地给自己生的两个儿子吃,闵子骞吃不着还常常吃不饱饭。可是,闵子骞怕父亲知道了难心,从未告诉他。

冬天到了,后母所生的两个儿子穿的都是棉絮衣,身上暖烘烘的,而闵子骞穿的却是芦花做的棉衣。

有一天,闵子骞的父亲坐着他们兄弟三人拉着的车外出。那天非常寒冷,西北风“呼呼”地刮。闵子骞的棉衣不能御寒,一打就透,他冻得浑身颤抖,面色灰白,手都冻僵了。他的两个弟弟,因为拉车赶路,衣服保暖,脸上直冒热汗,面色红润。

闵子骞的父亲一看,闵子骞瑟瑟发抖而两个弟弟直淌汗,以为闵子骞拉车不卖力气,一气之下,就用鞭子抽打他。

鞭子抽破了棉衣,芦花忽地飞了出来。父亲感到奇怪,抓着几个一看,才恍然大悟。啊!原来儿子身穿芦花,是冻的在发抖!

“回家!哪儿也不去了!”父亲命令三兄弟往回走。

闵子骞的父亲真是气极了,他心疼起自己的儿子,一进家门,便把妻子叫出来,骂她没有人心,要休掉她。

闵子骞一见,跪在地上哀求父亲说:“母亲在这儿,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离去,那么我们兄弟三人都将孤单!我的棉衣絮芦花,是我家贫困,没有那么多棉花!”

父亲见他的话说得婉转而近情理,便打消了休妻的念头。

后母听了闵子骞的话,非常惭愧。从此以后,她痛改前非,待闵子骞比她的亲生儿子还好。

曾参出身贫寒,一生经历坎坷,但终生讲求修身养性,主张“日三省身”。

曾子以孝出名,他不仅行为上恪守孝道,而且还有一套理论主张。他把孝分为三种:“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说,第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能尊敬父母;第二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

曾子在孔子门下受业学习多年,学有所成。那时,他家贫寒,为了养活父母,他在离家很近的莒国出仕做小吏。虽然俸禄只有几斗米,但是他仍然十分欢喜,因为能用自己所得供养双亲。

后来,他成了大名士,双亲也老了,他就不再外出谋官。当时,各国聘请他做相国,楚国委任他为令尹,晋国请他做上卿,都被他拒绝了。

父母亡故之后,曾子游历到楚国做了大官,出门百乘相随,大队仪仗呼拥,高官厚禄十分显赫。可曾子并不高兴。他常常面北哭泣,因为在他看来,官再高,禄再丰,父母已经亡故,无法再奉养双亲了。父母没能过着荣华富贵日子,太可怜了。

父亲在世时,有一天,曾子到他父亲的瓜地里去锄草。一不小心,把瓜苗锄掉了好几棵。曾子好心疼,自责自己的粗心。这时,正赶上他父亲拄着棍子来薅草,一看见曾子把瓜苗锄掉好几棵,气不打一处来,没问青红皂白,举起大棍,照着曾子的脑袋打来。

本来,曾子稍一侧身,棍子就不会落在曾子的头上的。但曾子想,自己错了,父亲打几下消消气,就没有躲闪,仍立在原地。

因用力过猛,曾子被打倒在地,不省人事了。这下子可吓坏了父亲,后悔自己出手太重。老人连呼带叫,揉了半天,曾子才苏醒过来。

为了不使父亲为自己担忧,曾子赶紧爬起,好像没挨过打似的向父亲赔不是。并走进瓜棚,拿过琴来弹给父亲听,让父亲消气。

曾子不仅对父亲如此,就是对后母也是十分孝敬,甚至休了妻子以敬后母。曾子的后母对他十分刻薄,一点恩义也没有,但曾子毫无怨言,像对父亲那样,孝顺备至。

有一次,曾子让妻子为母亲做藜羹,他的妻子一时粗心,没蒸熟就端了上去。曾子知道后,大为恼火,立刻写了休书,将妻子撵出门去。

知情人都认为太过分了,责问他说:“妇人犯了七出之条,才能休掉;藜羹不熟,这样区区小事,你为什么要因此休妻呢?”

曾子说:“藜羹确实是件小事,但我叫她煮熟奉母,她竟然不听我话。这样的人,如何可以留下她呢?”

然而曾子毕竟深爱自己的妻子,为了珍惜夫妻感情,终身没有再娶。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他从不欺负弱者,且尊老爱幼,是乡里有名的大孝子。子路家里很穷,常常以糠菜充饥。他想,家有穷富,人有高低,但家庭越贫寒,就越应想方设法孝敬父母,尽心尽力地去侍奉父母,尽量让父母少受些苦。他自己常常吃野菜或灰菜做的面团子,却设法让父母吃上米饭。

后来,家境稍有好转,子路对父母仍照顾备至,想方设法让二位老人吃好,尽子之孝道。

一天,子路去25千米外的陬邑做买卖,见集市上卖一种米,白白的。子路问:“这是什么米?”

同行的人告诉他说:“这叫稻米,做饭香甜可口!”子路想,何不背回点让二老尝尝。于是他就买了一口袋,背回家中,给父母煮出香喷喷的白米饭。

二老边吃边赞不绝口:“白米饭真好吃啊!”子路见二老这样喜爱白米饭,他就经常去陬邑背米。

后来,子路得知孔子收徒讲学,就前往拜师学习,由于他勤奋刻苦,很快成了孔子的得意门生,可就有一样叫先生不满意:子路过一段时间就请假回家。

一天,孔子问子路:“你为什么过一段时候就请假回家?”

子路见先生问起这事,忙向前行礼回答:“先生不知,学生的二老最喜陬邑的白米饭,学生过一段时间就得去陬邑背米,孝敬双亲。”

孔子听了,深为感动,并夸赞他说:“子路真是个大孝子啊!”

子路常对人说,背着沉重包袱走远路的人,休息时从不选择地点,因为太累呀!双亲年迈家里又很穷的人,找工作会不管挣钱多少,因为急需钱花啊!

二位老人去世以后,子路去了南方到了楚国,受到楚国重用曾高贵一时。跟随他的车子达到100多辆,积攒的谷子有几十万担,坐车铺的垫子,一层接一层,吃饭的时候,摆着多少个鼎看着吃。

穷贱之时子路孝顺双亲尽心尽力,富贵之日子路更时刻怀念双亲。他说道:

我真愿意回到同父母一起享受欢乐的时刻,可是不能再得到了。二老寿数有限,孝子想要孝敬老人,可是二位老人不能等啊!就像草木想着不凋谢,可是霜露不允许啊!我没能及时孝敬老人,时机一过,后悔也没有用了。

贫亦孝,富亦孝。子路孝顺父母的深切情感,打动了多少孝子的心。

[旁注]

闵子骞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道的主要是孝。在千年之后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曾参 春秋末年生于鲁国东鲁。16岁拜孔子为师。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2000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相国 古代官名,春秋时期齐景公设左、右相,相成为齐国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以后其他诸侯国也有设置,或称“相国”,或称“相邦”,或称“丞相”。后来慢慢地变成只有“丞相”一职。后代对担任宰相的官员,也称“相国”。明清时期对于内阁大学士也称“相国”。

[阅读链接]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世称“曾子”,以孝著称。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其“啮指痛心”的典故为后世所传颂。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接人待物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