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学医最先孝双亲

在唐代,人们以儒家的道德观和伦理精神一以贯之,而在门户之内,最重要的事务就是孝悌之道,主要表现为对父母履行孝道。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就是将儒家教义于日常生活中完美的典型。

孙思邈出生于唐代京兆华原一个贫苦家里,京兆华原就是现在的陕西铜川耀州。他的父亲是一名木工,母亲是普通的家庭主妇。

孙思邈的家乡水土不好,得病的人很多。他父亲得了雀目症,就是现在所说的夜盲症,一到天黑就看不见东西;母亲也有“大脖子病”,就是现在所说的甲状腺肿,经常吃药。孙思邈见了非常着急。

一天,父亲边做木工活边问孙思邈:“你长大了,难道也打算干木工活吗?”

孙思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长大了要当个医生,把您的雀目病治好,把妈妈的粗脖子病也治好。”

父亲听了儿子一片孝敬父母之言,十分感动,沉思片刻说:“好孩子,你要当医生,就不能像爸爸这样,斗大的字认识不了一筐。咱家虽说很穷,但我就是累弯了腰,也要供你念书。明天你就上学去!”

在父母的支持下,孙思邈在村西的一孔土窑洞里读书,从此开始了他的求知生涯。

孙思邈12岁时,父亲带他到药农张七伯家,准备给张七伯做装药的柜子。孙思邈见张家院内到处是草药,心想:“这下父母的病可有治了!”于是,他求得父亲同意,拜张七伯为师。

张七伯素闻孙思邈是个很乖的孩子,又很孝顺,就高兴地答应下来,说帮孙家带一带这个孩子。

孙思邈在张七伯家当学徒3年,经常向师父问这问那,常常使师父十分为难。后来他才知道,师父识不了多少字,只会用一些土方治病,根本不懂药性医理。

张七伯也懂得徒弟的心思,同时也发现孙思邈是个极聪明的孩子,自己不能耽误人家的前程,就诚恳地对孙思邈说:“从这往北走40里,是铜官县,我舅舅是那里有名的医生,这本《黄帝内经》就是他送给我的,我读不懂,你拿回去好好读读等长大些,去找我舅舅学医吧!”

17岁的孙思邈,为双亲治病心切,不畏人生路远,终于来到铜官县找到那位名医。可这位医生不会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这使孙思邈十分失望。

尽管如此,孙思邈还是不死心决意拜师。他在这里学习了一年,在这期间继续研究《黄帝内经》,医学知识长进了不少。

第二年,18岁的孙思邈回到家乡,开始给乡亲们治病。在行医时他不贪财物,对病人同情爱护,渐渐地在家乡有了点名声。

一次,一个腿疼的病人前来就诊,孙思邈便给他针灸。他按照传统的疗法,扎了几针都未能止疼。他想,难道除了《黄帝内经》中说的365个穴位之外,再没有别的穴位了吗?

他认真仔细地寻找新的穴位,一面用大拇指轻轻按掐,一面问病人按掐的部位是不是疼?

病人一直都摇头。当孙思邈手指按掐住一个新的部位时,病人立即感到腿疼的症状减轻了好多。孙思邈就在这一点扎了一针,病人的腿立刻不疼了。

这种随疼点而定的穴位,叫做“阿是穴”,又名“天应穴”或“不定穴”。这是孙思邈对针灸学的一大贡献。

病人的痼疾被孙思邈治好了,他感激地对孙思邈说:“孙先生年纪不大,可医术超群,真是复生的扁鹊,再世的华佗啊!”

孙思邈听了忙说:“哪里哪里!我连父亲的雀目病,母亲的粗脖子病都治不好,哪敢与‘神医’扁鹊相比呀!”

病人见孙思邈将双亲的病挂在心头很受感动,想了想说:“我家住在秦岭里面,那儿粗脖子病人很多,我表妹就患了这种病,被秦岭之巅太白山脚下的一位先生治好了。”

孙思邈听了,欣喜若狂,赶紧问道:“这位先生叫什么名字?”

病人说:“叫陈元,是江南人。”

孙思邈一心想治好双亲的病,第二天就动身赶往太白山。铜官县到秦岭的太白山有200千米旱路,交通不便,其旅途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为了给双亲治病,孙思邈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旅途上重重困难,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来到了美丽的太白山脚下,几经周折,找到了陈元。

陈元见孙思邈一番孝诚之心就收他为徒。陈元是个很诚实的人,他告诉孙思邈自己并不是医生,他治粗脖病的方法,是从他的父亲那里学来的,而且效果不太明显。

孙思邈还是满怀信心地住下来,一边行医,一边同陈元采药闲聊,一起探求治雀目病的方法。

一天,陈元边采药边说:“我的父亲曾经说过,不知啥原因,雀目病待人不公平,专欺侮穷人,富人就不患这种病。”

孙思邈听了心里一动:看来穷人一定是缺少某种东西才患这种病的。如果让穷人也吃上富人吃的东西,说不定能治好雀目病。想到这里,孙思邈就叫一位患有大脖子病的人接连吃了几斤猪肉,可仍不见好。

孙思邈又翻阅一些药书,见有“肝开窍于目”一条,他想:如果给雀目病人吃肝,一定会奏效的。于是他就给一位患者买了几斤牛羊肝吃。几天后,病人大有好转,又吃了一些,病人奇迹般痊愈了。

孙思邈由此受到启发,进一步探讨粗脖子病因。几经调查研究,发现这种病同长期喝一种水有关,如何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有一次,一位猎人射死一只鹿,请孙思邈去吃鹿肉,他吃着吃着,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吃心补心,吃肝补肝”,那么,吃鹿靥能不能治粗脖子病呢?后经实验,果然有效,而且羊靥也行。

孙思邈终于找到了治疗双亲病的有效方法。他马上收拾东西回家,用所学到的方法给父母治病。经过孙思邈的治疗,父亲的眼睛很快能在夜间看见东西了,母亲的脖子也恢复了正常。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欣慰无比。

从此以后,孙思邈更加刻苦地钻研医药知识。他曾经上峨眉山、终南山、下江州,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著成《千金方》一书,成为了誉满天下的一代“药王”。

在行医过程中,孙思邈越发感觉到,一个好的医生,必须德才兼备。如只有良好的医德素养,而无过硬的医疗技术,那也只不过是一席空谈,遇到病人也爱莫能助。

孙思邈同时还认为,国君和双亲生病,不能为他们治疗就是不忠不孝的表现。因此,对王公大臣中的病人,只要他们找到自己,他都本着“医者仁心”的宗旨,积极予以治疗。

据说有一年,唐太宗患病。情急之下,有人找来当时闻名天下的“药王”孙思邈。不过,尽管孙思邈尽了全力,唐太宗的病依然没有好转。

孙思邈离开皇城后闷闷不乐,不觉间来到山脚下,向路边开药铺的一对姐妹讨水喝。

姐姐沏了一碗金花茶、妹妹则沏了一碗银花茶。孙思邈饮后顿觉神清气爽,便脱口说这两种花都可以入药,有清热解毒之效。

谁知,两姐妹竟然笑道:“这本是一种花。刚开时为白色,盛开时为黄色,故称‘金银花’”。

孙思邈听罢恍然大悟,连忙俯身下跪,拜师学医。在学习到金银花的采制工艺和药理药性后,孙思邈将金银花带入皇城,治好了唐太宗的病。

孙思邈对古典医学有深刻的研究,对民间验方十分重视,对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各科都很精通,有24项成果开创了我国医药学史上的先河。他是继东汉医学家张仲景之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

孙思邈对医德的建树,是不可磨灭的。他为治疗双亲而立下的最初志向,堪称行孝楷模,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

[旁注]

夜盲症 俗称“雀蒙眼”,在夜间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视物不清,行动困难,称为“夜盲症”。常常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或因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影响维生素A的吸收,致使视网膜杆状细胞没有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而造成夜盲。

甲状腺肿 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之一。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是碘缺乏,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

《黄帝内经》 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阿是穴 穴位分类名,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即“有痛便是穴”。临床上医生根据按压式病人有酸、麻、胀、痛等感觉和皮肤变化而予以临时认定。

扁鹊 (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春秋战国时期名医。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著有中医典籍《难经》。

羊靥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甲状腺体。中医认为,羊靥的性味甘淡,温,无毒;羊靥的功效可治气瘿,胸膈满塞,咽喉项颈渐粗等;羊靥治病方剂有羊靥丸、昆布丸等。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有用羊靥和鹿靥治甲状腺病的药方。

《千金方》 《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或《千金方》,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代孙思邈著,约成书于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孙思邈认为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因而用《千金要方》作为书名。

张仲景 (约150年至154年~约215年至219年),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所著《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被后世尊为“医圣”,甚至有庙供奉香火。

[阅读链接]

孙思邈医术高明,民间传说他有起死回生之术。

有一天,孙思邈外面出诊,路遇出殡,棺材里渗出一滴一滴鲜红的血迹。他向人问明死因,这时送葬队伍早已走远了。孙思邈急匆匆直追到墓地里。人们正要下葬,经他一再解释,才打开棺材。他用随身携带的针灸和药物救活了难产闭气的妇女,使孕妇顺利分娩。

人们无不惊叹孙思邈高超的医术。但是,对群众的赞许,家人的感激,孙思邈只微微一笑,一无所求,匆匆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