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践行仁爱之道

周公宣扬以仁爱治天下,强调孝悌之行,这一思想到了春秋时期的孔子这里,又有所发展。孔子创建的仁爱思想,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强调,为仁要身体力行,反对花言巧语的伪饰和卑躬屈膝的奉承。在孔子看来,仁者心地坦荡无私,无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忧”。

在鲁国,有一位非常节俭的人,做饭用的是瓦做的炊具。有一天,他做了一些食物,自己吃了以后觉得味道很美,便装到了一个盛羹的瓦器里,特意献给孔夫子尝尝。

孔子接受以后,显得很高兴,就像接受了三牲的馈赠一样。

孔子的弟子子路问道:“阔口的瓦盆,是一种简陋的器皿,煮的食物也不过是很普通的东西,先生您为什么会高兴得这样啊?”

孔子说:“善于进谏的人,他心中常会想到君王;吃到美味的人,心中会想起父母。我并不是因为所馈赠的食物丰厚,是因为他吃到好东西就想到我啊!”

有一次,孔子到了楚国,有一位捕鱼的人,送来一条鱼,孔子不肯接受。

捕鱼的人说:“天这么热,市集又很远,没有地方去卖啊,想到如果把它丢在污秽的地方,还不如送给君子食用,因此我才敢冒昧地拿来送给您啊!”

孔子听后,很恭敬地拜了两拜,接受了这条鱼,并让弟子们把室内打扫干净,准备把它作为祭品供献给祖宗神灵。

孔子的弟子很奇怪,问道:“那捕鱼的人,是打算把它丢弃的,先生您却用它来做祭品,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我听说,爱惜食物,不愿它腐坏,将食物施与别人,这与心存仁爱的人是同一类的。如此,哪有受到仁爱之人的馈赠,却不拿去祭祀祖宗神灵呢?”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看到的是送食人的心境,而非馈赠食物的厚薄,可见孔子的一颗仁者存心。

渔者将欲弃之鱼,拿来献给孔子,孔子却用来祭祀,令人不解。而且,孔子还以很恭敬的心来接受这条鱼。致使学生产生疑惑向孔子请问。孔子这才向学生解释道,一个珍爱食物,不愿随意浪费之人,与仁人君子是同一类的啊,他们所献来的食物,焉能不用来祭祀呢?

天地化育万物,何其不易。一粥一饭,半丝半缕,是多少人的血汗,若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食物就更显得珍贵。一个懂得爱惜粮食物品之人,知道体恤他人的付出,也有一颗知恩感恩之心,不忍随意践踏、浪费。这样的人,心存仁爱,是与仁人君子同样的境界。孔子将这鱼用来祭祀,也是对仁爱之人的尊重。

孔子的弟子高柴,字季羔,也叫子羔,憨直忠厚,在春秋时期,担任卫国的刑官,为官清廉,执法公平。有一次,有一个人犯了法,季羔按刑法,下令砍掉了他的脚。

不久,卫国里发生了卫灵公之子蒯聩称兵作乱之事,季羔因此逃了出来。当季羔逃到了城门口时,竟发现守城门的人恰是那位被他砍掉脚的人。

这位守城人一看是季羔,不但没有借机抓他,反告诉季羔说:“那边有一个缺口,可以跳出城去。”

季羔答道:“君子是不会去踰越围墙的。”

守城人停了一下,想了想,又告诉季羔说:“在那边有一个小洞,也可以爬出城外。”

季羔又答道:“君子是不会从洞里钻着出去的。”

搜捕的人眼看着就要到了,危急之下,守城的人左右看看,马上告诉季羔说:“这有一间房子,先生您或许可以先藏一下!”

于是季羔就躲进了房子里。

过了不久,追捕的人停止了搜索,季羔也得以安全了。当季羔正准备从那里离开时,心中感谢守城的人,对他说道:“我不能违背法令,亲自下令砍了你的脚,如今我在危难之中,这正是你报仇的好时机,你反而3次让我找机会逃走,这是为什么呢?”

守城人说:“砍了我的脚,是因为我犯了罪,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可那时,您按法令来治我的罪,叫行刑的人先砍别人的,再砍我的,是希望我能得到机会侥幸赦免啊!我知道案情已经查明,罪行也已判定了,可等到要宣判定刑的时候,您那忧愁的样子,都显现在了脸上,我是看在眼里的,难道您对我有什么偏爱吗?上天诞生了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本来就应该如此啊,这便是我敬重您的原因。”

孔子听说了此事,禁不住赞叹道:“季羔真是善于为吏啊,同样是执行法令,想着仁爱宽恕就可以树立恩德,若加以严酷暴虐就要结成仇怨。秉公办事,仁爱存心,这是季羔的做法啊!”

犯罪判刑,理应依法办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自然不可徇私悖理。故被砍去脚的守城人在受到刑罚之后,自知是自己违背法令所受的惩罚,心中没有可怨,季羔也是秉公处理,并无私心私怨。

然而,季羔虽判人刑罚,却也不失他的仁爱存心,于心不忍,在最后时刻,仍尽己所能,希望能帮助犯者有所减轻。在将要宣判时,心中忧愁自然形之于色,受刑者见之,也能感受到季羔的不忍。虽执法以公,但居心以仁,由此也让受刑者敬重。

被砍去脚的守城人也是一明理之人,虽被处以刑罚,但自知是自己过错,没有半点埋怨之意。在季羔受难之时,本可以借此报怨,却仍帮助季羔躲过劫难,也确是知书达理。也正因为他深知季羔的仁德,敬重季羔的为人,故3次相助,让季羔得以脱难,此举同样为人敬佩。

孔子认为,具有仁的品德的人还无所畏惧,敢于坚持真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当君子在国家危亡之际、人民困苦之时,他能凭借仁智勇挺身而出,不顾惜自身生死存亡。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与齐景公要在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正任鲁国的代理国相。孔子对鲁定公说:“臣听闻以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必定要有武力做后盾;以战争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纠纷,也要有和平解决的准备。古代诸侯同时离开国境,一定要配备应有的官员作为随从,请君上配备左右司马随行吧!”

鲁定公接受了孔子的建议,配备了掌管军事的左右司马。

到了盟会的地方,除土为坛,上设席位,用土垒成三级的阶梯,以诸侯会遇的礼节与齐侯会了面。宾主互相揖让着登上坛,又互相敬完了酒。然而,齐方却暗地里让武士手执兵器,鼓噪喧呼,想要劫持鲁定公。

当此危急之际,孔子立即登上阶梯,走向前,扶着鲁定公退下坛来。

随后,孔子对着鲁国的卫士们说:“你们可以拿起兵器杀了他们。我们两国君主结盟,边远的东夷,战败的俘虏,竟敢称兵闹事,破坏两国友谊,这不是齐君对待别国诸侯的道理。边远的人不应参与中夏的政事,东夷之属不应干扰华夏的活动,俘虏不得干预盟约,兵士不得威逼友邦。以神道来说是不祥,从道德而言是违义,于人之交往是失礼。齐君必定不会这么做。”

齐侯听了很惭愧,于是挥了手让武士退避下去。不久,齐人又演奏起宫中的音乐,还使歌舞杂技的艺人嬉戏于前,以此想戏弄鲁定公。

孔子见了,立刻上前,登阶而上,还有一个阶梯来不及登便高声说:“匹夫荧惑侮慢诸侯,论罪当杀,请右司马赶快行刑吧!”

齐侯不料有此结果,紧张起来,脸上露出了羞愧的颜色。

在将要正式订盟的时候,齐人又故意在盟约上加了一条说:“如果不派出兵车300乘跟着我军去征战,就要像盟约中所约束的那样。”

孔子也不甘示弱,他回答道:“若不归还侵占我国汶阳之田,而要我军遵照出兵之命的,也同样受到盟约的制裁。”

之后,齐侯准备要宴会鲁定公,孔子对着齐国的大夫梁丘据说道:“齐鲁两国的传统制度,先生难道没有听说过吗?盟约已经订好,如果又要设宴来招待,不是太麻烦你们的官员么?而且牛形或象形的酒器是在宗庙与宫廷内用来祀神或宴宾的,不应当拿到野外来;飨燕的音乐,也是设于宗庙或宫廷,不应到野外来合奏。宴会上如果配齐了这些东西,那就是丢掉了先王之礼;如果不配备这些东西,那就丝毫价值也没有。没有丝毫价值,我会感到羞辱,丢弃先王的礼节,齐侯会因此背上恶名。您何不仔细考虑考虑?说到宴会,那是显示一种政治道德和政治风度的,如果显示不出来,那还不如作罢的好。”

于是,齐侯最终没有设宴来招待鲁定公。

齐侯回到国内,为当日的事颇感羞愧,便责怪他的群臣百官说:“鲁人拿君子的道义去辅佐他的君主,你们却使用夷狄的办法来教我,使我犯下不少过失。”于是,齐侯便归还了过去侵战的鲁国四邑以及汶阳的田地。

孔子身为大儒,万世师表,他文质彬彬,言行有礼,有着君子的和善风范。然而在陪同鲁定公与齐景公会晤时,面对齐人种种阴谋与无礼挑衅,在情势危急之下,他却能当机立断,勇气十足,并且据理力争。

以其不凡的机智与魄力,不仅没有让齐国有侮辱轻慢定公的机会,也使齐侯归还了原来所侵占的鲁国土地,终不辱君命,圆满完成使命。真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知仁勇,三者,缺一不可。倘若有所偏失,便难以达到圆满的效果。除了一颗仁爱之心外,待人处事也需有智慧。需用威严之时,便当以威严之势折服,这样才能制止恶行,不使其在罪恶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因此除了仁爱与义勇外,智慧也是不可或缺的。

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期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比如有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只问伤到人没有,而不问马。养马者的社会地位很低,这个例子有力地说明孔子的仁适用于劳动人民。

总之,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他的仁爱思想经后儒的不断充实,已经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旁注]

子路 (公元前542年~公元前480年),。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

卫灵公 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也是著名的昏君之一,以其爱好男宠,多猜忌,而且脾气暴躁而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但卫灵公的作为也有双面性,他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用他提拔的3个大臣仲叔圉、祝鮀、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

鲁定公 春秋诸侯国鲁国君主之一,是鲁国第二十五任君主。他听说孔子开坛讲学,主张“君君臣臣”以及“仁政”,召见孔子,与孔子分析鲁国的内忧外患。孔子建议他外联齐国,内部重振君威,制订了一系列措施。曾于公元前500年在孔子的陪同之下参加齐鲁的“夹谷之会”。

齐景公 (约公元前561年~公元前490年)。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邱据等人。他的身边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的之道。

司马 殷商时代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后也加于骠骑将军,后汉单独设置,皆开府。隋唐时期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东夷 是古代中原人们对东方民族的泛称,非特定的一个民族,所指代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夷又有“诸夷”、“四夷”、“西夷”、“南夷”、“九夷”等称。随着东夷与华夏的融合,汉朝之后,东夷后来变成对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泛称。

[阅读链接]

有一天,子路身着戎装,全副武装地来拜见孔子,见到孔子后,拔起剑就舞了起来。舞毕后他问道:“古时的君子,也是用剑来自卫的吧?”

孔子答道:“古时的君子,以忠义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用仁爱作为自己的护卫,虽然不出窄小的屋子,却知道千里之外的大事。有不善的人,就用忠信来感化他;有暴乱侵扰的人,则用仁义来使他们安定。这样,又何需持剑使用武力呢?”

子路听了非常的敬佩,感慨道:“我愿从今以后,至诚恭敬地向您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