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不忘母亲教诲
在宋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发达,孝悌文化也进入历史的最盛状态。北宋时期的欧阳修幼承家教,待成年后,积极将儒家的仁爱孝悌思想贯彻于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有力地促进了宋代民间社会讲孝行孝的孝文化的发展。
欧阳修于1007年生于北宋吉州永丰,就是现在的江西吉安永丰。他出身于封建仕宦家庭,其父欧阳观是一个小吏。在欧阳修出生后的第四年,父亲就离开了人世,于是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
为了生计,母亲不得不带着刚4岁的欧阳修来到随州,以便孤儿寡妇能得到在随州的欧阳修叔父的照顾。欧阳修的母亲郑氏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
欧母不断给年幼的欧阳修讲如何做人的故事,每次讲完故事,她都把故事作一个总结,让欧阳修明白做人的很多道理。欧母教导欧阳修最多的,就是做人不可随声附和,不要随波逐流。这对欧阳修以后在官场如何做人做事,影响非常之大。
欧阳修稍大些以后,欧母想方设法教他认字写字,先是教他读唐代诗人周朴、郑谷及当时的九僧诗。尽管欧阳修对这些诗一知半解,却增强了读书的兴趣。
眼看欧阳修就到上学的年龄了,欧母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有一次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突发奇想,用这些荻草秆在地上写字不是也很好吗?她就用荻草秆当笔,铺沙当纸,开始教欧阳修练字。
欧阳修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至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后人传为佳话的“画荻教子”。
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智力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他不到很快爱上了诗书,而且每天都练习写字,积累越来越多,年纪不大的时候就已能过目成诵了。
欧阳修10岁的时候,母亲就带他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因为自己没有,她就让他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
一天,欧阳修从李家旧纸筐里,发现一本《韩昌黎文集》,经主人允许,带回家里。打开一看,大开眼界,便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阅读起来。
北宋初年,社会上多流行华丽浮躁、内容空洞的文风,而韩愈的文风与之完全不一样。欧阳修被韩愈清新自然的文章所打动。他高兴地对母亲说:“世上竟有这么好的文章啊!”
母亲告诉他说:“世上的好文章,都是先做好人,然后才写出来的。古语说‘文如其人’,什么样的文章,就代表着什么样的人品。”
欧阳修牢牢记住母亲的话,下定决心做个像韩愈那样的好人。无形之中,韩愈已经成了他心中的偶像。尽管欧阳修年纪尚小,对韩愈文学思想未必能全部吃透,但却为他以后革除华而不实的文风打下了基础。而正是在这种思想启迪下,一个学习韩愈、革除当时文坛上坏风气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油然升起。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3场,都得到第一名。当欧阳修20岁的时候,已是当时文学界大名鼎鼎的人物了。欧母为儿子的出众才学而高兴,但她希望儿子不仅文学成就出众,为人做事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欧阳修的父亲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百姓所爱戴。欧阳修长大做了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迹讲给他听。
欧母对儿子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
她还说:“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她告诫儿子:“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但一定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
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脑海里。为了记住母亲的教诲,欧阳修还把母亲说的话记在一个本子上,放在贴身的衣袋里,经常带在身边。
“孝”是儿女对父母应尽的职责,是一种无私的、不计报酬的善行,而从“孝道”出发,推及社会,则能培养仁爱之心和清正廉明的品格。这种精神,在欧阳修身上有鲜明的体现。
欧阳修虽然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的改革受阻,最后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反对改革的人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二字。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欧阳修被一些权贵强加罪名,经过贬谪到滁州。
滁州就是现在的安徽滁县,这里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在处理政事之余,常常在山水间寄托幽情。
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著名的作品《醉翁亭记》,就是这个时候写成的。文章表达了“与民同乐”的思想情怀。
正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所说的那句话:“天才我材必有用。”身怀八斗之才的欧阳修当了10多年地方官后,终于被当朝皇帝宋仁宗想起。宋仁宗为欧阳修的才气所打动,把他调回了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上任伊始,欧阳修便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恰好由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便要求阅卷者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审视考生,如发现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
欧阳修的录榜标准,开了一代文风,招纳了大批人才,自然也得罪了那些华而不实的考生。颁榜的那天,有不少考生见自己落选了,对欧阳修十分不满,吵吵嚷嚷地辱骂他。有些人甚至把骑马出门的欧阳修拦住,向他讨说法。
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从此发生了变化,大家开始摒弃那些不痛不痒、哗众取宠的文章,继而形成了朴素而自由、严谨而高雅的文风。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
当时最出名的文学家是曾巩、王安石、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欧阳修等六个人和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为官秉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他在朝廷时,有一年母亲得病,他托好友梅尧臣访求名医,为母亲治病。他移官颍州任知州时,常为颍州僻小,治疗母病缺医少药而感叹。
他在应天即今河南商丘任知府时,老母卧病,他既忙于求医问药,又时常侍奉汤药。为了让母亲早日康复,想求一僻静之地而不可得,常常思绪不佳。
1053年,欧阳修的母亲以73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亲自将母亲遗体运送故乡,入土安葬。欧阳修在守制期间,常常怀念母亲,母亲慈祥的面容,劳碌奔波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眼前。他深知,是母亲的谆谆教导,激励了自己成就一生的功业。
为了追悼母亲,欧阳修写下《先妣事略》,字里行间无不透出母子的绵绵深情: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他拾取母亲生前的一些日常生活琐事,絮絮道来,刻画了一位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母亲形象,寓歌颂赞美于叙事之中。
祖坟是祖先长眠的地方,照管和祭奠祖坟,追思祖先功德,无疑足孝道的表现。欧阳修长期在外地为官,多次写信嘱托居住在庐陵的堂弟欧阳焕照管祖坟。
欧阳修的母亲一身正气,她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欧阳修的一生,使欧阳修一生光明磊落,敢说敢为,受到后人的尊敬。
[旁注]
仕宦 古代仕途为官的官员,就是给皇帝当仆人,做官的意思。引申为仕途,官场。也是古代文人对做官的一种谦虚称法。在仕宦生涯中,也实践着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独立不迁的人格,体现出浓厚的民本意识。
九僧诗“晚唐体”诗人中的希昼、文兆、惠崇、怀古等9位僧人,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深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薄的隐逸生活,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九僧诗中,虽时有文字颇为精警的断句,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著有《九僧诗集》。
进士 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高等级,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自宋代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
范仲淹 (989年~1052年),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1043年,与富弼、韩琦等人参与“庆历新政”,提出10项改革建议。后被贬为地方官,辗转于邓州、杭州、青州,晚年知杭州期间,设立义庄。
翰林学士 古代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初期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北宋时期翰林学士承唐代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时期,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之职。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
守制 守孝期间遵行居丧的制度,是封建时代的丧礼名,俗说“守孝”,也称“读礼”。旧时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后,儿子或长孙在家守孝27个月,在此期间,不任官、应考、嫁娶等,叫做“守制”。
[阅读链接]
欧阳修是一个疾恶如仇,正义凛然的知识分子。他曾经路见不平,写了一篇义正词严的《朋党论》,因此得罪小人,被贬到滁州去当个小太守。他在贬谪的逆境中没有怨天尤人,看到的不是凄风,不是苦雨,而是一片令人陶醉的好山好水。这种智慧,实在非比寻常人。
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他解释“六一”的由来说:“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因此自称“六一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