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友谊的桥梁

杨振宁对中国的访问,在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杨振宁作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世人的瞩目。

特别是在中美相互对峙几十年、关系还没有解冻的情况下,身为美籍华人的杨振宁多次回国访问、讲学,更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他在1971年回国访问,在许多的中国眼中,可以说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更是他爱国爱家的变现,人们也都给予了他很高的赞誉。

当时,美国联邦调查局还曾多次找杨振宁的麻烦,然而他非常镇定而坚决地回答说:“在中国,我的父亲、母亲、弟妹们——我的亲属们都在那里,我的许多朋友在那里,我想念他们,所以我要去看望他们,这并不触犯美国的法律。”

同时,杨振宁也受到了台湾当局的关注。

早在1958年9月,当杨振宁的岳母曹秀清在台湾申请去美国看望女儿女婿时,从来对她不管不问的蒋介石却派车把她接到官邸,刚进会客厅,就热情的招待了曹秀清。

蒋介石说:“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为国争光。李政道的母亲在台湾,杨振宁的父母都在上海。你这次到美国去,凭着岳母的关系,要争取杨博士为党国效劳。”

然而,曹秀清到了美国之后,知道丈夫杜聿明还生活在祖国大陆,就再也没有回到台湾。而同样,杨振宁也没有回到台湾,而是一次又一次的返回到大陆。

为此,台湾当局对杨振宁的回国访问也非常关注。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杨振宁的活动情报。

在1973年的《中共年报总目》中特别提到杨振宁,记录了杨振宁三年内四次去北京的详细情况,有时间、地点、行程、会见的人、发表的演讲等。

杨振宁的回国访问及其随后的一系列活动,也引起了当时苏联的惊恐和不安。1979年5月出版的《苏联文集周报》攻击诬蔑杨振宁教授是“中国派去美国的第五纵队之首”。

来自美国、苏联以及台湾当局的种种压力,都没有动摇杨振宁的决心和信心。他坚持每年至少一次访问中国,并为中国的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

1977年2月27日,杨振宁在美国以“全美华人协会”负责人的身份与他人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并以8000元美金在2月27日《纽约时报》上,刊登全页广告启事。

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由四个分会组成:华盛顿委员会、北加州委员会、南加州委员会、纽约委员会。杨振宁担任纽约委员会的主席。

杨振宁积极地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而奔走。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邀请,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自1972年2月21日至2月28日访问了中国。

毛泽东于2月21日会见了尼克松。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中美《上海公报》。每年的《上海公报》签字纪念日里,杨振宁都要在美国的各大重要报纸上刊登大幅广告,呼吁美国当局要遵守《上海公报》的诺言,并组织游行示威活动,还在电台、电视上发表谈话,到美国各地去演讲,向人们讲述美中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性。

1978年底,中美宣布建立正常外交关系,同时宣布邓小平将访问美国。杨振宁等立即再次在《纽约时报》刊登大幅广告,欢迎中美建交及邓小平访美。

1979年1月30日,在首都华盛顿,全美华人协会、全美各界华人、美中友好协会联合举办了一个盛大的宴会,欢迎邓小平总理及夫人卓琳。

在这个盛会上,由杨振宁发表了题为“建造友谊桥梁的责任”的欢迎词。杨振宁在欢迎词中发表了演讲,他说道:

为了今天这个短短的讲词,我花了很多的时间,稿纸一张一张地都被送到字纸篓里面去。这使我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一个类似的经验。那时候我在北京崇德中学初中念书。为了参加中山公园里面的初中生演讲竞赛,记得我非常紧张,好几个晚上不能睡觉。我的讲题是“中学生的责任”那是一二?九的时代。

中美建交和邓副总理的访问是近代史上的分水岭性的发展。国际关系从今开始了新纪元。美中两国的学术、文化和商业旅游等一切交流都将大大扩展。我们全美华人家庭团聚的机会也将大大增加。

美中建交是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符合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的。所有中国人都同意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四千年中国历史所孕育出来的观念。台湾和中国大陆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在未来的极度竞争性的世局里面,台湾不可能不和大陆有共同的命运。我们呼吁台湾省的每一个人,为了他们自已和他们子孙的长远利益,都能掌握住历史的动态和他们自己对历史的责任而为统一工作作出贡献。

在欢迎词的最后部分,杨振宁说出了全体美国华人华侨的心声,他说道:

我们在美华人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这一百五十多年间曾经经过血泪的、沉痛的经验,也曾对美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横穿美洲大陆的铁路干线的修建就同时是我们的血泪史和巨大贡献的例子。今天美华人士继续我们对美国社会发展的贡献。我们散居全国各地。这些年来我有机会和各地华人社会作了广泛的接触。我知道得很清楚,绝大多数美华人民都是热烈地支持美中建交的,像《纽约时报》上月所报道的那样。

我们深深知道因为我们同时扎根于中美两大民族的文化,我们对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和了解肩负着特别的责任。在今天这个场合,全美华人协会和全美各界华人重申我们将继续为建造两大民族间的友谊桥梁尽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知道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1980年,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际粒子物理理论会议在广东省从化举行,全球多个国家主要的华裔物理学家都应邀出席,加上中国的物理学家,可以说是一次华人华裔物理学家的空前盛会。

会上,与会学者都发表了学术演讲,其后还前往北京参观。这次从化会议,对促进中国对世界前沿物理学的了解,推动以后的交流,以及增进海外华裔物理学者的团结,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杨振宁正是这个盛会的主要发起人。他在会议开幕典礼上发表讲话中说道:

方才周培源教授说这是一次空前的盛会,这是很恰当的描述。150篇将要报告的论文范围很广,今后五天的会议上一定会有很多有学术价值的讨论。不过我认为这次盛会的意义将远超过普通的学术会议。从海外来的物理学家都怀着深厚的情感来参加。这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隐藏起来的事实。跟哈佛大学的格拉肖谈过或听过他演讲的人都会体会到他怎样对他的犹太血统和犹太传统感到骄傲。

一千三百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膝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恰地道出了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一百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建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王勃这两句诗句我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的潜力。让我们希望这次会议能为发展这潜力,为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作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自70年代初开始,杨振宁往来于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为两国的友谊以及科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通过努力,让杨振宁感到高兴地的是,中国人现在在世界上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改变。在美国,以前人们见到华人,就认为他们的职业不是经营餐馆就是搞洗染店、理发铺的。可是近几十年来,华人在美国的各行各业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美国的众议院和参议院里没有华人的席位,日本血统的有两人是参议员,两人是众议员,而日本人在美国的人口没有华人多,他们对美国的贡献也没有华人大。

在美国国家科学董事会里,有波兰人,有黑人就是没有华人。

每当想起这些,杨振宁就感觉到心中不安。

在美国政坛担任最高职务的华裔人士,是美国特拉华州副州长的吴仙标,之所以能够顺利的当上副州长,其中也有杨振宁的一份功劳。

吴仙标竞选获胜是因为赢得了全州各界多数选民的信任和全美各州华人的大力支持。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电脑公司总裁王安等五人首先发起成立助选委员会,1984年6月又正式组成“全美50位专业人士支持吴仙标委员会”,其中包括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吴健雄、陈香梅等各界知名人士。

1986年春节,纽约长岛华人社团进行春节联欢会,邀请一些名人和学者也一起参加。杨振宁和中国许多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也去了。

大家谁也没有想到,吴仙标夫妇竟然不顾严寒深雪驱车两百多里赶来聚会。

当吴仙标一看见杨振宁和许多大陆来的朋友在一起,便兴冲冲地走过来,拉着杨振宁的手说:“杨教授!新年好呀!请您帮我介绍介绍这些中国朋友好吗?”

杨振宁站起来,把那些中国朋友—一介绍给吴仙标,并说:“我向诸位介绍,吴仙标先生是目前在美国政治地位最高的华人……”

吴仙标立即抢着说:“我竞选成功,得到杨振宁教授很大支持!”朋友们都开心地笑了!

自从1971年首次回国访问以后,杨振宁逐渐和中国的科学界、教育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直接地或间接地做了大量的工作。

杨振宁以后几次回国访问时,又多次会见了周恩来。杨振宁发现,虽然周总理精神抖擞,但愈来愈消瘦了。他没有想到,癌细胞已扩散到周恩来的全身,他已病入膏育了。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不幸逝世。1月18日,美国东部各界举行了隆重追悼周恩来总理大会。美国各界人士、华侨、留学生、中国血统的美籍人士等1700多人参加了悼念大会,大会由缪云台先生主持,杨振宁怀着沉痛、尊敬的心情致了悼词。

杨振宁在悼词中说道:

周恩来总理和我们永别了。

周总理的逝世是中国人民的巨大损失,也是世界所有维护正义的人的巨大损失。在悲痛之中,让我们重读《毛泽东选集》中一篇文章里几句意义深长的话: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问。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几句话是1944年9月8日写的,在一篇叫做《为人民服务》的文章里面。

我们相信周总理的伟大就在他的无私的、坚强的始终不渝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周总理从青年时代就献身于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活动。他积极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法国和德国的勤工俭学期间,他于1922年加入了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回国以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他是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他领导了南昌起义。他是江西红军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参加了历史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和战后全国解放战争的工作……

周总理逝世于1976年1月8日,在新中国的首都。

他贡献了他的一生,无私地为人民服务。

我们可以说,

这一个伟人的一生的历史,

就是新中国的孕育的历史,

就是新中国的诞生的历史,

就是新中国的成长的历史。

他是中国人民的英雄。

遵照周总理的遗嘱,他的骨灰将被撒在中国的山川土地上。

他的身体将永远散布在一个伟大的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精神将滋长在一个伟大的民族的精神里面,是这个民族的水恒的榜样。

1978年底,美国宣布1979年元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常关系,接着邓小平夫妇访问美国。杨振宁等又在《纽约时报》刊登大幅广告,表示全美华人欢迎邓小平访美。

1979年回月30日,在华盛顿,杨振宁在全美华人协会、全美各界华人和美中友好协会合办的欢迎邓小平的宴会上,致了题为《建造友谊桥梁的责任》的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