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

第一节 关于本体论问题

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即它的本体论地位是文艺学中最复杂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

首次把哲学名词“本体论”引入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并提出“本体论批评”模式的,是美国新批评的主要代表之一的约翰·克娄·兰色姆。1934 年他在《诗歌:本体论札记》一文中写道:“一种诗歌可因其主题而不同于另一种诗歌,而主题又可因其本体即其存在的现实而各不相同。因此,批评或许再次像康德当初想做那样是以本体分析为依据的。”①几年之后,兰色姆在《新批评》(1941)一书中,专门写了“征求本体论批评家”一章,呼吁建立本体论批评,指出“诗歌的特点是一种本体格的问题。它所处理的是存

① 《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第 46 页。

在的条理,是客观事物的层次,这些东西是无法用科学论文来处理的。”① 在兰色姆之后,美国新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韦勒克和沃伦在他们合著的

那本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理论》(1942)里,也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或者‘本体论’的地位问题”,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具有特殊本体状态的、独特的认识客体”。从此,“本体论”这个术语逐渐地随着新批评风靡一时,而在西方文艺学和美学中流行开来。新批评的代表者把哲学名词“本体论”运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文学作品的形式层次就是文学的本体,就是文学活动的本源,除此以外,文学作品就没有什么别的了。

前苏联文论界、美学界长期以来从不使用“本体论”术语,一般都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美学和文艺学的破烂货。大概是从六十年代起,情况有了变化, 一些文艺学家开始在自己的文章和著作中运用“本体论”术语,如鲍列夫的专著《美学》(1969)中就有一章专门论述文学作品的本体论。但是,鲍列夫对文学作品本体论的理解和新批评派对它的理解明显不同。他没有把文学作品中的一切都归结为本体论,除文学作品的本体论以外,他还谈到文学作品的认识论、价值论、交流论等。我国文论界、美学界从八十年代初才开始运用“本体论”术语,从时间上看,比前苏联要晚十余年。这种长期不予运用的情况,跟前苏联一样。所不同的是,我国文论界开始运用它的时候,往往同文学必须“返回自身”、探索文学的“内部规律”、“突破”旧有的文学观念进入“艺术自身即是目的”的呼声和要求密切相连。而前苏联文论界开始运用“本体论”术语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景象,也就是说, 他们并没有将文学作品的本体论范畴和认识论等范畴绝对地割裂开来。我们不妨看看他们那个时候撰写的文章和著作,也许可以从中了解点什么。很有意思的是,当我国文论界的一些“新潮”文章在大谈特谈文学必须返回自身, 必须返回内部规律,艺术自身即是目的并运用新批评派的本体论概念的时候,1963 年,美国新批评派的主将之一的韦纳克却就二十世纪文学批评的主潮问题发表了这样一种看法:新批评在目前“已经智穷力竭了。在某些地方, 这个运动一直未能摆脱其固有的局限:它对欧洲作家的选择范围是相当狭窄的。它缺乏历史眼光⋯⋯它仍然不能避免僵化和模仿的缺陷。看来现在已经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了。”①

兰色姆声言“批评依靠本体分析正是康德的意思”,这是不确切的。如所周知,康德说过,没有也不可能有不依赖于理性原则的本体论,而且康德从没有把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和接受者分割开来。这跟新批评提倡的那种文学作品的本体论是不同的。

“本体论”的哲学术语,最早见于十七世纪德国哲学家郭克兰纽的著作,后为十八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弗所采用。本体论与认识论不同, 它是一种脱离人的实践及其活动来阐述存在本身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般不使用这个术语,如果使用,也是从贬义上使用。他们认为,人的意识同其周围存在的关系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列宁指出,辩证法、逻辑学和认识论这三者是统一的。应该看到,虽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使用“本体论”一词,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探讨物质或事物的本源即

① 《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 74 页。

① 韦纳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年,第 342 页。

本体的问题,或不存在本体论的问题。现在,我国已有文章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

一切事物都有本体、本源,文学作品也不例外。现在,问题的困难不在于承认或不承认文学作品的本体论,而在于如何科学地理解它的本体论。实际上,二十世纪文艺学中文学作品的本体论已有不少,国外是如此,国内也是如此,似乎国内比国外还要多。例如,新批评派等将文学作品客体化的本体论或现象学美学等将文学作品主体化的本体论;等等。然而它们的本体论都是残缺不全的、孤立的本体论,并不能真正回答文学作品的本源或本体的存在方式。

自古以来,就存在客体和主体。辩证唯物主义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不同,后者把主体绝对化,否定客体的第一性。辩证唯物主义同以前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现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从客体形式或直观形式去对待事物、现实。辩证唯物主义和它们也不同,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实践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在它看来,人类出现以后的世界,已不再是那个与主体漠不相关的世界,而是一个被人类的实践所改变的世界。人类的实践不断地在建设、创造自然界的物质实体,并在客体中显示没有人就无法显示的那些本质特性。世界已将人的存在、人的意识及其能动性包含在自身之中,这就使人的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成为世界新的存在方式。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这种观点看,文学作品也一样,它是由作家创作的一种特殊产品,既是世界的艺术反映,同世界辩证地联系在一起,又是作家的主体在其中的对象化。——这就是我们关于文学作品本体论的基本构想。

更具体点说,文学作品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结果,是生活现实和审美现实的辩证统一,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辩证统一,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的辩证统一;是为“收件人”或读者而创作的, 是作家和读者由于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一定的相互关系的交流系统。因此,或割断文学作品同作家的动态联系,或割断文学作品同现实的动态联系,或割断文学作品同读者的动态联系,都不可能获得文学作品的全面概念,也不可能真正阐释文学作品的全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