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位女性在核裂变发现前的工作

德国的莉斯·迈特纳、爱达·诺达卡和法国的伊雷娜·约里奥·居里都参与了元素或同位素的发现,为核裂变的发现起了前驱的作用。

莉斯·迈特纳于 1906 年完成了她的学业,是当时维也纳大学第二个获得物理学博士的女学者,随后她到柏林在迈克斯·普朗克手下搞研究, 开始了与奥托·哈恩长达 30 年的合作。她和哈恩曾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放射性物质,1917 年他们发现了元素镤—锕的放射性先行元素。她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来研究β和γ射钱之间的关系。1931 年她听说费米在研究超铀元素,就说服哈恩与她一起搞铀中子轰击的实验,从而鉴定衰变的生成物。在实验室中,他们发现了一系列的β衰交,5 年以后他们判断说, 这是由于发生了核裂变。

同一时期,第一个提出核裂变看法的人,是另一位女科学家爱达·诺达卡。她于 1921 年在柏林大学荻得博士学位,1922 年开始与沃尔特·诺达卡和奥托·伯格的合作研究,1925 年他们通过对钒铁矿作系统地浓缩发现了最后一个稳定的元素,并以她的诞生地莱因河而命名它为“铼”, 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半衰期很短的 43 号元素。1926 年,爱达与沃尔特·诺达卡结婚,并继续在柏林从事研究,制出了第一克铼,测定了它的特性。1934 年,他们夫妇被请求测试一种据认为含有超铀元素的铀矿样品。他们的测试证明对该样品的设想是不对的。爱达对费米关于超铀元素的判

断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提出批评,她提出一种可能性,即费米也许已经使铀发生了分裂,并产生了交轻的元素。

伊雷娜约里奥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她曾在母亲主持的镭研究所担任助手,曾与 C·夏米一起用一种新的方法测定了气体氡的半衰期,曾对拍摄一束γ射线的径迹进行了分析。随后她与物理学家费雷德里克·约里奥合作研究放射性并结了婚。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是两次失去作出重大发现的机会。詹姆斯·查德威克以他们的α粒子轰击产生强穿透辐射的研究结果为基础,于 1932 年发现了中子,他们还先于卡尔·安德森发现正电子之前,在云室中观查到过正电子。1934 年,他们终于做出了最重大的贡献 k 发现人工放射性,为此他们获得了 1935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用α粒子轰击铝、硼、镁,产生中子和新的放射性同位素,他们把这些同位素分别鉴定为磷、氮、硅,其半衰期范围是 3—14 分,并且每一次衰变都伴有正电子的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