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配位化学机构,开展学术活动

配位化学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早在20 年代末,戴安邦就以配位化学的观点进行高价金属羟化物水溶胶的研究。50 年代末,他看到了新型配合物的大量涌现,以及这些化合物结构和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特别是配位场理论的创立,使瑞士化学家 A.维尔纳(Werner)在 1893 年提出的配位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戴安邦请来苏联专家,召集全国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一些优秀无机化学教师,在南京大学举办了全国络合物比学(即配位化学)讲习班,为我国培养了一代配位化学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以后他连续几年为化学系本科高年级学生讲授“络合物化学”课程,还指导开设实验课。经国家批准,1963 年他在南京大学创建络合物化学研究室,并于 1978 年扩建为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1988 年又创建了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1987 年 7 月第 25 届国际配位化学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是一次有 44 个国

家和地区代表共约 1000 人参加的化学界的盛会,戴安邦被推举为大会主席。苏联科学院普通及无机化学研究所给他颁发了秋加也夫(ЧyгaeB) 奖章,以表彰他* 在配位化学领域的贡献。经戴安邦的倡议和指导, 1989 年 12 月全国第一届配位化学会议在南京大学召开,有 300 多人参加

会议,提交学术论文 500 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