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青莲

倪葆龄

(北京大学化学系 100871)

张青莲 1908 年 7 月 31 日生于江苏常熟。无机化学、同位素化学。张青莲出身于小康家庭。祖父张云孙经商,他十分希望儿孙受到良

好教育。父张企贤,爱好文学,擅长园艺。母薛铭顺,出身于文人家庭,

而立之年因病早逝。张青莲 1933 年与郑婉英结婚,她毕业于柏林外侨德语学院,中年病逝,生子张毅然。1963 年张青莲又与从事教育工作的贺强男结婚,生女贺晓然。

张青莲于 1922 年入苏州桃坞中学。他学习刻苦勤奋,曾获全校中、英文竞赛冠军。1926 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以三年半时间修满学分,毕业时名列前茅,荣获银杯奖。1930 年~1931 年他在常熟任中学教员一年,讲授英文、世界史、矿物学等课程。

1931 年张青莲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曾连续 3 年获得奖学金。在

高崇熙教授指导下,他完成了研究论文 3 篇,其中“五种硒酸盐新络合物的合成”一文,是我国络合物化学研究方面的首篇论文。他撰写的有失铼的论文,为稀有金属铼的检测提供了定性分析方法[1]。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获得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公费留学。

1934 年秋,张青莲入柏林大学物理化学系学习。当他拜见导师E.H.里森菲尔德(Riesenfeld)教授时,呈交了自己的论文,导师为他确定了以当时新发现的重水物理化学性质为主的研究课题,作为他的博士论文题目。1935 年春,他完成了课题研究工作,并在德国《物理化学学报》(Z.Physik,Chem.)发表了第一篇论文“重水的临界温度”,同年又在此刊上发表了论文“轻水和重水全温程的气液相密度图”[2]。在两年博士生学习期间,他共发表 10 篇有失重水研究的论文,成为当时世界上首批从事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年轻学者之一。其中一些论文成为同位素化学领域的经典性文献,其内容涉及重水、半重水、重氧水的蒸气压测定,以及不同地区雪水样品中半重水和重水含量的测定。基于这些测得的数 据,他首次提出了氢氧同位素在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中的分布理论[3]。1936 年 6 月,他以优异成绩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36 年秋,张青莲随导师到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化孚研究所作访问不者一年,在此期间进行了气体混合物通过膜壁的扩散分离和自催化动力学的研究。在欧洲留学的 3 年中,他不仅完成了大量研究工作,还聆听过当时世界一流科学家,如化学动力不创始人 M.博登斯坦(Bodenstein)、诺贝尔奖得者 O.哈恩(Hahn)等人的课程,并参观了德国G.赫兹(Hertz)、瑞典T.斯维德贝格(Svedberg)、K.M.西格班(Siegbahn) 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室,以及英国剑桥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和巴黎的居里镭学研究所,从而开阔了视野。

张青莲在瑞典工作期间,国内任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的庄长恭从刊物上看到他的论文后,致电聘清他为该所副研究员。张青莲于 1937 年夏回国抵达上海。因正值日本侵华时期,化学研究所已停止研究工作。张青莲借用上海光华大学的实验室,继续进行多种络合物合成的研究。1938 年,他应光华大学之聘任该校教授。1939 年夏,张青莲应清华大学之聘,赴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担任普通化学、物理化学、

高等无机化学、络合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与此同时,他坚持进行重水性质、重水中化学动力学和氘试剂合成方面的研究,获得不少成果。1943 年,他又与外校合作完成了络合物合成和重水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测定的研究。在这些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他综合国内外发表的有关重水的论文 16 篇,编成《重水之研究》论文集,于 1943 年获国民政府教育部民

国 32 年度学术二等奖。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次年,他随清华大学一起迁回北平。1946 年~

1948 年底,张青莲与助教合作,测得重水密度在常压下全温程的精密数据。写成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引起国际同行的重视[4]。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青莲在 40 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以下成就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