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家与书橱

我有个中学同学,他的动手能力特别强,经常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 是个爱迪生式的人物。当年上中学时,他就自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无线电小产品,包括自己组装电视机,要知道,那时我国可是一个没有电视的年代。我当时非常佩服他,认为他是班里最聪明、最了不起的学生。可是令我不解的是,他每次考试成绩都不好,还经常不及格。考大学时,他连考了两年都未能考上他所喜爱的理工科,最后不得已改考了他并不喜欢的文科。毕业后, 他弃文从理,还是从事于他所爱好且擅长的电子行业,他的同事中当然不乏理工科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可这些人尽管比他多了四、五年的专业训练,却没有一个能在业务上胜过他的。

这个事例引起我认真地反思我们的教育。我过去曾认为这位同学应该训练和发展自己的考试能力,这样他就相当完美了。现在想来,他要是像别人那样发展了应付考试的能力,那么,他本身原有的创造能力就会消失殆尽。毫无疑问,现行的学校教育所要求的学业能力与实际工作所要求的创造能力之间存在着相悖的地方。

日本的有关研究发现,要具备较强的学业能力需要有三个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擅长思考;大脑反映较快;小心谨慎不犯错误。而要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也需要三个条件:不局限于原有的框框,敢于突破旧框框;不惜花费时间进行深思熟虑;不怕犯错误。经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两项能力的必备条件居然是相对立的。也就是说,具有较强独创性的人在现行考试制度、教育制度下不可能成为优等生,而擅长得高分的优等生却很少具备创造性。

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周围人,我发现日本人的这一研究结论确有一定的可信性。

我有个很熟悉的朋友,他是个博闻强记的人。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很佩服他,因为他像个活百科全书,真可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数、理、化、天、地、生,无所不知,甚至于哪座山有多高,哪条河有多长,他也能一个数都不差地说到小数点后两位。不用问,他考试总得高分,考大学也是一考就中全国名校。从现行学校教育承认的程度来看,他无疑是个高智商的人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他的佩服感逐渐消失,因为,我发现了在他博学背后的平庸。正像他认的生僻字远远超过了我,却写不出比我漂亮的文章一样,尽管他知识的储备量很大,却没有在任何一方有所发展。另外, 他的知识都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即没有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整理,而只是把知识原封不动地从书里搬进了自己的大脑。确切地说,他只是一个书橱, 即一个装书的柜子而已。最致命的是,他的思想保守,思维僵化,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没有做过的事,他总是先考虑各种导致失败的可能因素,为自己的裹足不前找借口。所以,他不仅是一个不敢“做”的人,甚至是一个不敢“想”的人。这种类型的人无疑是应试教育典型的产品,遗憾的是,应试教

育的正品往往是生活与工作中的次品。

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博学”是能干以及干“大事”的基础。然而, 事实并非如此。把大脑只是当书橱用的人,只能把书上的东西照搬进大脑, 需要的时候再照搬出大脑。另外,当大脑充斥着已成定论的各类知识时,有限的大脑空间以及太多的既成框架都必然导致对接收新东西的排斥,因此, “书橱”式的博学者必然是思维保守的人。固定的观念和饱学多读往往是创造精神的最大杀手,实际上,阻碍创新的常常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随着知识的增多,人们逐渐适应和习惯了现有规范的约束,并下意识地按照现有规范的思路去思考问题,由此,已知的东西便构成了阻滞创造力发挥的障碍,“书橱”类型的人正是因墨守成规而终将一事无成。

按照我国传统的观点,搞发明、创造首先应系统地积累前人的知识,在建立了完整的知识结构并有了雄厚的基础之后,再进行创新活动。前辈总是这样教导我们,听起来也很符合逻辑。但是,面对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这种先积累后创造的传统创造程序显然是难以奏效的。当今世界,知识产品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在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时间里所能掌握的数量。知识老化、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人们常常处于疲于追赶的状态。如果我们一定要先成为旧有知识领域的专家,再成为新知识领域的创造者,那么,最终恐怕只能充当一下知识的存储器了。因此,新的创造程序应当是,创造与积累同步进行,在创造中有针对性地学习,并在创造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传统的创造程序是将积累与创造截然分成互不关联的两个阶段,从而致

使很多人的创造力在漫长的积累岁月中逐渐消逝。为了及早开拓和利用我们的创造力,必须将积累与创造这两个阶段合二为一,使积累与创造成为一个互补、合作的完整系统。

另外,创造并非意味着不着边际的异想天开,恰恰相反,任何创造活动不是毫无模仿痕迹的凭空出新,也就是说,独创与模仿并不是对立的。曾有西方人断言日本人是世界上最没有创造性的民族,但事实表明,日本人并不缺乏创造力,只是他们的创造是始于模仿。

模仿有三种类型,其一是“单纯模仿”,即原封不动地将样本仿制出来; 其二是“提炼模仿”,即将样本中于己有用的内容选学出来;其三是“综合模仿”,即对多种样本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综合产生出符合既定目标的新产品。不难看出,这三种类型的模仿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是逐级提高的。

每一个成熟的“样本”,都有着自身特有的结构、功能、制作特点及设计思想。“单纯模仿”只能学到样本的外在结构和功能;“提炼模仿”可通过在同类功能的样本中寻找借鉴,而学到原样本的制作特点和设计思想;“综合模仿”则可在优化组合的基础上产生联想,然后推陈出新。随着模仿级别的提高,模仿与独创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在综合模仿阶段,如果最终的综合物全然不同于每个参考样本,则意味着已跨出了模仿的界限而走进了独创的大门。

显然,从模仿是可以走向独创的,但独创并不是模仿的必然结果。要走通这条路,首先,应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这样才可能对所有含有启示意义的线索具有较强的感受力;其次,要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在众多启示中找到可导致创新的正确线索;第三,必须具备灵活多变的思维方法,从而使创新设想得以成立。

总之,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无论积累多少知识,大脑也只能当个书橱用;

而有创新意识的人,即使是模仿,也能推陈出新,有着意外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