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与缺陷美

某日从电视里看到,一位记者正在采访一个普通家庭,主要是涉及家庭教育问题。采访的结束语来自这个家庭的小孩,一个四年级的男孩,他说: “尽管我还没有达到十全十美,但我要争取做个十全十美的人。”这句话在我看来,可以称得上是顶天立地的豪言壮语,因为“十全十美”就意味着没有缺点、不犯错误,不要说一个小孩子,即使是一个比较理性化、比较完善的成年人要做到“十全十美”又谈何容易?

中国人算得上是完美主义者,无论做什么事都希望能尽量完美,甚至是好上加好。在我搞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有关家长“对孩子做任何事的要求” 一问,71.38%家长回答“尽量完美”,还有 9.67%的家长的回答是“好上加好”。即超过 80%的家长在要求孩子方面是追求完美的。可以说,“尽善尽美”是中国人做人的最终目标。

仔细观察现实,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求“完美”实际上是不给“缺陷” 留有任何余地,即认为“错误”犯得越少越好,最好是不要犯任何错误,人则是越完美越好,最好是不要有任何“缺陷”。这里涉及到我们对“错误” 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人多认为,“错误”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只有坏作用而没有好作用,或“错误”对一个人的发展只有负功能而没有正功能。

其实,在人世间,人们是注定要与“错误”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的。首先是人们不可能十全十美,因为“错误”是贯穿于任何认识过程的必然产物,是限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无法排除的客观现实。其次是人们不必十全十美,因为“错误”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失败的感受。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实际上,同样也可以说,“错误是创造之母”。无论是在科学研究、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具体的生活中,犯错误、走弯路都不仅是件坏事也同时是件好事,特别是对激发创造力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人们在出现错误、面对失败时,将不可避免地尝试各种可行的方法以摆脱困境,这个过程也将必然伴随着诸多新思绪的迸发,而在许多新想法新意念的激烈竞争中,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必然得到极大的促进。

从我们今天的教育来看,求完美的教育就是一种不许犯错误的教育。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成年人,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就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考试得“百分”,甚至是”双百”,真可谓百分之百地求完美。在学习以外的其他方面则要听大人的话,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要守纪律,不许淘气。在如此“规矩”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思维的广度、灵活性、创造欲以及求新求异的能力都很难有正常的发展。

“不犯错误”似乎是意味着没走弯路而有可能直达成功,然而,“没走弯路”也意味着失去了接触更广泛的事物、开拓更多条道路的机会。也就是说,“不犯错误”本身倒成了一种缺陷,即谨小慎微地防范错误将使个体深限于狭小的固定框架里而缺乏拓展思路、广阔认识新世界的可能。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孩子完美而不犯错误,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缺陷,显然不利于孩子开发自身的全部潜能。如果要求一个科技工作者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么,他的科研项目很难有所突破与创新。如果要求每一个人都完美无缺,那么,这个世界肯定会显得非常单调、乏味。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的人长得一表人才,举止得体,说话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觉得没意思,连聊天都没丝毫兴致。这些人往往从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规范训练,身上所有不整齐的“枝杈”都给修剪掉了,于是便失去了个性所独具的风采和神韵,变得干巴、枯燥,没有生机, 没有活力,故很不吸引人。客观地说,在人物性格上的确存在着“缺陷美”, 即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性格有“缺陷”而绝对不属于十全十美的人反而显得更具有内在的魅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求完美的习性使我们中国人做事比较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因此,必然导致保守、胆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从思维类型上看,求完美的人不敢想也想不到在常规范围之处去寻求新思路,因而与新创意、新设想便总是无缘, 于是便缺乏创新能力。从性格类型上看,求完美的人比较讲究社交规范,因而与风趣、幽默是不大相干的,于是便缺乏个人魅力。

总之,求完美的结果容易导致死板,包括思维的死板和性情的死板,同时,也容易阻滞“活”的内容生成,包括灵活的思维方式、活跃的性格特征等等。看来,不苛求完美,不怕犯错误,同时善于在错误与缺陷中寻求新发现不失为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