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的分量

有位朋友为某出版社策划了一本文图并茂的儿童读物,他负责文字部分,然后找人根据文字内容配画。最终的结果显然很成功,书的印数不少, 销量也很可观,这肯定是与他的总体策划新颖独特、文字富于童趣有着必然的直接关系。但是,在付稿费的时候,出版社以他的劳动付出有限为由,没有按事先的约定付策划稿酬,而只是按字数付了很少的文字稿酬。于是他大感不公,认为他为出版社生产了剩余价值,他的劳动中不仅包含着有形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包含着无形的智慧,出版社之所以能从这本书中赚钱,正是靠着他的劳动与智慧,而出版社却剥削了他的剩余价值。

我很为这位朋友抱不平,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单纯的文字写作同总体策划的工作量的确不能相提并论。策划中所涉及到的初期创意、总体设想以及全书的结构设计都完整地体现着策划者的个性与独创性,这无疑是意味着较高层次的智慧,也的确是为出版社创造价值的根本所在,而智慧的“无形”, 却使人们有意无意地将其忽略掉。

爱迪生那句名言“成功意味着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人们已习以为常地将其用作“勤奋是成功的第一要素”的佐证。这似乎是无可怀疑的,既然汗水占据着成功中的百分之九十九的“量”,其勤奋的重要性自是不可低估的。然而,如果我们不从“量”的角度而从“质”的角度来分析,所下的结论便会大为不同。试想,在洒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之后, 若没那百分之一的灵感,则仍旧是与成功无缘,这足以显示出“灵感”的“量” 虽少,“质”却极高,它与勤奋的比值几乎是以一抵百。

在此,笔者并无意贬低“勤奋”在成功中的应有地位,谁也无法否认“灵感”是以“勤奋”作为基础的这一事实,正像成功缺不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一样,也同样缺不了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是由于我们中国人不太在意“无形”的智慧,而常常无视“灵感”的独特作用,故有必要在此加以提示。

前不久,在一次笔会上,笔者高度评价了某报所载的某篇文章其观点的新颖性。当场就有某报记者表示,那样的观点不算什么,他只是没写,否则也同样能写出来。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浅薄语言我们在很多场合、从很多人的口中都可以听到,可以说这是人们对他人创造之物的一种极普遍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心理现象却反映出人们对“创造”的无知。从生活实际来看,别人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的确会常常感到那是并不难以创造的,只是我们没想到。然而,创造的价值就在于意想不到之中,创造的本意就是使某种新观念、新设想从无到有。因此,对于那些无论事后看起来是多么简单的道理、观点、设想,只要我们事前想不到,就必须折服于那拥有发明权的第一人。

灵感之类的智慧产物之所以受到忽视,不仅仅是因其运作的过程“无形” 而难以直观看到,同时也是因其运作的结果在构成有形之物后,易于被人们想当然地视作平常之物,而看不到个人的独创性在其中起到的支撑作用。另外,精神产品难以评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人们在按劳付酬时,对那些伴随着汗水和勤奋的各种辛劳、苦劳,都不仅看得清也算得清,而对于那些交织着灵感和智慧的各种脑力劳作,则不仅

是看不清也算不清。于是,从经济收入来看,便导致了如今的现实,即写书的不如编书的,编书的不如出书的,出书的不如卖书的。类似的现象在各行各业中都很常见,总之,越是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其收入却反而越少。客观地说,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形成崇尚知识性劳动、崇尚创造之风的阶段。

面对现实,也许我们会感到很无奈,因为灵感与智慧的分量尽管于成功是很重的,但又的确是不易衡量的,这需要我们对知识与创造的内涵有足够的了解。

有位在国内从事钢琴教学工作的赴美访问学者,当他在纽约的一家私人杂货店购物时,在漫不经心的闲聊中为那位有心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的华裔店主详细介绍了钢琴初学者的入门诀窍以及如何巩固和提高弹琴技艺。结果当他拿着买的东西要付款时,店主却不收他的钱,说:“刚才你给我上了一堂钢琴课,对我的启发很大。你付出了劳动,我受了益,当然要付报酬,你选的物品,就权当我应给你的报酬⋯⋯”

这个故事显示了美国人对知识性劳动的重视,他们以付酬的形式来表达对别人提供的知识技能的尊重。这使我联想到国内的相反情况,譬如,各报刊记者往往在人物采访之后根据采访对象的言论写一篇采访录,稿酬则是记者自己独拿。实际上,这是很不合理的,因为文章虽然是记者写的,但是思路、观点等基本内容是被采访对象提供的,这份劳动理应得到报酬。又譬如, 某社会调查机构花了人力、物力搞了一项大型问卷调查,然后写了一份调查报告投稿某报。该报认为原稿的可读性不强,于是让报社记者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重新写了一篇,并以稿酬是发给写作者为由而没给那家调查机构一分钱。在此,该报社显然是无偿占有了别人的劳动,无偿占有了别人靠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共同获得的有价信息。

在我国,无论是体现独创性的灵感或智慧,还是体现一般知识价值的思路、观点、信息,都没有合法的渠道获得其应有的报酬,而最为遗憾的还是, 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且视而不见。尽管我们总是把“尊重知识”的口号叫得很响,但由于不懂得知识的内涵,而致使不尊重知识的行为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