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的纵横差异

在北京的一些中小学里有不少外国人的子女就学,由于文化上的差异, 外国学生的家长同中国教师在教育观及教育方式上常常出现很大的分歧乃至激烈的争辩。其中较突出的差异表现在,对学生的要求是使用单一标准统一要求,还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而区别对待。外国学生的家长常常特别不满中国教师用横向比较的方式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一标准,并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他们向中国的教师表示,自己的孩子根本没必要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只要与自己的过去比有进步就足矣。面对如何评价孩子,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方式。

在西方,教师尽量避免对孩子进行横向比较式的评价,对学生往往是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其理由是,批评了这个孩子会刺激他本人,表扬了这个孩子会刺激别的孩子。这种有关评价的观念与我们中国的观念是大相径庭的, 尤其是表扬一个孩子就意味着伤害其他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很少具备的。

有位中国学者去美国访问时,某天在饭馆里吃饭,同桌共餐的众人中有两个小女孩,其中一个长得特别漂亮,以至于这位中国学者情不自禁地出语夸赞。不料,另一位长得难看的女孩的母亲对他的这一行为提出了郑重的批评,指出他当着两个孩子的面夸赞其中一个,实际上是伤害了另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这位母亲的话使他懂得了一个他以前从未留意过的道理,也使他为自己的虽无意却是不妥的行为深感惭愧。事后,这位中国学者还得知,这位母亲并不是孩子的生母而只是养母,从而更钦佩这位美国母亲尊重孩子人格的教育思想。

在中国的学校里,批评和表扬是教师最经常运用的教育工具。与西方教师注意学生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学生进行相互横向比较的作法正相反, 中国的教师最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即利用小红花、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孩子们竞赛,看谁表现得好。在中国,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当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常常是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作榜样的方式。所以,中国人从小就学会用外在的、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特别是通过与他人的横向比较来评价自己。

东西方人反映在比较评价上的纵横差异,其根本点还是在认识集体意志与个体差异的关系上。中国人强调个人服从集体,在中国的学校,主要是以整齐划一的集体活动为主,个体被要求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出现不一致则需调整自己的行为。在此,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而不是个体差异,甚至于不认为存在着个体差异,因而学校总是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中国的教师对表现欠佳的学生最常用的批评语就是:“别人都能做好,你为什么就做不好?”实际上,个体差异的存在是个不容否认的社会现实,中国学校的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否定态度其实质是否定这种差异存在的合理性,于是,要采取各种措施以期消除差异。

相比较,西方人不仅承认而且非常强调个体差异,教师们总是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与能力安排不同的活动并作出不同的要求。西方的教育属于个人中心型,其主要的特征就是重视个性、突出个人。西方的教师之所以有

差别地对待学生,其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具有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实行的是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平均主义教育,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群体成员。

中外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根源于不同的文化。中国人注重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不习惯于脱离群体,包括因出众而独立于群体。于是,与他人保持一致便成为规范自己行为的依据及动力。由此,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就是通过与大众化形象的比较来了解自己的位置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理想的现代教育应当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包括东西方教育观及教育方式的融合。我们当然没有权利要求西方人吸收东方文化,但我们自己应当能够明智地意识到吸取西方文化精华的益处。仅就学校的教育方法而论,横向比较式的评价法的确有着明显的弊病,首先,无视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评价态度;其次,绝对化的横向比较使个体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利于学会采取扬长避短的生存策略;第三,注重与他人比较必然会导致攀比心理定势的形成,这是造成众多心理失衡的根源。

其实,绝对的纵向比较是不存在的,在由人群的相互合作构成的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作为客观现实已构成了自然比较,因而,对横向比较的强调必然是一种过度导向。对于个人来说,我们无力改变中国人的这种横向比较的思维习惯,但是,意识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弊端,可使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避免步入这方面的误区,从而能够正确地把握自己。作为学生,作为孩子,我们难免被老师和家长用作横向比较的对象,但是,如何不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如何摆脱传统思维习惯的制约,却是我们自己能够调控的。这将意味着我们既要正视现实,又要超越以往;既要理解横向比较的客观存在性,又要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合适的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