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运筹三大战役

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

1948 年秋,当解放战争进入第三个年头时,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

生了显著的变化。解放军己发展到 280 万人,不但能打运动战,而且能打阵

地战,解放区面积己占全国四分之一,人口 1.5 亿。而国民党军此时虽仍有

365 万人,但第二线兵力只有 175 万人,不得不放弃“全面防御”计划,改为“重点防御”。毛泽东对比双方力量,认为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要大量歼敌,就必须攻击对方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对方的大兵团作战。他决定趁蒋介石在考虑是否把现有兵力撤至关内或江南以确保华中、经营江南而举棋不定之时,抓住良机,组织战略决战,以消灭蒋介石的战略集团。于是,毛泽东毅然决定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8 年秋,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全面防御”计

划,改为“重点防御”。国民党的 5 个战略集团,也分别被牵制在 5 个战场

上:东北战场为卫立煌集团,有 55 万兵员,分布在长春、沈阳、锦州 3 个孤

立的地区;华北战场为傅作义集团,有 60 万兵员,分布于张家口、北平、天

津、唐山、山海关等地;华东战场为刘峙集团,有 60 万兵员,集中在以徐州

为中心的地区;中原战场为白崇禧集团,有 75 万兵员,分布于平汉南段以及

汉口为中心的地区;西北战场为胡宗南集团,有 30 万兵员,分布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

1948 年 9 月,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济南战略的胜利,动摇了国民党军队据守大城市进行顽抗的信心,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联成一片,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生产建设和支援战争的力量更加坚强。毛泽东果断地抓住了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决定用电报遥控指挥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大决战。

毛泽东首先选择东北战场进行大决战。毛泽东看到:东北解放区已经联成一片,经过三年奋斗,已完成土地改革,解放区已占东北总面积的 97%, 人口占东北总人口的 83%,东北工业发达,经济上居解放区第一位;东北战场有解放军 100 万人,是唯一超过国民党军队人数的战场;国民党仅困守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孤立的据点上,蒋介石有“撤退东北”的打算,使东北国民党军队处在犹豫、动摇、举棋不定的状态。由于这些条件,有利于歼灭据守三个孤立地区之敌,使东北人民解放军能及时转入关内作战,更有利地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毛泽东认为辽沈战役的关键是打锦州。9 月 7 日,他给东北解放军领导林彪、罗荣桓电报指出:“你们如果能在九、十两月或再多一点时间内歼灭锦州至唐山一线之敌,并攻克锦州、榆关、唐山诸点,就可以达到歼敌十八个旅左右之目的。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 而置长春、沉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毛泽东的这一决策非常英明,因为解放军进攻的矛头首先指向哪里,对全局关系甚大。当时,长春守军已被久困,是敌方弱点,要攻城歼敌并非难事,同时还可解除我军后顾之忧。可是攻长春,沈阳、锦州守军正好改善态势;长春被攻克,沈阳、锦州守军正好撤退关内,影响全国战役。而且,锦州守军虽比长春多,但锦州至山海关段上各点的敌军,孤立分散,攻歼取胜比较有把握,还可吸引长春、沈阳敌军驰援,有利于战役发展。攻克锦州,

又可截断华北与东北的联系,关闭东北大门,形成“关门打狗’、和“瓮中捉鳖”的形势。

所以,毛泽东再三强调:东北解放军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求得尽可能迅速地攻占该城。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达到,只要攻克了锦州,你们就有了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1. 月 12 日,辽沈战役正式开始。东北野战军除留下部分兵力继续围攻长春外,主力部队开始包围绥中、兴城、义县等地。10 月 1 日,歼灭了绥中、兴城、义县等地的守敌后,主力部队包围了锦州。蒋介石此时明白了毛泽东的部署,亲自飞到东北进行指挥,急调北宁线华北“剿总”的 5 个师和山东

的 2 个师援助锦州,连同原来在锦西的 4 个师,共 11 个师,于 10 月 10 日攻

打解放军的塔山阵地。经过 6 昼夜的激战,解放军歼灭敌人万余人,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1. 月 14 日,解放军对锦州发动总攻,经过 31 个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守敌,生俘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以下 12 万人。锦州的解放,使长春的敌人动摇。在人民解放军的声

威震撼和政治攻势下,敌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于 10 月 17 日率部 2.6 万人起义,撤出长春;19 日,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郑洞国率部下宣布投降。长春宣告解放。

锦州的攻克,长春的解放,东北国民党军覆灭的命运,已成定局。但蒋介石仍然梦想夺回锦州,恢复北宁线,打通关内外的联络,急令廖濯湘兵团从彰武向锦州方向前进。东北解放军在攻克锦州之后,立即向东北方向回师, 从黑山。大虎山,南北两翼合围廖耀湘兵团。10 月 26 日,解放军将廖耀湘兵团包围于黑山、大虎山、新民地区,经过一夜激战,全歼该敌,俘敌兵团司令廖耀湘以下约 10 余万人。之后,解放军乘胜猛攻,11 月 2 日攻下沈阳、

营口,再歼敌 14.9 万人,生俘敌第八兵团司令周福成。至此,占领东北全境。辽沈战役共历时 52 天,共歼国民党正规军 4 个兵团,11 个军,66 个师,

47 万余人。在这一战役中,毛泽东把歼灭战原则首次用于战略范围。他根据战场广阔,兵力众多。各种环节极为复杂的战场情况,指挥东北解放军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奔袭战:攻坚战、运动战、阵地防御战等战斗形式。各种战斗形式的综合运用,为以后组织实施大型歼灭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还在辽沈战役即将结束时,毛泽东便在华东战场发动了淮海战役。

当时,集结在准海地区的国民党军队有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副司令杜聿明指挥下的 4 个兵团和 3 个绥靖区部队,连同以后从华中增援的黄维兵

团,共 80 余万人。解放军参加淮海战役的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的 16 个纵队、

中原野战军的 7 个纵队,以及华东、中原军区和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的

地方部队,总兵力为 60 多万人。虽然解放军在数量上少于敌军,装备和运输条件也比较差,但是,解放军处于进攻地位,士气高涨。

  1. 月 11 日.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毛泽东要求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原局共同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到商丘,北抵临城,南到淮河的广大地区发动淮海战役。毛泽东决定首先集中兵力围歼徐州和海州之间兵力比较分散的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斩断敌人右臂,然后各个包围歼灭。同时,鉴于敌人的机动兵力相互增援,毛泽东要求采取灵活运用兵力的原则.以半数兵力用于围歼敌人,以近半数兵力用于阻援打援。为了领导这次战役,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

委,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五人组成,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统一领导和指挥战役的进行。

徐州为华北、华中的交通枢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蒋介石发现解放军纵横驰骋于津浦、陇海、平汉线之间时,便决定把所有能集中的兵力调到徐州地区,准备与解放军决战。

  1. 月 6 日,华东野战军在中原野战军的配合下,向淮海战场挺进。7 日, 横扫陇海路北侧的敌人。两个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从徐州东、南、西北几个方向同时向敌人发起攻击,几个夜晚即将敌军分割成为互不联系的好几块。东面的黄伯韬兵团被包围后,黄伯韬见大势不妙,向西撤退,打算靠拢徐州,但去路已被解放军截断,遂被围困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圩。11 月 12

日,华东野战军对黄伯韬兵团展开攻击,战斗至 22 日黄昏,一举歼灭了号称

华东敌军劲旅的黄伯韬兵团 18 个正规师,共 17.8 万人,黄伯韬被击毙。解放军完成了对徐州的包围,并切断了敌人的海上逃路。

当黄伯韬兵团被围歼时,蒋介石急忙从河南调黄维兵团增援淮海战场。11 月 23 日,黄维兵团刚到宿县西南时,即陷入人民解放军的包围圈中。12

月 6 日,解放军发动总攻,经过 10 天激战,至 15 日夜,解放军歼敌 12 万余

人,活捉兵团司令黄维。黄维兵团被围时,蒋介石见徐州大势已去,11 月 30

日,慌忙指挥徐州守敌杜聿明等弃城西逃。解放军数路猛追三天,至 12 月 4

日,将 30 万国民党军围困在永城东北纵横不到 20 里的地区内。孙元良部妄

想突围,结果于 6 日夜间几乎遭到全军覆没。

此时,毛泽东本可下令迅速歼灭被围困的杜聿明部 27 万人,但毛泽东发

出指令,只要杜部不大举突围,就围而不攻,休息到 1949 年 1 月 5 日左右再开始行动。这是毛泽东对全面战局慎重考虑后又下出的一步妙棋。

原来,当黄伯韬、黄维两兵团在中原战场上接连被歼灭时,毛泽东已指挥华北战场开始了平津战役。傅作义所指挥的 60 多万国民党军队,已为辽沈战役所震惊,加上大沽与天津之间交通全被截断,急忙收缩兵力,企图海运南撤或西退绥远。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于 12 月 20 日要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从速完成江防准备,又指示刘峙部将总部不必要人员及笨重辎重适时南运,企图将主力转运到江南预定位置,守备江防。对傅作义部,蒋介石已打算“俾万不得已时撤回江南”。此时,让淮海前线与华北战场部队采取“围而不攻”或”隔而不围”的办法,互相呼应,推迟进攻,“缓和局势”,就具有颇大的战略意义,这样可以麻痹敌军,使蒋介石暂不海运平津地区的国民党军南下,促使他们下决心在江北苦战硬拼。这样,解放军就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使淮海、平津战役互相配合,达到大量歼敌的目的。

毛泽东的部署暂时“延缓”了杜聿明部的被歼灭。杜聿明成为一块“鱼饵”,即使华北国民党军不致南撤,又使李延年兵团可能北上救援,达到分割歼灭的目的。杜聿明部在被围困期间,粮草断绝,饥寒交迫,已丧失战斗力。

1949 年 1 月初,东北、华北两野战军完成分割包围傅作义部队的任务, 即使蒋介石再想迅速海运甫撤华北国民党军已不可能,毛泽东立即命令淮海战场对敌军发起总攻。月 6 日,解放军向被包围在青龙集、陈官庄的残敌开

始进攻;至 10 日上午即结束作战。生俘敌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击毙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结束了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共历时 65 天,共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 22 个军,56 个师,共 55.5

万人,并击退由南京方面来援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彻底粉碎了敌人“力争华北,坚守中原,经营华南”的防御计划,至此,华东、中原和华北三个解放区已完全联成一片。

在东北卫立煌集团已被消灭,华东刘峙集团也已奄奄一息时,华北国民党军,在战略上唯一能机动的兵力就是傅作义集团了。因此,蒋介石一方面企图利用傅作义集团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一方面又企图诱使这个集团经塘沽海运江南。而傅作义集团本身当时还有沿平绥线西撤绥远的企图。毛泽东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和逃窜的可能,彻底消灭傅作义集团,立即以提前秘密入关的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组织了平津战役。

傅作义是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他有 4 个兵团 13 个军,连同地方保

安团,有 60 多万人。在辽沈战役结束后,这支部队“都已成了惊弓之鸟”。

傅作义以为东北解放军至少需要 3 个月才能入关作战,所以采取收缩兵力的

方针,把部队部署在以北平、天津为中心,东起唐山,西至张家口,长达 500 余公里的铁路线上,既准备负隅顽抗,又准备不利时赶快撤退。

为了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要稳住傅作义,使其不撤兵,是战役的关键。1948 年 12 月 11 日.毛泽东制定了平津战略的作战方针,规定了稳住敌人,不使其南逃西窜,分割包围就地歼灭的一系列英明战略决策。毛泽东命令淮海前线解放军暂时留下杜聿明指挥的邱、李、孙诸兵团的余部,”两星期之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命令太原前线解放军缓攻太原,以麻痹平、津之敌;命令平绥前线解放军对新保安之敌“暂时不要打,以便吸引平津之敌不好下从海上逃走的决心”;命令“山东方面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线上预作准备”,防止敌军沿津浦线南下向青岛方面逃跑。这些指示,保证了平津战役的胜利发展。

按照毛泽东的部署,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于 12 月 5 日至 21 日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塘沽等据点的分割包围,切断了敌人南逃西窜的道路。为抓住两线,稳往东线,毛泽东下令采取对西线之敌“围而不打”,对东线之敌“隔而不围”的方针,由西而东完成对敌的包围。

  1. 月 22 日,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关于“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指示, 集中优势兵力围歼了新保安之敌主力三十五军军部和两个师。24 日,又攻克了张家口,全歼守敌 5.4 万人。1949 年 1 月 14 日,解放军向拒不放下武器

的天津守敌发起了总攻,经过 29 个小时的激战,于 15 日攻克了坚固设防的天津,歼敌 13 万,指挥官陈长捷被活捉,天津宣告解放。17 日,塘沽解放, 切断了敌人海上的退路。

天津战役结束后,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的 90 万大军,兵临北平城

下,将傅作义的 50 万守军包围,傅作义完全陷入绝境。由于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的努力争取,北平守敌在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1 月 31 日, 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平津战役历时 58 天,除塘沽守敌 5 万余人从海上逃跑外,共歼灭和改编

了国民党军队 52 万人。平、津、张地区的解放,不仅解放了华北全境,而且使东北、华北两大解放军联成一片,有了坚固的后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是毛泽东与蒋介石在北中国的一次大决战。仅仅 4 个月零 19 天,人民解放军就在毛泽东的指挥下,歼灭国民党正规

军 144 个师,非正规军 29 个师,共 154 万余人。国民党赖以进行反革命内战的精锐部队,已丧失殆尽;敌人在军事上并且也在政治、经济上面临绝境。

国民党反动派己基本上被打败。

毛泽东自豪地宣称:“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 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经为时不会太远了。新中国即将诞生。

毛泽东亲自组织和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这三大战役,可以说是战争史上的绝唱,其高超、精湛的军事谋略可谓举不胜举。邓小平说过:“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就是要把蒋介石的部队封锁在长江以北打,不让他跑掉!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思想。”从三大战役的结果看,毛泽东指挥的三大战役果然达到了这样的理想效果。

在三大战役的过程中,毛泽东及时地抓任了决战时机,正确地确定了作战方针,使三大战役有机地联系起来;以高超的军事艺术把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城市及地方密切结合起来,把大规模的运动战和阵地战密切结合起来,把军事攻势和政治瓦解结合起来,同时也运用了过去的战争经验,使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的规模之大,歼敌之多,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是罕见的,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罕见的。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得到地方部队、农民游击队的有力配合,得到解放区人民的积极支援。在辽沈战役中,有 30 多万地方武装协同作战;在淮海战役中,有 40 余万地方武装配合战斗;在平津战役中,几十万华北民工直接参战。厂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支前作战,保证了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

三大战役的胜利,是对敌人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军事进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是人民解放军对敌作战的一贯原则。这一方针, 是毛泽东所规定的“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思想在军事斗争上的具体运用。由于反动派面临着崩溃的危机,内部矛盾更为加深,军队士气极度低沉。在这种情况下,军事进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就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