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

现代唯物主义的起源是在英国,而英国现代唯物主义的真正始祖则是弗朗西期·培根

1561 年,增根出生在伦敦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伊丽莎白女王的掌玺大臣。培根在少年时代就已显露其才华,12 岁那年,进入著名的剑桥大学读书。那时候,教会的神学思想是社会的最高权威,学校讲授的是被教会奉为经典的“经院哲学”,也就是一种为神辩护的哲学。它脱离实践,远离自然,崇尚空谈,对人类没有实际效益。培根对这些十分不满,他讽刺教会统治下的物理学是献给上帝的永不生育的少女。

培根决心改革知识,振兴科学,让知识对人类产生实际效益。1605 年, 培根写了两卷本的《学问的促进》,这是专门研究知识的大部头著作。培根猛烈地批评封建神学对人们的蒙昧,说明知识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同时提出一套振兴科学,对人类所有的知识进行整理改造的宏伟计划。培根称自己这

部著作是开辟“伟大复兴”之门的钥匙。

1620 年,培根又写出《新工具》一书。这是培根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也是他伟大复兴计划的一部分。“知识就是力量”的名言就是在这本书中提出来的。培根把这本书命名为《新工具》,是区别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

《工具论》,并具有对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挑战的性质。

培根的哲学,以研究知识为主要内容。在《新工具》中,他提出了以经验为知识源泉的经验认识原则和经验认识方法。他反对经院哲学家把客观存在神秘化,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并且有规律地运动着。人类认识和掌握了自然的规律。就有了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源泉就是人对于自然的规律性的知识。“要命令自然,就要服从自然”。这是培根的一句名言。在培根看来,知识是存在的映象,存在的真实和知识的真实是一致的,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是同一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就是他对这个问题的高度概括。

“知识就是力量”,它在人们心中激发了一种新的天良,涌起了一种新的希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不仅在当时推动了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在 400 年后的今天,仍然激励着人们向自然进军,向科学进军。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也是培根的一句名言。培根认为经院哲学隔绝人和自然的关系,堵塞了人们认识自然的道路。因此, 他反对经院哲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号召人们冲破牢笼,从迷信权威中解放出来。

培根把经院哲学在人们思想上形成的一些假象偏见,总结为“四幻象”: 第一种是“种族幻象”,即混淆人类的本性和事物的本性,而以人的感觉作为万物的标准。第二种是“洞穴幻象”,就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环境来认识事物。第三种为“市场幻象”,也就是咬文嚼字,玩弄概念。第四种是“剧场幻象”,即格守传统、迷信权威。培根认为这四种幻象都是阻挠人们获得真正科学知识的障碍。

培根研究知识的基本原则,是知识起源于感性经验。他说,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当求助于感官。获得知识要面对自然,面对事实, 要发现新知识,要考察研究事物的属性,都必须亲自到事实中去探索,这是任何天才,任何权威,任何智慧聚集在一起,也不可替代的。《新工具》第一卷的第一条箴言里,培根开宗明义地宣布:

“人是自然的奴仆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的事实上或在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也就只是那么多,除此,他既不知道什么,也不能做什么。”

培根重视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同时也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在这个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比喻,不能做只收集材料的蚂蚁, 也不要做从自身抽丝结网的蜂蛛,而要做既彩蜜又加工的蜜蜂。

观察和实验,大量地收集材料,然后,再把这些材料加以整理,通过分析、比较、排除等方法,去伪存真,升华为普遍知识,这就是培根创造的归纳法。

培根的哲学思想,开拓了经验主义哲学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的到来, 标志着以神学为依托的经院哲学的旧时代的结束。培根对哲学史和科学史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给予培根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626 年,培根在一次冷冻防腐的科学实验中因受风寒去世,终年 65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