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类争取理性权利的人

荷兰布雷达的城墙上,有人列了一道很难解答的数学题。一天,一个年轻的法国军官路过,发现许多人盯着这道数学题出神。他挤了进去。只见数学题是用荷兰文写的,便请旁人帮他翻译成拉丁文或者法文。那人轻蔑他打量他:

“你能解答出来?”

年轻的法国人微微一笑,很有把握地说:“能!”

问话人不相信这个年轻军官能解出这样的难题,便带着讥讽的口吻勉强翻译了。不料,两天之后,年轻军官就做出了正确的解答,并将答案抄写在城墙上。这个年轻军官,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儿。

1596 年 3 月,笛卡儿出生在法国图郎郡一个贵族家庭。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刨根问底,想知道天底下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的父亲总是亲昵地称他“小哲学家”。8 岁时,笛卡儿进入欧洲最有名的教会学校学习。他勤奋好学,学校的课程满足不了他对知识的渴求。那时候,学校讲授的是被教会奉为经典的经院哲学,也就是一种为神辩护的哲学,它使人远离自然,远离科学,无法解释许多科学问题。学了几年,笛卡尔感到很不满意,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无知。16 岁时他到大学攻读法律,四年后以最优异的成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这时他来到了巴黎。笛卡儿对巴黎豪华放荡的生活毫无兴趣,只对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感兴趣。他在郊外找了个僻静处,整整两年埋头研究数学。后来,为了进一步了解社会,体味种种人生,笛卡儿毅然投笔从戎。这样,他来到了荷兰。

自从他把城墙上的难题解答出来后,替他翻译的那个人就对他刮目相看了。这个人原来是当时著名学者贝克曼。两个都有志于探索研究,于是成了莫逆之交。贝克曼对笛卡儿影响很大,是他唤起了笛卡儿对科学的兴趣。笛卡儿回顾他俩的交往,很深情地说:“贝克曼把一个已离开科学的心灵,带

回到最正当、最美好的路上。”确实是这样,从此,笛卡儿像着魔似地迷上了数学研究。打仗的空隙,他都在思考数学问题,连晚上睡觉作梦,梦到的也是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笛卡儿刚过而立之年,在学术界就很有名气了。他写了一系列著作,《指导哲理之原则》、以哥白尼学说为基础的《论宇宙或光》等等。1637 年,笛卡儿把《论宇宙或光》的主要部分整理成了三篇文章公开发表,这就是数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几何学》、《屈光学》、《气象学》。与此同时,他还写了一篇序言,名为《科学中正确运用理性和追求真理的方法论》。

《几何学》的问世,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恩格斯把解析几何学的诞生称赞为数学的转折点,它使变量进入了数学。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日益要求了解圆锥曲线的定量关系。笛卡儿在分析研究欧几里德几何学和代数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平面上建立点的座标系,用方程式来表示点和实数对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解析几何学的基本思想。

笛卡儿不仅研究数学,还研究哲学。他那篇《方法论》就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方法论》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经院哲学。笛卡儿认为宇宙间存在两种不同的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它们都是有限实体,相互独立,互不依赖,这就是哲学上的二元论。笛卡儿因此成为二元论的代表人物。在认识论上,笛卡儿崇尚理性,强调理性对认识起决定性作用。《方法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他给哲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笛卡儿还提出了以数学方法为核心的演绎法。

笛卡儿这些成果,都是在荷兰完成的。因为那时法国宗教传统势力很强大,他的一些思想观点与教会大相径庭,他只好移居荷兰。后来,瑞典女王请他去讲哲学,笛卡儿怀着宣传自己学说的愿望来到瑞典,谁知等待他的不仅仅是北欧的严寒,还有女王的傲慢。1650 年 2 月,笛卡儿在瑞典溘然长逝。

虽然教会控制下的学术界禁止笛卡儿学说的传播,但笛卡儿的学说仍广泛流传开来。解析几何学登上了高等数学的大舞台,他的哲学思想更是影响深远,演绎法至今还在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在法国圣日耳曼的圣心堂中,至今存放着笛卡儿的遗骸,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人类争取并保证理性权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