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洲自然地理大区的主要特征

(一)北亚大区

北亚大区包括亚洲北部广大地区。高纬的位置、广大的面积、以及围绕北亚的水体的不对称影响,使北亚具有剧烈大陆性的寒湿气候和广阔的永冻现象,在永冻范围内,地形、水文、植被等均受永冻层分布的影响。北亚河流主要属北冰洋水系,自南向北流,起着一股暖流作用。这里具有耐寒的植被和特征显明的动物界,纬向自然带特别典型,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均为世界性地带。北亚南部边缘有或断或续的森林草原和草原,是向南方地理区的过渡带。形成北亚大区地理环境结构的主导因素是反映纬向地带性因素的气候,它的南北逐渐变化,是形成纬向自然带的根本原因。在纬向地带性占主导的北亚,由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如西距大西洋的远近不同、构造地形东西也有很大差异,使北亚的气候虽有大同,亦有小异,这就是北亚大区还可以划分出三个副区的原因。

  1. 西西伯利亚平原区 位于乌拉尔山脉和叶尼塞河之间,南接哈萨克丘陵,北滨喀拉海,南北长约 2000km,东西宽约 1500km,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具有纬向自然带结构的地理区。本区 90%的面积海拔都不到 100m,广大低平的单调地形是本区的一大特点。气候方面本区具有从东欧平原的温和大陆性到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剧烈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渡性,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冬季常以冰洋锋面上的气旋,从巴伦支海进入本区北部,带来较多的降雪。本区具有最典型的平原河流类型,鄂毕河落差很小,自额尔齐斯河口以下的下游, 比降为 1cm/km,水流缓慢平静,加上永冻土层的广布和河流各段结冻与融冰期的不同,形成大面积的沼泽。在面积广大、地势低平、相关的水体比较对称的条件下,形成本区典型的纬向气候带,从而导致典型的纬向自然带结构, 由北部的北极苔原带、森林苔原带向南循序演替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其中以针叶林景观和苔原景观最占优势。

  2. 中西伯利亚高原区 本区位于北亚中部,西界叶尼塞河,东界北冰洋和太平洋水系的分水岭,南界蒙古高原北缘山地,是亚洲大陆向北伸展最远的自然区。本区地形以古老台地为主(海拔 600—700m),河流切割剧烈,阶地广布。气候属于强烈的大陆性寒湿气候,北半球的寒极,维尔霍扬斯克- 奥伊米亚康地区即位于此,所以冬季最寒冷,其原因除位于高纬大陆和受不到温暖海洋调剂外,还与地形有密切联系。维尔霍扬斯克位于雅纳河中游谷

地,奥伊米亚康位于印迪吉尔卡河上游谷地,同时它的东、西、南三面围绕着半圆形的高山,地势向北缓倾,这种地形结构,便于北方寒冷气流侵入和下沉停滞于谷地中。本区永久冻结现象遍布全境。河流湍急,勒拿河和叶尼塞河的水力蕴藏都在 3×107kW 以上,居世界水力丰富河流之列,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由断层地堑而成。本区纬向自然带已受到地形的一定程度扰乱。由于气候大陆性很强,夏温较高,因此这里有世界上向北分布最远的针叶林,甚至在 72°30′N 的哈坦加河下游,都有落叶松林分布。本区平原的苔原带虽仅分布在北部,但山地苔原却遍布于比较高的山地,山地针叶林景观也有一定表现,所以本区是一个纬向地带性现象和非纬向地带性现象错综复杂的地理区,但亚寒带针叶林(占本区面积 60%)景观在本区仍最占优势。

  1. 苏联远东山地区 本区位于亚洲大陆东缘的北段,东濒太平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约 6000km,北岸西至科累马河口,海岸线也有 4000km。本区自然界非常复杂而特殊,有各种各样的自然景观。有中生代褶皱区,也有新生代褶皱区;有与海岸平行的大陆边缘山脉,也有半岛和岛屿;虽然本区主要是山地,但也有平原和低地;有终年积雪的山峰,也有活动频繁的火山,如堪察加半岛上的克留赤夫火山,海拔 4750m,最近一次爆发在 1932 年。冬季有来自中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夏季有来自北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本区处于分水岭地带,具有季风型河流。本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对于植被土壤的分布具有重大影响,在 60°N 以北的北部和高山地带,主要为苔原和山地苔原; 堪察加半岛南部、萨哈林岛南部和布列亚区,主要为季风落叶林;在北部苔原和季风落叶林之间,大部分是山地针叶林;本区南部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地区的植被分布错综复杂,大致在谷地为湿润草地,山坡和平原为针阔叶混交林,在锡霍特山脉以东的沿海平原,还有成狭带分布的阔叶林。此外,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在向海风多雨的山地,森林多茂密而高大,且具有附生和藤本植物。山地垂直分布是本区自然景观的明显特征,由于本区南北狭长, 故垂直结构组成南北有异。一般北部山地的垂直结构主要是苔原和山地苔原;中部山地为针叶林、山地针叶林和山地苔原;南部山地的垂直结构则为阔叶林、混合林、针叶林和苔原。可见本区是一个滨海的季风性山地,反映非纬向地带性的季风性山地是形成本区自然综合体的主导因素。

(二)中亚大区

中亚大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中部,包括哈萨克丘陵、土兰平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内蒙古新疆高原和青藏高原。本区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加上地形方面多为被山脉环绕的高原、盆地与低地,因此受到海洋影响不大, 具有大陆性很强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水系主要为内陆流域,著名的内陆湖泊很多,自然景观主要为温带草原和干旱荒漠。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雪线以上的高山地带,具有高山气候和高原寒漠、草甸、草原景观。从亚洲整体来看,中亚所以成为一个大区,主要由于本区内部在海陆相关位置、大陆性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内陆流域和从温带草原到温带荒漠的自然景观方面, 都有许多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反映中亚大区在亚洲整体中,即具有介于北亚和南亚之间的纬度带的意义,又具有与东亚相对的海陆相关的意义,而大陆性的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则对本区的自然景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在中亚大区内部,由于地形类型不同和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分布不均,又存在着区域差异, 可划分为以下副区。

  1. 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区 本区西起里海,东到中亚山地西部,北接西

西伯利亚,南至伊朗高原北缘。本区地形是比较单调的丘陵和平原,哈萨克丘陵一般海拔为 300—500m,土兰平原大部海拔不及 100m。大陆性、干燥性是本区气候的特征,夏季中亚增温迅速,干热晴朗,哈萨克丘陵 7 月均温为24℃,土兰平原为 26—30℃,冬季由于本区北部没有高山屏障,北方寒冷气流可以侵袭本区,致使本区南部也会有-35℃的低温。年降水量自北向南逐减,哈萨克丘陵年降水量为 200—400mm,土兰平原则在 200mm 以下,因此本区气候也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大致哈萨克丘陵为半干旱气候,土兰平原为干旱气候。从而哈萨克丘陵具有温带草原景观,每年春季土地解冻后,百花齐放,晚夏炎热,草渐枯萎。土兰平原水分奇缺,为荒漠景观。生长在这里的耐旱植物如骆驼刺、白蒿等,多发育成个别草丛而不能形成连片植被。波斯琐琐又名萨克苏树或白琐琐,是荒漠中的半灌木或小乔木,它们枝叶稀疏,叶小且狭,不蔽阳光。哈萨克丘陵和土兰平原的自然界虽与西西伯利亚有极大的差异,但在自然带的排列上,却是西西伯利亚自然带向南排列的继续,西西伯利亚南部和本区北部都属于温带草原带,这是由于两区地形相对一致,都以平原、低地最占优势,而且海陆相关位置也比较一致,这就使两区气候带和自然带连续衔接,共同形成一个由北向南排列比较完整的自然带序列。

  1. 帕米尔高原区 本区耸峙于中亚南部,与青藏高原同称世界“屋脊”。由于绝对高度很大,空气稀薄干燥,地面吸热和冷却都很快,无论昼夜和冬夏温度的变幅均很大,故形成大陆性高山寒漠气候。高原西部可以得到从西面来的湿润气流,并有东部诸山挡住了东来的寒冷空气,因此这里比东部较为湿润和温暖,属于地中海型高山气候,冬季平均温度为-7.5℃,夏季平均温度为 22℃,年降水量的地区变化从 200mm 左右达到 1000mm。高原东部虽然绝对高度在 5000m 以上,但相对高度却多为 1000—1500m,从西面来的湿润气流,受到高山阻挡,很难给本区带来降水,如木尔加布(Murgab)年降水60mm,喀拉湖(Kara)盆地约 30mm。东部帕米尔冬季酷寒漫长,常有-45℃ 低温,干燥少雪。帕米尔高原有许多高山湖泊和山地冰川,它们是中亚许多内陆河流的源地。喀拉湖位于高原北部,湖面海拔 3954m,是世界高湖之一。帕米尔高原四周被荒漠环绕,所以它的垂直景观结构自下而上为荒漠带、半荒漠带、山地草原带、森林带、高山草甸带和寒漠带。高原东部的雪线高度约为 5500m。

  2. 蒙古高原区 本区位于中部亚洲东北部,为一平均海拔 1580m 的波状高原,因四周山地环抱,内陆面积广阔,海拔又比较高,因此属于温带极端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原冬长且寒,1 月均温北部为-35℃,南部为- 10℃;夏热而短,7 月均温北部可达 18℃,南部可达 26℃。平均年较差多为

30—50℃。内陆位置和不同的地形,是影响高原降水量少和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高原一般年降水量多为 60—300mm,西北部山地区降水较多,可达 300

—500mm,南蒙戈壁的降水量多在 100mm 以下。高原降水量 80—90%集中于 5

—9 月。在地形和气候的综合影响下,高原水系主要为内陆流域,且多内陆湖泊。高原的自然景观主要为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其分布除山地外大致有自北而南的变化:北蒙草原约位于 48°—50°N,为禾本科和杂草-禾本科草原;中蒙草原约位于 45°—48°N,为针茅、蒿-针茅草原,并出现苦艾和盐渍植被;南蒙半荒漠约位于 45°N 以南,为小针茅、艾菊-小针茅等组成的戈壁干草原。再南即为真正的荒漠景观,包括含盐植物荒漠、琐琐石漠、灌木

荒漠和石漠。蒙古高原西北部山地区降水较多,有森林出现。山地垂直带结构一般为:山麓草原带(海拔 1800m 以下)、山地森林带和山地森林草原带

(1800—2000m)、高山草甸和灌木林带(2000—2500m)、高山苔原带(2500

—4000m)、永久积雪带(4000m 以上)。

  1. 内蒙古新疆高原区 本区主为中国的西北地区,南以祁连山、昆仑山北麓为界。由于在新构造运动中有显著的差别上升,形成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表结构。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天山与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为塔里木盆地,祁连山与北山之间为河西走廊,北山山地以北为阿拉善高平原。天山最高的托木尔峰海拔 7435m,但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为-154m。本区深居内陆,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形成大陆性荒漠气候,为我国最干旱地区。境内高大山地的迎风坡面可以获得较多降水,形成荒漠中的“湿岛”,发源于高山带冰川积雪区的河流,在山前平原形成了大片的绿洲沃野。本区河流除额尔齐斯河属于北冰洋水系外,均属内陆流域, 大多数河流发源于周围的山地,向盆地内部汇集,构成向心水系。植被大部分为温带、暖温带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旱生的灌木与小灌木荒漠是本区的地带性植被,多分布在山前洪积扇及由小砾石组成的冲积扇上部。半灌木荒漠主要分布在砾质戈壁及荒漠性低山。小乔木白梭梭根系发达, 多生长在半固定、固定的沙丘上。荒漠地区常见的多年生草类有三芒草、针茅、骆驼刺等。本区乔木贫乏,主要有沙枣、榆和胡杨,胡杨在河流两岸及冲积平原上常形成林丛,对防风固沙起很大作用。

  2. 青藏高原区 本区为世界最高大的高原,平均海拔 4000m 左右,其间还有多条 1000—2000km 以上的长大山脉,海拔 5000m 以上的山脉,大都终年积雪,冰川广泛发育。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盆地和谷地。新构造运动大幅度上升是本区的一大特点。由于海拔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空气稀薄, 气压低,温度低,太阳辐射强,干季(10—3 月)多大风,冻土广布,湖泊众多。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植被一般都比较矮小稀疏,具有适应干、寒、抗风、耐盐等生态特征,自然景观表现为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荒漠,仅喜马拉雅山南坡有森林分布。

(三)东亚大区

本区位于中、低纬度大陆东缘,是一个沿经线方向伸延的自然区。本区的整体性亦即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对一致性反映在地壳变动剧烈、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多山,具有季风型气候和水系、自然景观主要为从亚热带森林到寒温带森林。一方面东滨太平洋处于海陆边缘,特别是半岛和岛屿等因素对本区自然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本区南北跨有 30 多个纬度,区内纬向差异也很显著。根据区域内部差异,东亚大区可分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朝鲜半岛区和日本群岛区三个副区。

  1. 中国东部季风区 本区包括我国东半壁受季风影响显著的区域,为亚洲季风区的一部分,风向、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更替,夏季季风的影响尤其突出。本区湿润程度较高,自然植被以森林为主,因第四纪冰期受冰川破坏不大,故植物种类繁多,分布混杂,且有从中生代末和第三纪保存下来的树种。长江以南红色风化壳分布很广。区内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随纬度而变化的热量、温度的地域差异,但随距海远近而变化的湿润情况的地域差异也很重要。东北地区是温带冷湿性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克服低温、疏干沼泽是改造自然的重要任务。华北地区是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夏绿林、森林

草原景观,春旱、水土流失及土壤次生盐渍化是改造自然的主要课题。华中地区是湿热的亚热带常绿林景观,北部混有落叶阔叶林,提高复种指数、改良土壤、发展林业是重要措施。西南地区与华中地区同属于亚热带常绿林,但由于地形复杂,垂直分带显著,具有很多特有种属,目前已建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华南地区包括南亚热带及其以南地区,为发展热带作物的地区。 10.朝鲜半岛区 朝鲜半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北部,介于日本海和黄海之

间,北接大陆,三面环海,地处亚洲太平洋地区日本群岛通往亚洲大陆的天然桥梁地带。朝鲜海峡扼东北亚通往东南亚海上交通的要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朝鲜半岛南北延伸,长约 840km,东西宽约 360km,面积约 22×104km2以上(包括附近岛屿),半岛海岸线长达 8700km,连同岛屿为 19276km。东部海岸属于断层隆起的上升海岸,山脉与海岸平行,海岸平直,平原狭小,良港不多,仅清津、金策和元山可通巨轮,但沿海冬季结冰,春季有浮冰,有碍航行。南部海岸为典型的沉降海岸,蜿蜒曲折,多港湾和岛屿,天然良港有釜山、马山和丽水。济州岛东西长 80km,南北宽 40km,是朝鲜最大的岛屿(火山岛)。西部海岸与南岸相似,但倾斜较缓,水浅滩多,宜于晒盐,且潮差大,如仁川最高可达 10m,南浦、海州、仁川和群山等为主要港口。朝鲜半岛地质古老,地形多山,前寒武纪的片麻岩和花岗岩基底约占半

岛面积 70%,为中朝古陆的组成部分,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山地地形约占半岛面积的 75%,因久经侵蚀多呈低山丘陵,一般高度多在 1500m 以下。半岛可分三个地形区:(1)北部山地高原区,盖马高原位于摩天岭和狼林山脉之间,主要由古老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组成,海拔约 2000m,为朝鲜地形上的“屋顶”,耸立在北部边境的将军岭,海拔 2749m,是朝鲜最高峰。盖马高原东侧有咸镜山脉,西侧有江南山脉、狄逾岭和妙香山脉,妙香山岩溶地貌发育,有■龙窟和万年大窟等旅游胜地。(2)中东部山地丘陵区,位于妙香山以南,从元山直抵釜山、纵贯东部海岸的太白山脉,长约 450km,海拔约1000m,东坡陡峻,西坡平缓,是半岛南部地形的脊梁。太白山北端的金刚山

(1638m),由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形成奇峰峭壁,清泉飞瀑,林木参天,是朝鲜第一名山。本区西侧有几条平行的华夏向山脉,如广州山脉、车岭等,均属低山丘陵地带。(3)西部南部的丘陵低地区,海拔多在 500m 以下,黄海沿岸有大小平原断续相连。

朝鲜半岛具有从大陆性向海洋性过渡的大陆东岸的季风气候。冬寒夏暑、年较差大是大陆性的反映,例如南部的釜山年较差为 23.5℃,中部的汉城为 30.1℃,而北部的平壤为 32.5℃。鸭绿江上游的中江镇最大年较差曾达80℃;但半岛各地气温又以 8 月为最高,这又是海洋性气候的一种反映。如以年平均 10℃等温线为界,半岛可分南北两大气候区,北部类似我国东北区,为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而长,山区 1 月均温为-21℃、中江镇最低气温曾达-43.6℃,是朝鲜最冷的地方;南部类似长江流域,为受海洋影响较大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沿海终年不冻。半岛降水量相当丰富, 年平均为 800mm,最多雨区可超过 1500mm;降水量分布受地形和风向的影响, 以东南沿海和中部山地降水最多,约为 1000—1500mm,东北部内地降水量最少,不到 500mm;降雨季节主要集中在夏季,4—10 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85%。雨热同季的气候,有利农作物生长,中部二年三熟,南部沿海宜于发展亚热带作物。

朝鲜半岛河网稠密,河流多发源于北部和东部山地,西流注入黄海,形

成不对称的水系特点。一般流程较短,上游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丰富,总能量为 8×106kw,80%集中在北部,以鸭绿江和图们江最为丰富,各河上游建有大中型水电站多处。鸭绿江和图们江流于半岛北端,为中朝界河。鸭绿江全长 790km,西流注入西朝鲜湾,河床比降较大,多岩礁激流,入海处具有宽约 5km 的沉降河口。鸭绿江对航运和流域内森林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图们江全长 521km,东流注入日本海,因流经少雨地区,故水量不如鸭绿江丰富,即使在洪水期,航程沿江上溯也只有 100km。此外较长河流还有汉江、洛东江和大同江等。

朝鲜半岛森林茂密,覆被率高,约占全面积的 77%,是世界上森林面积比重最大的国家之一。自然景观具有从我国东北和北亚的大陆型到日本的岛屿型的过渡性,半岛上既生长着许多我国东北、华北和苏联远东区的植物, 也生长着许多日本的植物。朝鲜北部山地和高原,冬季较长(11—3 月), 初霜早来(9 月中旬),终霜较晚(5 月上旬),10 月开始降雪,7—8 月才是夏季。这里属于针叶林带,主要树种有鱼鳞松、西伯利亚沙松、银松和通古斯落叶松等,其中有些地方还混生有黑桦、山桦、蒙古栎、白杨等阔叶树, 如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的森林中,针叶树占 70%,阔叶树占 30%。半岛东部山地主要为针叶阔叶混合林。中部是以阔叶树为主的温带森林,主要树种有山毛榉、栗、栎、杨、柳、榆等。半岛南部气候暖湿,属于亚热带,自然植被颇似华中、华南和日本的中部与南部,树种以竹、梅、樱、槐等为主,在半岛南缘和岸外诸岛,则具有亚热带常绿林。半岛地形多山,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很明显,例如常绿林只分布在南部边缘的 200—400m 之间的地带,其上即为温带阔叶林,在济州岛的汉罗山上还有针叶林。高山植物多分布在2000—2200m 以上的地带,桦的上限可达 2300m(北部山地),橡的上限在北部为 1100m,南部为 1400m。由于植物繁茂,动物种类也丰富,具有由北方针叶林动物到南方亚热带动物的综合性。此外,半岛东岸来满寒流和对马暖流的汇流,提供了良好的渔业环境,使半岛沿海有丰富的水产。

  1. 日本群岛区

①大陆东缘的弧形列岛:日本群岛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的东缘和太平洋的西北部,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 3900 多小岛组成,是东亚弧形列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群岛轮廓狭长,呈东北-西南向延伸,长达3000km(北海道—冲绳),但东西最宽仅 220km。海岸线曲折漫长,约 29×

103km,平均每 12.5km2 面积有海岸线 1km,由于岛形狭长,与海岸间的垂直距离很少超过 100km 的。日本群岛主要属于大陆岛,与亚洲大陆有接近性, 如从长崎到上海相距仅 800km,但从东京到伦敦或旧金山都远隔 104km。亚洲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北部、弧形列岛的特殊位置,对日本群岛的总体特征带来很大影响。首先,本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地带,所以形成了著名的陆缘岛弧海沟体系,地壳变动激烈,火山、地震频繁,地块破碎, 有火山国、地震国和断裂国之称。其次,大陆东缘、海陆交接的相关位置, 使本区介于大陆与大洋气压中心之间的位置,气压梯度很大,形成易受大陆影响的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温暖多雨,有梅雨国、台风国和冬雪国之称。再者,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与气候的综合影响,又使群岛具有洪水国、森林国和渔业国之称。

②山脉纵横,火山广布,地震频繁:日本群岛地壳运动十分剧烈,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山地和丘陵占群岛总面积的 75%,台地占 12

%,平原和低地占 13%。富士火山带的富士山海拔 3776m,是日本第一高峰, 赤石山脉的北岳(白根山)海拔 3192m,为日本非火山最高峰。

日本群岛的地形结构,以本州中部的丝鱼川-静冈构造线(又名日本中央地沟带)为界,分为西南日本(南弯山脉)和东北日本(北弯山脉)两大构造地形单元。丝鱼川-静冈构造线大致呈南北向的“S”形,是日本群岛地质上重要的界线。沿此构造线是一深部裂隙或大断裂带,长度约 250km,宽约50—60km。断裂地沟带的西侧断层线极明显,山势也高,如飞■山脉、木曾山脉和赤石山脉,统称“日本的阿尔卑斯”,高度多达 2500—3000m。断裂带东侧则因有第四纪火山喷出物的覆盖,界线不够明确,大致以关东山脉西麓为界,关东山脉为地垒状山脉,一般海拔 2000m,与地沟带西侧的山脉相比,约有 1000m 的高差。在地层上两侧也有显著差异,西侧山地多为古生层和中生层,东侧山地多为第三纪地层。在断裂地沟带中多新期火山的喷出, 形成著名的富士火山带。地沟带中还有许多小断层盆地,如甲府盆地和诹访湖地沟。

西南日本又以三丰州至八代间的中央构造线为界分内带和外带。中央构造线以北为内带,以花岗岩类为主,亦有古生层和中生层的分布,由本州横贯中国达九州北部,包括飞■、木曾、中国、筑紫等山地,主要是断层地垒山地,多呈隆起准平原,飞■山脉的穗高岳(3190m)、木曾山脉的驹岳(2956m)都有冰蚀谷和冰斗地形。中国山脉东西延绵 400km,北坡较陡,南坡较缓, 海拔一般为 1200m 左右,能分出三级准平面。中央构造线以南为外带,构成岩石主要为结晶片岩,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沉积岩。外带包括赤石楔状地、纪伊半岛、四国和九州等中央构造线以南的地区,山地一般海拔 2000—3000m, 赤石山脉呈楔状,其高峰如北岳(3192m)、盐见岳(3047m)、荒川岳(3146m)、赤石岳(3120m)等都有冰川地貌。纪伊山脉、四国山脉、九州山脉的高度不大,如四国山脉的石钟山,海拔仅 1982m。至于濑户内海则是一个断层陷没海浸地带,其中许多小岛相当于露出海面的中国准平原上的残丘,而大阪平原、京都平原、奈良盆地以及琵琶湖等也都位于这条中央构造线上。

东北日本以沿北上川—阿武隈川低地带之西的奥羽山脉东缘和北海道的勇拂低地为界分为内带和外带。根据板块构造观点,奥羽山脉东缘为日本群岛的火山前线,在此线以西的内带岩层较新,下部为绿色凝灰岩带,上部多为新第三系地层,顶部且多火山。奥羽山脉纵贯本州北部,长约 400km,为日本最长的一条山脉,是太平洋与日本海水系的分水岭,在地质上与出羽山脉类似,为绿色凝灰岩分布地域,在第三纪地层上喷出有安山岩和流纹岩, 与那须火山带重合,高度多在 1500m 以下。在火山前线以东的外带,岩层较老,为非火山区,如北上山地和阿武隈山地就是纺锤形的古山块,在海拔 1000

—1200m 或 800m 左右,呈现有显著的均夷面。北海道的日高山脉和北见山脉也属于外带;但夕张山脉和天盐山脉则属于内带。

日本群岛多火山,计有火山 270 多座,活火山约 80 座,约占世界活火山的 10%,分布在八条火山带上,即东北日本的北海道、那须、鸟海和富士火山带,西南日本的雾岛、阿苏、白山和乘鞍火山带。火山型式不一。主要类型有:锥状火山(如富士山、浅间山、妙高山)、盾状火山(如阿苏山、月山)、钟状火山(如三笠山、三瓶山)、塔状火山(如昭和新山)、破火山口式火山(为复式火山如阿苏山)。富士山为典型的成层火山,基底为第三纪地层,第四纪初,火山熔岩流冲破第三纪层喷出,形成山体,后经多次喷

发活动,形成锥状成层火山,并有侧火山 39 个和岩浆阻塞而成的富士八湖。

昭和新山是 1943 年有珠火山爆发时熔岩堆起的一座新山。与火山活动有密切

联系的是日本温泉众多,计有 18678 处,著名温泉有静冈县的热海,大分县的别府,神奈川县的箱根等。此外,日本群岛还处于地震带上,日本附近地区平均每年释放的地震能估计占全球的 1/10 左右,每年平均发生地震 7500 次,其中有感地震 1500 次,破坏性地震 420 次。大部分为浅震,主要集中在活动的东北本州弧外的海沟靠陆一侧;震源深度大于 60km 的地震常出现于东北日本弧和琉球弧。

日本群岛的平原规模小,分布零散,但分布有一定规律,即多沿河流下游和沿海一带分布,且受山地地形的制约。较大的平原有关东、石狩、浓尾和大阪平原。关东平原包括台地和低地两部分,面积 1.6×104km2,为日本最大的平原,洪积台地面积较大,低地则为利根川、荒川、渡良濑川、鬼怒川和多摩川等的冲积平原,平原高程西北部为 200m,东南部为 40—50m,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发达的地区,东京即位于荒川三角州上。浓尾平原为典型冲积平原,是木曾川、长良川、揖斐川下游地区的复合三角洲,冲积平原周围也有洪积台地,本区为日本中京工业区所在地。大阪平原临大阪湾,为淀川、大和川等的复合三角洲,为日本第二大经济区。日本平原面积虽小,但对日本经济生活却有重要意义。

日本群岛海岸曲折,多海湾、半岛和天然良港,海岸线曲折率为 13.78, 居世界前列。海岸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北九州、三陆、纪伊、濑户内海一带多沉降海岸;北海道一带多隆起海岸;砂岸以九十九里滨最为典型;珊瑚礁海岸主要分布于冲绳及南西诸岛。五十年代后期以来,日本在临海地带人造海岸和人造岛、深水码头与现代化工业基地,促进了城市工业、运输业、城市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③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日本群岛由于地处中纬度大陆东缘,水平地形曲折狭长,垂直地形崎岖多山,而且山脉走向既多与海岸平行,又多与冬、夏季风方向直交,加上处于高、低气压之间的过渡地位,冬季气压形势是西高东低,夏季气压形势是南高北低,因此无论冬夏风势都强,又都是富含水汽的海风,再加上受黑潮暖流的影响(仅东北部受亲潮寒流的影响),遂形成日本群岛的几个气候特点:(1)温和性:大部地区终年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比亚欧大陆同纬度的东岸地区有较强的海洋性,但比西岸地区又有显著的大陆影响。(2)湿润性:因受季风、梅雨和台风的影响,降水丰富。日本年平均降水量 1818mm,为世界陆地年平均降水量(730mm)的 2 倍以上,多雨地如尾鹫年降水量为 4119mm。(3)地区内部的差异性:日本群岛南北狭长,所跨纬距约 25°,故自北而南包括亚寒带、温带和亚热带三个气候带, 但大部分属于温带;由于山地地形和季风的季节更替,使日本东西两岸的地区差异也很明显,冬季来自大陆的西北季风强烈,日本海斜面多阴天和降雪, 为世界著名的多雪地域,如山形县、新潟县最深积雪可达 3m,但太平洋沿岸因受焚风作用的影响,天气晴朗干燥。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时,太平洋斜面降水充沛。濑户内海地区因受南北山地阻挡,降水量比较少,但也在 700—900mm 左 右 。

表 4-10 日本东西两岸冬季天气对比

内、外侧

日本海侧

太平洋侧

代 表 地

秋田( 39.5 ° N )

宫古( 39.5 ° N )

月 份

12 1 2 3

12 1 2 3

晴天数

0 0 0 1

6 6 4 3

阴天数

26 27 23 22

5 5 6 9

平均最低气温(℃)

-2.0 -4.9 -5.2 -2.0

-2.7 -5.2 -4.9 -2.5

平均最高气温(℃)

4.5 1.9 2.5 5.7

8.5 5.9 6.2 8.7

降水量( mm )

163 133 104 101

56 59 76 82

降雪日

21 27 23 17

8 12 13 11

相对湿度(%)

74 74 74 74

61 58 63 68

表 4-11 日本东西两岸夏季天气对比

内、外侧

日本海侧

太平洋侧

代 表 地

福冈( 33.5 ° N )

高知( 33.5 ° N )

月 份

7 8

7 8

晴天数

2 4

2 3

阴天数

14 9

17 13

平均最低气温(℃)

22.0 22.5

21.7 22.3

平均最高气温(℃)

29.9 31.2

29.2 31.0

降水量( mm )

233 145

323 334

降水日数

14 12

16 16

雷暴日数

4 5

3 4

相对湿度(%)

81 81

86 84

日本群岛的年均温,北部为 6℃,中部为 14℃,南部超过 18℃,最冷月1 月均温北海道北部为-8℃,日本中部为 0—5℃,南部为 10℃,与同纬度的西欧和北美东岸相比,日本冬温较低,南北温差较大。最热月 8 月,除北海道和东北北部外,平均最高气温都超过 25℃。8 月平均 24℃等温线直达东北地方的北部,8 月均温札幌为 21.7℃,鹿儿岛为 27.3℃,两地相差仅 5.6

℃。但 1 月相差为 11.8℃。气温年较差北部大于南部,如北海道内部可达 32

℃,而日本南部则在 20℃以下。与大陆东岸同纬度地区相比,日本的年较差较小,如北京与秋田同位于 39°N,前者年较差为 31.1℃,后者为 25℃。

日本群岛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气压形势西高东低,盛行西北季风,因与大陆高压间的气压梯度大,平均差 36mb,最大差 80mb,加上与西风急流一致, 故冬季风比夏季风强,气温较低,南北温差较大,受冷海变性西伯利亚气团和对马暖流的影响,里日本(日本海侧)冬有大风雪,冬季三个月的降水量可达 750mm,超过夏季。表日本(太平洋侧)因吹干冷的越山风,相对湿度小(65%),日照时间长,故晴朗干爽。春季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渡期, 天气多变,东西两岸间的气候差异逐渐消失。樱花开放时期为入春的标志, 九州为 3 月 30 日,北海道南部为 4 月 30 日。6 月后,日本开始有 1 个月的

梅雨期,(西南日本、中部日本始于 6 月 11—14 日,本州北部、北海道最南

端始于 6 月 23—24 日,大部分北海道始于 6 月 30 日至 7 月 1 日),这个时

期,“西高”后退,鄂霍次克海高压渐强,鄂霍次克海冷凉气团南下,以东北风吹入日本。与此同时,南方的小笠原高压带也逐渐形成,热带小笠原气团也向日本推进,与鄂霍次克海气团之间,形成低压槽(即梅雨锋),在日本南部交绥,形成宽约 300km 的锋面,在这里冷暖气团相交,形成浓雾、细雨天气,即日本的梅雨期,云量和降水量的迅增,日照时间减少,为“入梅” 的标志。在梅雨期平均云量为 70—80%,最高可达 88%,相对湿度最高可达87%,在一个月的梅雨期内的降水量,南九州为 400mm,北九州、南四国、纪伊半岛和中国西部为 300mm,本州南部为 200mm,北海道大部在 100mm 以下。梅雨是日本南部主要降水来源之一,约占南部地区年降水量的 20—30%,如鹿儿岛即占 34.5%。梅雨锋面北移后,日本进入夏季,全境受北太平洋亚热带高压影响,气压形势南高北低,小笠原气团笼罩日本,盛行东南季风,加上黑潮暖流和山地地形的作用,使整个夏季温度高,湿度大,台风、雷雨和地形雨多,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气候差异缩小。真夏日数(最高气温≥30

℃),南方的名濑为 92 天,那霸为 83 天,中部的京都为 69 天,东京为 47 天,北部的札幌为 9 天。因温度高,湿度大(相对湿度 80—90%),气流不稳定,午后 2 时,常出现雷雨,以 8 月为最多。8—9 月,北太平洋台风常袭日本,带来大量降水。夏末以后,气温下降,小笠原气团减弱,从北方来的东北气流,将小笠原气团逐渐推到九州南部,形成寒暖交绥的锋面,导致了秋雨。和梅雨期的降水首先集中在日本的西南部不同,秋雨则主要集中在北部和里日本地区,如北海道各地几乎都是 9 月份多雨(如稚内 9 月降水量为151mm,占全年的 12.3%)。秋雨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由于台风与秋雨锋面的互相影响,从而加剧了秋雨的强度,日本 9 月的台风与 7 月、8 月的台风相比,由于秋霖锋的活动,使其风速和降水量都比较大,暴雨也大,使日本灾害性台风多发生在 9 月。10 月 10 日左右秋霖锋退出后,日本进入天高气爽的秋季,气温较春温稍高,落叶树的树叶变红是入秋的标志,完全落叶则已入冬。

日本群岛年内有三次降水高峰:6 月中旬至 7 月中旬细雨连绵,为梅雨期,属西南日本型;9 月多台风雨和秋雨,属东北日本型;冬季风降雪区属于里日本型。日本是同纬度积雪量最大的国家,面向日本海的沿岸低地,平均最大雪深可达 1m,高田绝对最大雪深曾达 3.77m。

黑潮暖流和亲潮寒流是对日本气候有明显影响的两大性质不同的洋流。黑潮以其水温高,盐度重,透明度大,水色深蓝而得名,它来自北赤道流, 流经台湾岛以东,夏季表水温度 30℃,至日本南方海域为 28℃,比同纬度太平洋东岸水温高 10℃左右。从台湾以东海域至本州东端的犬吠埼(35°N) 以东海域之间为黑潮主流,平均深 400m,最大流速 3kn(1kn=1n mile/h), 潮岬附近黑潮流幅为 90—100km,水深 1000m,流速 3.1—5.5kn,100m 以浅的水温为 20℃,透明度为 20—45m,流量为 63×106m3/s,约当亚马孙河流量的 600 倍。黑潮至犬吠埼以东海面因与从北来的亲潮寒流相遇,形成大规模的“潮境”(即寒暖流相汇的海域),这里亲潮潜流流到黑潮表层之下,使黑潮变浅,称为黑潮续流。它流到 150°E 以东即转为北太平洋暖流。日本南部的室户岬、潮岬和足折岬一带的亚热带植物(如桫椤、苏铁)的发育与黑潮的影响有一定联系。黑潮暖流的一个分支(对马暖流),经朝鲜海峡入日本海,沿日本西岸向北推进,然后穿过津轻海峡与亲潮相汇。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时,对马暖流对变性西伯利亚气团的下层有增温增湿促其不稳定的作

用,使里日本冬季降水量大,但西北季风越山东下后,却减少了黑潮对表日本的影响。亲潮来自白令海和鄂霍次克海,为富含浮游生物的低温绿色洋流, 因多海藻和鱼类资源,有幸于人们生活,故日本称之为亲潮,但北海道、三陆沿岸也能受它的冷害。亲潮源流的海域,因受融冰影响,盐分低(33—33.5

‰),表层水温年内为 1—19℃,100m 深度以下为 2℃。南下的亲潮,夏季从北海道的纳沙布岬的南方分为数支,在从 37°—40°N 附近的三陆海域, 遇黑潮续流,在金华山以南形成亲潮潜流,时速达 1kn,因为冬季潮境强, 其先端可到犬吠埼附近。夏季,东北日本东岸包括北海道东部,因受亲潮影响气温低降水少,加上东北风的作用,使这里多阴天、浓雾和冷害。

日本群岛的气候,根据地形因素和纬度因素的制约,可划分为六个气候区:(1)日本海侧气候区,为冬季季风降水地域,是日本主要积雪地带,还可划分出三种类型:a.鄂霍次克型,每年有 4 个月(12—3 月)的月均温在 0

℃以下,秋雨较多(9 月),为少雨区。b.日本东北、北海道型,每年有 2

—4 个月的月均温低于 0℃,秋雨和冬雪均较多,因受对马暖流影响,气温较前者稍高。c.北陆、山阴型,月均温都在 0℃以上,冬季为主要降水期,为日本积雪最大的地区,属于典型的里日本气候区。(2)太平洋侧气候区,与日本海侧气候区相反,冬季降水量和降水日较少,日照长,晴天多,夏雨和秋雨多,还可划分出四种类型:a.东部北海道型,受亲潮影响,冬季寒冷, 夏季凉爽,夏雨秋雨较多。b.三陆、常磐型,冬多晴天、少雪,夏多雾、低温,9 月降水最多。C.东海、关东型,冬季晴朗干燥,夏季受小笠原气团影响,湿度大,气温高,6 月和 9—10 月降水最多,为典型的表日本气候。 d. 南海型,受黑潮影响,气温高,梅雨期、台风期降水最多,最高降水月为 6 月,这里是日本降水最多的地区,如尾鹫八剑山(1915m)的东南侧,外临潮岬海域的黑潮主流,面迎东南季风,年降水量 4119mm(或 4158mm)。c 和 d 已属于亚热带气候。(3)过渡型气候区,属于里日本和表日本之间的中间型, 可分二种类型:a.九州型,冬有降水,为日本海侧气候区的延长,但主要降水又集中在夏季,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指标都高,又类似表日本的气候。b. 濑户内海型,由于地形影响,温暖多晴天,湿度小,为日本的少雨区。(4) 冲绳型气候区,位于琉球群岛,年均温超过 20℃,多台风雨,以 6 月降水最多,属亚热带。(5)中央高原气候区,位于本州中部,地形为山地与盆地相结合,气候呈垂直变化,山地高原夏季凉爽,盆地则气温较高,冬季比沿岸平原气温低,可降到 0℃以下,降水仍以 6—9 月为多。

④河流短小急湍,水力资源丰富:日本群岛多山多雨,具有与大陆水系完全不同的特征。群岛年平均降水量 1818mm,全年降水总量可达 6×1011t, 全年河流流出量约为 2×1011t,水力蕴藏量达 5×107kW。

群岛水系短小流急,长度超过 300km 的河流仅有 3 条,信浓川 367km, 为最长河流。日本河流的纵断面很陡,各河缺乏下游的特征,水流很急,如利根川最大流量为 17000m3/s。根据流量的季节变化,可分三种河流类型:1) 日本海型河流,如最上川冬季为枯水期,春季融雪,3—5 月流量最大。2) 南海型河流,如木曾川冬季为枯水期,夏秋降水多,流量大。3)西南日本型河流,如淀川冬季为枯水期,台风期和梅雨期流量最大。

日本湖泊约有 600 多个,多分布于东北部,以北海道为最多,成因类型以火山作用为主。琵琶湖面积最大(673.9km2),为断层湖。

⑤纬向地带性土壤和非纬向地带性土壤分布错综复杂:在温带季风湿润

气候和森林植被的条件下,日本群岛发育了纬向地带性的森林土壤,并且多呈酸性。自北向南主要分布着三个土壤带,即:亚寒带针叶林森林灰化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棕色森林土带和亚热带常绿林红色土带。当然它们之间还有过渡带。非纬向地带性土壤在日本分布亦较广泛,如北海道地区有泥炭土与沼泽土,九州南部与北海道东南部多火山灰土,河流下游与河口地带为冲积土,多年种植水稻地区形成了水稻土,在陡峭山坡下还有岩屑土。

⑥自然植物种属多,森林覆盖面积大:日本群岛在植物区系上属东亚植物亚区,其特点是种属繁多,仅高等植物就有近万种,且有山樱、桂树、银杏等固有植物。在日本热带性植物较多,且常与温带性植物混生,如在北海道亚寒带森林中,即混生有热带性的桂树和花椒树。在自然植被的分布上, 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同时在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也很显著。日本群岛的森林覆盖率为 69%。

表 4-11 日本的自然植物带

太平洋岸的北限

气候带

中部日本海拔上限

高度带

植物带

主要植物

暖指数

(℃)

寒带

高山带

矮松带

高山植物和矮松

15 °

针叶林:

43 — 43.5 ° N

亚寒带

2400m

亚高山带

云杉冷杉带

蝦夷松、冷杉、云杉

、落叶松、白桧

45 — 55

夏绿阔叶林:

42 °— 43 ° N

冷温带

1500m

山地带

山毛榉带

山毛榉、蒙古栎、

枫、椴、连香树

85 °

37.5 °— 38 ° N

暖温带

500m

低山带

栲属红楠带

(槠带)

照叶林:

栲、槠、樟、粗榧

180 °

常绿林:

30 ° N

亚热带

低地带

露兜树苏铁带

苏铁、漆树、柯树、

榕、露兜树、桫椤

(据《日本の植物带》,前川, 1974.)

⑦陆栖动物贫乏,水栖动物丰富:日本群岛的动物界属全北区的中国东北亚区,它北以拉彼鲁兹海峡为界,接西伯利亚亚区,南以屋久岛与奄美大岛之间的渡濑线为界。根据化石分析,日本第三纪的动物与大陆相似,第四纪以来,逐渐演化为群岛的动物特点。错综的海峡,成为陆上动物传播的障碍和分布的界线。

日本动物分布可分三区:1)北海道动物区,津轻海峡(约为年平均 10

℃等温线)为其南界,动物以棕熊、黑貂、蝦夷鼬鼠、啼兔等哺乳类为代表

(在本州没有这些动物),也有与本州相同的鹿、狼、狐、松鼠等。2)日本中部动物区,渡濑线(约为年平均 20℃等温线)为其南界,特产月轮熊、日本猴(为世界栖息最北的猿类,可分布到 41.5°N)。3)琉球动物区,已属东洋动物区,无大形哺乳类,特产波布毒蛇、树叶蝶、冲绳鼠、奄美黑兔等。鸟类也多。

日本群岛附近的潮境渔场(西北太平洋渔场)是世界主要渔场之一。

⑧日本群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独特性:参照本书图 3-2 亚洲自然地理

环境整体性分析图式的观点,对日本群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独特性,进行如下的分析。

日本群岛是东亚大区中一个具有独特性的自然地理单元,这个单元是由上述各组成要素通过内在联系、互相制约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即日本群岛自然综合体。要认识这个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特点,必须从分析各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性和各组成部分的空间组合性入手。

  1. 大陆东缘、适居中纬、海洋环抱的特定空间地域,是形成日本群岛自然综合体的前提条件,它一方面导致本区是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的岛弧海沟系上,另一方面它又导致本区属于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

  2. 构造单元复杂、地壳极不稳定、山脉和火山广布、曲折而狭长的弧形列岛,是形成自然综合体的物质基础,也是形成多雨、水力丰富、森林茂密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区一切非纬向地带性的特征,无不与它密切相关。

  3. 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是形成本区自然景观的一个主导因素,多雨的气候加强了常态侵蚀,引起滑坡和山崩,形成了季风型水系,提供了水力资源, 有利于森林发育。

  4. 短小流急的季风性山地河流,是地形和气候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时它又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形成许多新地形,如扇状地、自然堤、平原和三角洲等。

  5. 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土壤的形成和分布,是地形、气候、水文和植被综合影响的结果。

  6. 森林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决定于气候和地形条件,也与植物区系的演变有关。

  7. 陆栖动物与森林有关,水栖动物与近岸海域的水文特点有关。整个生物界又与海陆变迁有关。

  8. 对上述各组成要素特征及其相互结合的分析,是探讨日本群岛自然综合体类型的基础。可以说大陆东岸的弧形列岛,具有海洋性温带季风型的森林景观,是日本群岛的总特征。

弧形列岛、山脉广布的地形和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是日本群岛自然综合体形成的两大主导因素。从亚欧大陆整体看,日本群岛首先是东亚大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大陆西岸的景观显然不同,而是别具风貌的大陆东岸的季风型景观,这首先反映了本区的非纬向地带性特征,而大陆东岸的位置、海洋环抱的形势、曲折狭长的列岛、崎岖多山的地形,这些非纬向地带性因素, 对日本自然综合体的特征,都起着主导作用。但从日本群岛的内部看,纬度和热量带因素对自然综合体的形成和分异,仍有重要影响。所以说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地表结构与纬向地带性因素的气候结构在本区是相互渗透的、兼容并蓄的,它们是自然综合体形成的一对主导因素。因此,日本的地理环境既具有非纬向地带性烙印,又具有纬向地带性烙印,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独特的自然地理单元。这种有别于其他地理单元的独特性,孕育在本自然区的整体性中,若从更高一级的自然地理单元如东亚大区看,它又是东亚大区内部差异性或区域性的表现。

对日本群岛自然地理的研究,还要重视其资源性和灾害性,前者为可资利用的优势,后者为需要防治和改造的方面。

日本群岛有多方面的资源可资利用。海岸曲折,良港众多,近海海域水

产丰富,亲潮系鱼类的鲑、鳟、鲱和黑潮系鱼类的匀■、鲔(金枪鱼)、鲳等都是主要经济鱼类。温暖多雨,水热充足,保证许多地区的作物一年可二、三熟;日照时数如四国南岸的高知为 2272.8h,濑户内海的冈山为 2213h,能满足喜光作物(水稻)生长。降水期大部分与无霜期一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如东京无霜期的降水量为 1216mm,占全年降水量的 80%。河流短小流急, 水力丰富约 5185×104kW;年降水总量 6749×108t,其中 1/3 可资利用;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每年降水量约有 4×1011m3 渗入地下,在 100—150m 以下的深层被压水中杂质少,适于城市和工业用水,当前日本约有 107 口浅井供

应一半人口生活用水和部分水田灌溉。据 1975 年统计,日本森林面积为 245

×105ha,其中针叶树占 48.6%,阔叶树占 47.8%,竹林等占 3.6%。在森林中, 天然林占 61.2%,人工林占 38.8%;为了保护水源、防风、水灾害、保护风景区等,日本重视保安林的建设,营造有水源林、防风林、防潮林、防沙林、防雪林、航行目标林、风景林以及自然保护林。1977 年全世界的森林覆盖率为 30.9%,日本为 66.9%。日本群岛山川秀丽,火山、温泉众多,风景资源丰富,为旅游胜地,日本现有国立公园 27 所,国定公园 50 所,每年接待旅游者达 6 亿多人次。日本国土仅 25%为平地,但这里却集中全国人口的 78%和全国总产值的 80%,为主要的生产基地,日本很重视国土的有效利用,1977 年的国土利用比 1965 年有很大变化,农业用地日益减少,城镇用地和森林面积都有增加,详见表 4-12。

表 4-12 日本 1977 年的国土利用

土 地 利 用

面积( 104ha )

比重(%)

比 1965 年增减面积

农业用地

569

15.1

-74

森 林

2527

66.9

11

荒 地

37

1.0

-27

水面、河流

114

3.0

3

道 路

99

2.6

17

城 镇

132

3.5

47

其 他

298

7.9

28

总 计

3776

100

5

日本群岛的自然灾害也很严重。火山时有爆发,地震终年不断,带来巨大灾害。如 1914 年九州樱岛火山爆发,将附近的村落埋掉;1977 年北海道有珠火山爆发,也灾及附近村落。日本历史上有记载的较大地震已达 2000

多次,从 1885—1963 年 6 级以上地震就达 1231 次,7 级以上地震 124 次,8

级以上的毁灭性地震 6 次。1923 年发生的关东大地震,损失严重。1978 年 1

月 15 日的伊豆大岛近海地震,使伊豆地方多处受害。此外,台风侵袭、滑坡与崩落、津波①、高潮、水灾、旱灾、冷害、雪害等也经常造成很大损失。台风常引起严重的气象灾害,灾情以南部九州最重,1943—1973 年九州发生灾害台风 44 次,四国—19 次,纪伊半岛—13 次,东海—14 次,关东—13 次。

① 津波(tsunami)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时引起的巨大海哨,因日本津波之害严重,故国际上已通用“津波”这个术语。

1959 年的伊势台风,使 35 万户受灾,仅爱知、三重两县就损失 5000 亿日元。

台风暴雨常引起水灾,滑坡和山崩,如 1981 年 8 月 6 日日本 12 号台风,使

石狩川决堤,造成北海道 212 个市町村的半数以上受灾,淹没土地 95×

103ha。台风引起的暴风津波也叫“高潮”,如 1934 年大阪湾室户台风,引起高潮达 4m;1933 年三陆津波,在气仙沼湾的入口形成 7—8m 高的巨波,直入湾内 20—25m。现在在易发生地震和火山的沿海,都修筑了高大的防潮堤, 以防津波和高潮之害。日本山地多坡陡,大雨时极易引起滑坡和山崩(亦名山津波)而埋没道路、农田或房屋。雪害主要发生在里日本的北陆地区,如1963 年 1 月北陆地方大雪,10 日间的积雪量在新潟县长冈市深达 318cm,为降雪的最高记录,使火车停驶,影响交通。在北海道和东北北部,水稻发育期有时气温和日照不足,造成冷害。在濑户内海沿岸和近畿、东海地区,有时发生旱灾,1912—1950 年发生大旱灾 7 次,近畿 5 次,东海 4 次。1973

年梅雨锋先由于小笠原气团势弱,到达日本较晚,可是 7 月小笠原气团又急速发展,过早地把梅雨锋推向北方,使日本比常年早一周结束梅雨期而进入盛夏,造成炎热、干旱和水荒,许多水田减产。其他如土壤贫瘠(火山灰土占 16.4%)、耕地中 46.5%为坡耕地以及缺乏有用矿产资源等,都是不利的自然条件。针对这些情况,日本很重视治山治水、填海造陆、防灾预报、造林改土以及国土保护等工作。

(四)东南亚大区

本区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亚洲纬度最低的地区,是亚洲的赤道部分;另一方面它正扼亚澳之间的过渡地带,这在气候和生物界都有明显的反映;本区也是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会地带。这种地理位置使东南亚具有湿热的气候, 从而形成繁茂的热带森林,是本区与其他区的根本差异。东南亚在构造地形上可分两大单元,一是比较稳定的印度-马来地块,一是地壳变动比较活跃的新褶皱山地。在气候上东南亚具有赤道多雨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大巽他群岛等属于海洋性的赤道多雨气候。菲律宾群岛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而中南半岛则属于大陆性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的自然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林为主。

  1. 中南半岛区

    本区地形结构比较特殊,山川大势多南北纵走,且山川相间排列,加上半岛基部地势较高,掸邦高原海拔约 2000m,地形结构如掌状。中南半岛的气候与印度半岛相似,都属于热带季风类型。向南伸出的马来半岛为赤道多雨气候。中南半岛年分三季:热季(3—5 月)、雨季(6— 10 月)和凉季(11—2 月)。一年中至少有 4 个月的月降水量不及 60mm。半岛降水相当丰富,降水量的分布受季风风向和地形的制约,如半岛西部阿拉干山脉西坡,因当西南季风之冲,故年降水量达 5000mm;柬埔寨象山南端, 年降水量为 5473mm,但在背风侧的柬埔寨平原,却只有 1000—1500mm。又如马来半岛在盛行东北风时降水较多,而盛行西南风时因受苏门答腊高山障壁的影响降水较少,因此马来半岛东岸降水量多于西岸。地形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而降水量与热季的长短又影响自然植被的分布,大致全年多雨的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的多雨海岸为热带雨林景观;有干、湿季的中南半岛(多雨海岸除外)为热带季风林景观;雨量较少的内部平原和河谷为热带草原景观;中南半岛的基部地势较高,为山地混合林。此外,在北部湾和暹罗湾等沿岸还分布着红树林,它们的茂密根系阻碍潮水的进退和河水的外流,有助

于三角洲和沙滨海岸迅速向外伸展。

  1. 东南亚岛屿区

    本区亦称马来群岛,包括大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马鲁古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等。在构造地形上,本区主要是由新期地壳运动形成的支离破碎的高峻地貌,同时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剧烈,是濒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造山带的火山地震带的会合带。群岛地形与红树林的分布和珊瑚礁的升降也有密切关系,例如苏门答腊东北岸、爪哇北岸,红树林分布很广,有利于沿岸沙洲的形成和河口平原的扩大。大巽他群岛虽属海洋性赤道多雨气候,但因介于亚澳两大季风气候区之间,故亦有季风风向的特色。风向的变化加上地形的作用,对于雨量分布有很大影响,例如各岛屿向风侧多雨,背风侧少雨;在同一向风侧,则海拔愈高雨量愈多,爪哇中部山地年降水量常达 6000mm。群岛植被类型的分布受雨量多少和地势高低的制约,热带雨林地区雨量多在 1800mm,热带季风林地区多在 1500—1800mm 米,热带草原地区多在 900—1500mm。菲律宾群岛由南北纵走的弧形山地组成,属于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部为 1000—3000mm,雨量分布亦主要受季风方向和地形影响,如冬季盛行东北风时,东北部向风山地多雨, 夏季盛行西南风时,西南部向风山地多雨。此外,每年 9—10 月台风亦带来丰富降雨。菲律宾群岛由于高温多雨,干季不长,故有热带雨林景观,一般在海拔 400m 以下的地区多为棕榈、椰子和橡胶等热带经济林;沿海湿地多红树林; 400—900m 多为由栎、桃金娘等组成的常绿阔叶林;900m 以上的山地, 主要为针叶林。

(五)南亚大区

  1. 印度半岛区

    这是一个界线明显、特征突出的自然地理单元。古老的德干高原构成半岛的核心,平均海拔约 600m;年轻的新褶皱山围绕在半岛北面,成为与大陆间的自然界线;印度河-恒河平原位于两者之间。印度半岛具有典型的大陆性热带季风气候,根据季风的进退,各季气候不同。12 月至翌年 2 月为东北季风季节,是印度半岛的冷季,天气多晴朗,气温日较差较大, 惟西北部有一定的气旋降水,半岛东岸有较多降水;3—5 月为热季,德干高原中部气温达到 35℃,塔尔沙漠的绝对最高温度曾达到 50℃以上,热季降水很少,蒸发很强,植物多数落叶,农业全靠灌溉,半岛西北部热季时有沙尘迷漫的猛烈干风(沙暴);6—9 月为西南季风季节,是南亚的雨季,年降水90%集中于雨季,如果西南季风吹来较迟或南退较早,这里降水就会减少, 这就是南亚雨量变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10—11 月为雨季末期,气温开始逐渐降低,北部一带的气压也就逐渐增高,这样使大陆和海洋间的气压梯度逐渐变弱,因此西南季风开始退缩,降水随之减少,很快转入冷季。

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林和热带雨林占有广大面积,其分布与降水量有密切联系。西高止山西侧、东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和阿萨姆地区,年降水量多在 2000mm 以上,为热带雨林区;德干高原大部年降水量为 1000—2000mm, 树木为了减少热季的蒸发,形成干季落叶;德干高原内部、印度半岛的西北部,年降水量为 500—1000mm,多为灌木和草原植被;塔尔沙漠及其周围雨量很少,为荒漠和半荒漠,仅有旱生稀疏草本植物和多刺灌木。

  1. 斯里兰卡岛区

    在构造上本与印度半岛连为一体,后因保克海峡和马纳尔湾沉降,始与半岛分离,形成一个古老的大陆岛。斯里兰卡岛中部山地海拔最高为 2538m,沿岸为海岸平原,沿海沙洲、潟湖较多,西南部还有珊瑚礁海岸。斯里兰卡岛与印度半岛之间有名为亚当桥的断续小岛,系为沉降

海底上的残丘。斯里兰卡岛位于 5°—10°N,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不过东西两侧气候也有不同,西南部面向西南季风,雨量最多,如科伦坡年雨量为3257mm,雨期多在 4—11 月;面向东北信风的东北部,雨量较西南部为少, 如亭可马里年雨量为 1572mm,雨期多在 10—1 月。斯里兰卡岛大部属于热带雨林景观。

(六)西南亚大区

本区紧邻欧非二洲,北回归线横贯本区南部,副热带高压带笼罩本区大部,加上周围又多为广阔的干燥地带,海洋对本区影响很小,因而干燥性和大陆性就成为本区自然界的总特征。西南亚由三大构造地形单元组成,具有大陆性和干燥性气候,基本上可分为亚热带和热带两大区,但因地理位置、地形和风向等因素的差异,各地气候也有不同。狭长的地中海沿岸地带主要是地中海式气候;在东北信风占优势的南部为热带荒漠和半荒漠气候;里海南岸为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伊朗高原内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叙利亚和北部阿拉伯等地区,都是亚热带荒漠地区;至于南部阿拉伯和伊朗高原南岸则为热带荒漠气候;同时由于西南亚地形多山,所以也具有垂直变化的高山气候,例如高加索的气候,即有复杂的垂直变化。西南亚内陆水系广大,多内陆河流及内陆湖泊,而且有广大的无流区和一些间歇河。自然植被主要为荒漠、半荒漠,仅在沿海和向风多雨山地有森林分布。根据地形和气候差异, 西南亚可划分六个副区。

  1. 伊朗高原区

    这是一个闭塞的山间高原,由南北两侧边缘山地和夹在其间的山间高原与盆地构成。由于气候非常干燥,各盆地中都有广大的荒漠, 相对高度达 200m 左右的沙丘也很多。伊朗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温差大、雨量少,属冬雨型,可称为伊朗式气候,年降水量 75%集中于 1—4 月。地形对雨量的分布影响很大,例如厄尔布尔士山北坡降水量为 1300mm,而南坡则在500mm 以下(如德黑兰为 236mm),高原内部雨量多在 150mm 以下。高原水系主要为内陆流域,外流水系多分布在高原外围。伊朗高原除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扎格罗斯山脉等向风多雨的山地有森林外,其余全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2. 阿拉伯半岛区

    本区是亚洲最大的半岛,地形为平坦台地式高原,边缘多以陡峭断崖临海,一般高度约为 1200—2500 m 。气候主要属于热带荒漠类型,为世界最热地区之一,最热月绝对高温可达 50—55℃。半岛大部地区降水在 100 mm 以下,仅也门高地(海拔 2700—3200m)和南部海岸夏季受印度洋海风和地形性降雨影响,降水较多,约为 500—1000 mm。阿拉伯半岛大部为无流区,河流多属干河,只有在降雨后的短暂时期内有一定水量, 大的干河可长达 1600 km。阿拉伯半岛荒漠面积广大,可分为四种类型:1) 达哈那型沙漠,由比较坚硬的砾石构成,表面被宽窄不等的沙带所分隔,地表无干河,全为无流区,如鲁卜哈利沙漠中部就属于这种类型。2)内夫得型沙漠,由深厚的砾石和沙漠组成,主要分布于半岛的北部和鲁卜哈利沙漠的东部,由于风积作用,形成很多沙丘,在内夫得沙漠边缘有许多绿洲。3)阿喀夫型沙漠,由细沙形成的活动沙丘地带,多数尚未固定,随风移动,通行困难,主要见于鲁卜哈利沙漠的西部和南部。4)哈拉型沙漠,原是绉裂崎岖尖锋突峭的熔岩地面,系由熔岩地区遭受风蚀而形成,非常不易通过。半岛四周围绕着荒漠,主要为荒漠草原景观,以利雅得为中心散布有许多绿洲, 海枣棕(枣椰子)、金合欢属是绿洲中的主要植物。至于沿海绿洲,以南部地区为主,因受印度洋季风雨影响,植物较茂密,盛产咖啡,树胶,海枣,

芒果,棉花,甘蔗等。

  1.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区 两河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河流落差甚小,

    冲积迅速,平原不断向海伸展。本区气候,北部为地中海型,大部为热带荒漠、半荒漠气候。植被类型主要为荒漠草原。

  2. 地中海东岸区

    本区包括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等,在构造上为东非大断裂带的延长部分,是一个断裂块状台地。本区具有南北纵行、东西排列的地形结构。地中海岸一带为沿海平原,平原东侧有一带丘陵性山地,耶路撒冷即位于海拔 900m 的丘陵顶部,该城距死海仅 24km,但两地高差约有1300m。再东为约旦断层谷,亦即死海地沟带,是一个南北向的纵谷,谷宽约

16—90km,约旦河自北而南穿流于有玄武岩溢出的峡谷中,约旦河长约

320km,注入-392 米的死海。死海地沟带以东为东部约旦山地,一般海拔 450

—1200m。本区具有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和地中海式植被。沿海平原和山地西侧植物比较茂盛,有柑桔、橄榄、葡萄、无花果等,断层谷内和东部地区气候干燥,多为带刺灌丛和矮潟檞。

  1. 小亚细亚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区 小亚细亚是西南亚一个半岛,

    扼黑海通向地中海的航路,为东南欧到西南亚的陆桥。小亚细亚高原是一个南北两侧具有边缘山地的山间高原,海拔约 1300m,周高中低,图兹湖周围为气候干燥的半荒漠,有大盐滩。亚美尼亚火山高原是以大阿勒火山峰为中心的,由四条山岭汇合而成的山群地带,新期火山活动非常剧烈,是一火山喷发的熔岩高原。小亚细亚半岛沿海为地中海式气候,年降水约 750mm,内陆高原为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降水在 250mm 以下。亚美尼亚火山高原较安纳托利亚高原更干冷。小亚细亚中部主要为荒漠草原,在安卡拉和锡瓦斯一带主要为草原,半岛的北部、西部和南部边缘因降水较多有森林分布。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和高山,具有垂直景观带结构。

  2. 高加索山地区 高加索山地是一个具有垂直结构的典型的高山地区,

    这里山地地形是形成自然综合体的主导因素。高加索的地形以大高加索山和小高加索山为主脉,大致具有山地和低地相间排列的形势。大高加索山脉绵长 1500km,宽约 180 km,厄尔布鲁士山是其最高峰,海拔 5633m。第四纪时,高加索山地全为山地冰川所覆盖,迄今仍有 1500 多条山地冰川,它们形成高加索型河流的水源地。这里气候非常复杂,包括寒冷的高山气候、山麓的温带气候、外高加索西部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和东部干燥的亚热带气候。大高加索山脉和苏拉姆(Surami)山具有显著的气候障壁作用,成为气候区的界限,尤其大高加索山脉阻碍下层环流,使北方的冷气团很少有机会从黑海和里海方面进入外高加索。大高加索山脉的西段南坡,降水量最多能达3000mm,且多为冬雨,这里雪线较北坡为低,约为 2600m。北高加索因位于大高加索山脉以北,故冬冷夏热,大陆性较强,冬季气温可降到-30℃,夏季则又高达 20—25℃,北高加索的年降水在东部约为 350—550mm,中部和西部约为 600—875mm。外高加索四部即黑海沿岸为湿润的亚热带气候,这里因受大高加索山脉阻挡寒冷气团,再加上冬季黑海气旋的影响,所以气候温和湿润,冬雨较多,巴统位于本区南端,年降水量为 2500mm。外高加索东部位于里海沿岸,处于气旋活动背风侧,所以冬温夏热,降水量较西部为少,如巴库仅为 238mm。高加索地区的河流属于高加索型,河水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河川径流夏季最盛,但各河下游也有雨水补充。河流一般都是短小急湍,水力丰富。高加索的植被带呈显著的垂直结构,例如大高加索山脉西段,下部

为亚热带常绿林,中部为温带阔叶林,上部为寒温带针叶林。外高加索西部沿黑海东岸的低地,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东部沿里海西岸地区, 气候比西部干燥,故森林面积较小,主要为草原和灌木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