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气 候一、气候主要特征

亚洲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文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气候。从洲内各地区气候特征的组合和洲际各大陆气候特征的对比,反映出亚洲气候具有几个明显的特性,即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对大陆性气候的形成来说,大陆面积巨大、轮廓形态完整、具有离海遥远的广阔内陆等起主要作用;对季风性气候的形成来说,世界最大的陆块,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这种海陆分布引起的热力差异是季风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对气候的复杂性来说,面积规模大、地理纬度广、高原山地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大陆性气候强烈

亚洲陆地面积巨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中心部分与最近的海岸距离超过 2500km,而且大陆轮廓完整,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又位于亚欧大陆东部, 西距大西洋很远,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影响很小。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的地区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有广大的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他大陆同纬度地区气候比较,具有强烈的大陆性。它具体表现为这些地区多属冬冷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季节集中、多数地区的大陆度均在 50%以上。

气温年较差愈大,气候的大陆性愈强。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 奥伊米亚康地区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图 4-8)。这里冬季严寒,1 月平均气温-50℃,绝对最低气温曾达-71℃,成为北半球的“寒极”。但 7 月平均气温为 15.7℃,年较差超过 65℃。维尔霍扬斯克的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1.8℃(也有记录为最高气温 36.7℃,最低气温-70℃,最大年较差 106.7

℃的)。如用维尔霍扬斯克的年较差作为极端大陆性气候的代表,然后用它来对比世界各地年较差,以显示大陆性的程度,也可反映出亚洲的大陆性最强①。

图 4-8 世界各地温度(℃)年较差图

从整个亚欧大陆来看,例如沿 52°N 自西向东,年降水量愈来愈小,年较差愈来愈大,反映气候的大陆性愈来愈强(表 4-1)。亚欧大陆东西两侧的气候类型也迥然不同,例如东侧的呼玛(51°54′N)与西欧乌德勒支(52

°05′N)的纬度位置相似,但呼玛 1 月均温为-27.7℃,7 月均温为 20.1℃, 年较差为 47.8℃, 3—4 月升温 13.0℃, 10—11 月降温 15.3℃,降水主要集中夏季,气候属于大陆性。而乌德勒支 1 月均温为 1.2℃,7 月均温为 17

℃,年较差为 15.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 4—5℃,各月降水分配均匀,气候属于海洋性。

① 据胡焕庸等:《世界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第 17 页,科学出版社,1983 年。

表 4-1 亚欧大陆沿 52 ° N 气温(℃)降水( mm )和年较差的东西差异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瓦伦西亚 51 ° 56 ′ N

所温降水

7.2

165

7.2

123

7.6

104

9.1

89

11.4

82

13.8

85

14.9

102

15.1

120

13.7

114

11.2

144

8.8

144

7.7

164

柏林 52 °

30 ′ N

气温

降水

-0.1

43

-0.8

37

3.9

38

8.6

40

13.7

48

17.3

60

19.0

76

18.1

61

14.6

44

9.4

46

41

44

1.0

46

华沙 52 °

13 ′ N

气温降水

-3.3

32

-2.3

29

-1.4

33

7.5

39

13.6

51

17.3

65

18.8

80

17.7

73

13.6

45

8.0

42

-2.3

39

-1.7

36

伊尔库次克

52 ° 16 ′ N

气温

降水

-20.7

12

-17.5

8

-9.3

9

1.4

15

8.6

29

14.9

83

18.0

1.2

15.5

99

8.7

49

0.3

20

-10.7

17

-17.8

15

赤塔 52 °

03 ′ N

气温降水

-26.1

2

-21.4

2

-11.5

4

0.2

7

8.6

20

16.0

51

18.2

93

15.5

90

7.5

51

-0.9

12

-14.6

7

-23.4

4

(二)季风性气候典型

亚洲大陆东、南滨临大洋,北起苏联远东滨海区,经日本、朝鲜、中国105°E 以东地区,至东南亚和南亚,为全球典型的季风气候区。这里的盛行风向随季节而有显著的改变,1 月与 7 月盛行风向的变移至少有 120°,盛行风向的平均频率超过 40%。海陆间巨大的热力差异及其季节变化或迭加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季风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夏季,风从海上吹向陆地, 暖热多雨;冬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凉冷干燥,是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虽然季风气候首先是强大的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破坏了纬向地带性的体现,它使亚热带荒漠在大陆东部消失。但是,从温度着眼,自北向南,它仍能分出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自南而北随着纬度的变化,以夏季风(西南季风)强大的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带季风区,逐渐为以冬季风(西北季风)强大的温带季风区所替代。东亚温带季风体现热力差异最明显,南亚热带季风则迭加了行星风系季节移动的作用。

亚洲的季风以强度最大、影响范围广和类型复杂著称。大致 35°—55° N 的东亚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温带大陆气团影响,以偏西、北风为主,由陆地吹向海洋,风力强劲,寒冷干燥,南北气温差别大;夏季受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以偏东、南风为主, 由海洋吹向大陆, 暖热多雨,南北气温差别小;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夏季。东南亚和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以 10°N 到北回归线附近为最典型,气候特点是:热带季风发达,在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 赤道低压槽北移到 30°N 左右, 同时在海陆热力因子的作用下,南亚大陆形成塔尔热低压,在二者共同影响下, 盛吹西南季风,其风力强于东亚的夏季风。又因风向来自暖流洋面,水汽条件充足,故有大量降水, 在这种水热和气流条件下的洋面上,容易形成热带气旋,对东、 南亚影响很大。在太阳高度角小的季节,热赤道和赤道低压带南移,又因海陆热力作用, 大陆上有高压发展,这里又盛行东北季风,形成多晴朗天气的冷季。在西南季风开始以前,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有一个气温最高的热季。无论是温带季风气候或是热带季风气候,都有大陆性或海洋性的区别,例如东亚大陆和印度半岛大部分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而日本群岛和菲律宾群岛则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在其他大陆上,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多为热带干旱气候,唯亚洲季风区例外,虽然北回归线横贯于南亚、东南

亚的中部,但这些地区由于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中仍有湿润的雨季,即使在南亚次大陆,其干旱气候区的面积也并不大。对比非洲、澳大利亚等回归线附近的热带荒漠景观,更显示出季风对亚洲气候影响之大了。

从季风的成因和概念严格考虑,世界的典型季风区仅出现于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北美大陆东南部虽然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并有天气变换,但尚不够季风条件,只能认为有季风现象。南美洲因大陆南部很窄, 不能发育季风气候。欧洲更以大陆西岸型气候突出,不存在季风。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和澳大利亚,西非赤道以北的季风,是热带东风(哈麦丹风)同来自几内亚湾湿润气流年内交替的结果,属于行星风系的作用。几内亚湾全年盛行来自赤道以南的东南风,经赤道后转向成为西南风。澳大利亚北部的情况也是由于行星风系位移的结果,其冬季风属于信风,不是大陆冷高压形成的冬季风(由热力作用产生的冬季风无论从空气属性、垂直结构以及成因上, 都与信风有所不同),而夏季风是越过赤道转向而来的西风,它和因热力作用引起的夏季风亦不相同。因此,不能把因行星风系引起的风向季节变更并确实带来相应气候变化的低纬的所谓“季风” 作为季风考虑。我们可以把非洲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的“季风”称为“准季风”(quasimonsoon),以与亚洲的季风有所区别。

(三) 气候带俱全,气候型复杂

亚洲从北冰洋岸到努沙登加拉群岛,从太平洋西岸到地中海之滨,除大陆西岸的温带湿润海洋性气候和南极洲与格陵兰岛的冰原气候外,世界上所有主要类型的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北冰洋沿岸岛屿上有类似格陵兰岛的冰原气候;北冰洋沿岸是寒带苔原气候;以南是横贯西伯利亚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在东亚有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和南亚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大巽他群岛等一带是赤道多雨气候;西南亚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式气候;西南亚的大部地区和亚洲大陆内部,分别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和半干早气候,前者是北非大沙漠向东的延伸,大部地区常处于副热带高压和东北信风控制下,干旱少雨;后者因居大陆内部, 海洋气流难以达到而干旱少雨。据统计亚洲干燥地区的面积为 1647.6104km2,仅次于非洲, 但若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荒漠,则亚洲远比非洲为大(表 4-2)。

亚洲由于高纬和高山、高原地区很广,所以寒冷气候在各洲中也是很突出的,例如西伯利亚即以位于高纬和远离大西洋而具有剧烈大陆性的寒湿气候,这里既有北半球的“寒极”,又有广阔分布的永久冻结现象。青藏高原虽位于 27°—37°N 之间, 但由于海拔高达 4000—5000m,

表 4-2 各洲荒漠面积( 106 km2 )

大陆

温带荒漠

亚热带荒漠

热带荒漠

总计

亚欧大陆

5.9

4.7

3.7

14.3

非洲

1.1

8.9

10.0

澳大利亚

0.2

3.2

3.4

北美洲

0.6

0.9

0.4

1.9

南美洲

0.5

0.5

0.8

1.8

总计

7.0

7.4

17.0

31.4

(据 M.P.Petrov : Deserts of the World , 1976 , p.2 )

又有高峻的喜马拉雅山阻挡南部印度洋温暖气流,故高原空气稀薄,含有的水汽尘埃少,地面热量散失多,致使整个高原气候高寒,冻裂风化作用显著,冬季漫长,有 8—9 个月平均气温低于 10℃,高原上终年积雪,冰川高悬的山脊很多。

在世界各大洲中以亚洲的亚热带范围最广,它从太平洋岸延伸到地中海岸,呈一东西长约 10000km、南北宽约 700km 的广阔地带。由于地理位置、海陆影响、地形结构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亚洲的亚热带气候又可区分出几个不同的类型,从西向东可分为地中海式气候(西岸气候)、伊朗型气候、高山型气候和季风型气候(东岸气候)。

亚洲各气候要素变化的极端性,既是气候大陆性的一个反映,也是气候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在亚洲具有世界上最冷、最热、最湿和最干的地区之一。例如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是北半球的“寒极”。西亚与北非同为世界最热地区,在沙特阿拉伯内陆绝对最高气温可达 50—55℃。印度的乞拉朋齐为世界上的湿角,年平均降水量 11500mm 以上,与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东北部和非洲的喀麦隆沿岸同为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和伊朗高原中部年降水量在 100mm 以下,甚至有些地区多年无雨,形成广大的无流区和荒漠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