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前 言

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试用教材《世界自然地理》(上、下册)是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年出版的。经过几年试用之后,由教育部理科地理教材编审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春芬教授主持,于 1982 年 9 月在乌鲁木齐召开了本教材修订会议,地理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任美锷教授也到会讲了话。会议纪要认为:教材指导思想明确,加强了本课程的基础理论,比较注意各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发展演化;体系完整,内容充实,也较切合现行中学世界地理教材的实际,资料比较新颖,基本上反映了国内外地学的有关新理论、新成就。同时指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基础理论统帅教材方面,各章节尚不平衡,分区部分比较薄弱;在运用部门自然地理和其他有关学科理论观点方面,前后不够一致,内容上有重复现象,全书体例和风格也有待统一; 部分图表与文字的配合不够紧密,部分统计数字出现前后矛盾和错误等。39 所院校的代表也在会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次修订工作是作者在这次修订会议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的来说第二版是以原教材为基础、参考现行教学大纲而修订的,根据教材修订会议的意见,保留了绪言—总论—各洲—大洋的教材体系结构,但有些内容做了修改,有的地方是重写的。为了进一步强调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条主线,对第三章地理环境的结构和地域分异规律,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先后以亚洲(代表大洲自然综合体)和日本群岛(代表自然地理副区)为重点分析区域,阐明了地理环境结构整体性图式的要点,并在原教材基础上,适当增加了各洲分论的内容,如亚洲分论突出了以东亚大区和日本群岛副区为重点,欧、非、北美等大洲也都增加了自然地理区的内容, 加强了对地理环境结构差异性方面的分析,但仍体现以总论为主的原则。第三章的后部还列出了各洲自然地理区域分异表,以做为第二篇的导言。修订中注意了运用部门自然地理和其他学科的理论观点来分析本教材的有关问题,而不在本教材中复述这些理论观点本身的内容以免重复。例如修订后的第一章,主要运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全球大地构造和海陆演化作了概括的阐述。至于各大洲中的有关大地构造部分,则采取以槽台说与板块说相结合的写法,简化了大陆地质发展史,着重分析大地构造单元及其与地形和矿藏分布规律的关系。在插图方面也作了必要的调整。

本书第一版的编写分工如下:绪言和第三、四章,主编刘德生;第一、二章和第七、八章,蒋长瑜;第五章,贾旺尧;第六章,葛以德;第九、十章,顾莲蕊;第十一章,钟职清;第十二、十三、十四章,吴廷辉。第二版的修订工作,除第九、十、十一章由刘德生和李志国承担外,其余各章的分工均与第一版相同。第二版仍由刘德生负责主编和定稿。本书的署名是按原编写分工的章序排列的。第一版和第二版的插图由彭庆祥、刘永瑜、朱德芳、王雪民、谭春英、孙丽华和杨丽莉、徐世金清绘。

李春芬教授受教育部的委托担任本教材的主审,除主持审稿外,还在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始终非常关心并经常予以具体的指导。本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参考和引用了各高等院校《世界自然地理》教师多年来编写的教材和资料,同时也吸取了他们在教材审稿会和有关会议上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参加绘图的同志们也付出了许多劳动。他们的辛勤劳动对本书的质量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我们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世界自然地理》教材理论内容和涉及范围既广且深,编者业务水平有限,修订版中缺点和错误难以避免,希望读者多予批评指正。

编者 1984 年 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