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流水系水文特征

(一)北冰洋流域

亚洲注入北冰洋的河流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北亚南凭高原山地,北向北冰洋缓倾,主要大河皆由南向北流。这种流向对于北方的植物和土壤,起着一股暖流作用。北亚大河主要发源于蒙古高原北侧和西伯利亚南部山地,每当春夏冰雪融化,河流水量非常丰富。北亚河流结冰期都很长,东西伯利亚的河流可长达 6—9 个月。北亚河流由于自南向北流这一共同特征,使各河上游融冰在先,下游解冻在后,每当春季上游融冰时,下游因尚未完全解冻,导致冰上泛滥,一直到下游河冰全部融化为止,这是鄂毕河下游两岸广大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 4-5 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

河名

河口年平均流量

( m3/s )

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

冬(12-2 月)

春(3-6 月)

夏(7-8 月)

秋(9-11 月)

鄂毕河

12600

8

36

37

19

叶尼塞河

19600

6

51

22

21

勒拿河

16400

3

37

34

26

鄂毕河大部流于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水流平稳,两岸沼泽很多,中游宽度为 3—4km,下游为 10km 以上,河水补给主要靠春雪融化,但亦受夏季融冰和降雨所补充。

勒拿河位于西伯利亚东部,由于位置偏东,地势偏高,故多流经常年冰冻地带,主要靠冰雪融化供给水源。

叶尼塞河具有由西西伯利亚到东西伯利亚河系的过渡性。它发源于萨彦岭注入喀拉海。叶尼塞河上游流经山地、河流曲折,河槽多石滩,它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附近,切穿萨彦岭的西北支,至叶尼塞斯克以下,始具有平原河流性质,并有安加拉河,中、下通古斯卡河等流入,在安加拉河口以下, 叶尼塞河的宽度约 2—4km,在这里枯水时流量为 9200m3/s。在中通古斯卡河以上,叶尼塞河通过许多石滩,中通古斯卡河口处,河身平均宽 6—8km,在河道分叉地方,有时宽到 20km。叶尼塞河入海前分成许多叉流,造成许多沙岛,河口总宽度达到 85km。

叶尼塞河流经不同的纬度地带,因此冻结和解冻发生在不同的时候。例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附近每年 4 月解冻,但在图鲁汉斯克附近 6 月解冻,

全河封冻平均发生于 10 月至 11 月中旬,全年通航期约 3—5 个月。叶尼塞河春季常有冰块浮流,有时冰块梗阻,可使中游水位上涨,超过洪水位。叶尼塞河有两种汛水——融雪汛水和降雨汛水,它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安加拉河源出贝加尔湖,对叶尼塞河有调节作用。叶尼塞河的输水能力很大, 每年有大量温和的淡水流入喀拉海,因而降低了附近海面的含冰率和盐分, 并有利于通航。

西伯利亚的河流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可以通航和流筏的水道长达 10×104km,这些河流还蕴藏着巨大的水力,据估计,苏联全国水力蕴藏量的 80%都在西伯利亚。目前这里已经建成许多大水电站。

(二)太平洋流域

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很多,主要有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和湄公河等。北太平洋与亚洲的相关位置是东西并列,所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大都是从西向东流,大致与纬向一致,例如黑龙江水系约位于 45°—55°N, 黄河水系约位于 35°—40°N,长江水系约位于 25°—35°N,珠江干流大致与北回归线一致。仅东南亚的大河,如湄公河因受构造地形方向制约,呈南北流向。从太平洋水系的流向,可以反映出河流走向与构造地形方向的一致性。太平洋流域的河流多发源于亚洲中部的高原与山地,主要属于降雨补给的季风型河流,每年 7—8 月水量最大,水位最高,夏季径流量多占全年径流量的 40%以上,1—2 月水位最低。秦岭-淮河以南,因降水量大,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流域内植被覆盖良好,河水含沙量少,冬季又不封冻,利于航运、灌溉和发电。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则水量季节变化大,

夏秋水量充足,冬春水量缺少,河水含沙量大,且有或长或短的结冰期,例如黑龙江封冻期约半年左右,对水资源利用带来很大影响。

表 4-6 东亚主要河流径流量

河 流

年平均流量( m3/s )

径流总量( 108m3 )

径流深度( mm )

长 江

32400

9793.50

542

珠 江

11075

4492.76

767

黑龙江

8600

2709.00

167

黄 河

1500

485.65

65

(据任美锷等:中国自然地理纲要,计算至乌苏里江合流处。)

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区,水量之大仅次于亚马孙河、刚果河、恒河,居世界第四位,全年径流总量近 1012m3,占我国河流入海总水量的 42%,相当于欧洲最大河流(伏尔加河)水量的四倍。长江干流径流的季节分配,以夏季所占比重最大,约占全年径流总量的 40—50%,秋季次之,约占 32—33%,冬季最小。长江不仅是我国内河航运大动脉,而且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有巨大水量可以北调,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有极重要意义。

黄河是著名的多沙河流,陕县站平均含沙量为 37.05kg/m3,年平均输沙量为 15.9×108t,黄河干流水量集中于夏秋季,兰州以上又以夏季水量最多,占全年径流总量 43.2%。

珠江流域大部分位于热带季风地区,水量非常丰富,年径流的变率比北方河流小得多,平均在 30%以下。

黑龙江流域处于亚寒带和温带季风区,径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夏季季风降雨,但春季融雪水也占有一定比重,故其径流年变化具有双峰型特点。

湄公河是中南半岛上最大河流,全长 4500km,流域面积 81×104km2,几乎与多瑙河流域面积相等,而年平均流量为 12000m3/s,几乎是多瑙河的两倍。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南 5000m 的高山区,上源在我国,称澜沧江, 在距河口 1500km 的万象以北,具有山区河流性质,比降很大,形成许多急流、岩槛和瀑布。在金边以下,因地势降低,水流缓慢,河道变得弯弯曲曲,并分成许多河叉。湄公河借助于洞里萨河与洞里萨湖连接起来,在洪水期河水从湄公河流入湖中,平水位时则由洞里萨湖流入湄公河,这样,洞里萨湖就成了一个天然水库,起着调节湄湄公河下游水量的作用。湄公河在入南海处形成了巨大的三角洲,并分成多支入海。这个三角洲与从越南境内发源的同奈河下游平原连成一片。这里由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形成许多沼泽地。湄公河水文动态是典型的季风性河流,它的水位涨落季节相差很大,夏季水位最高,4 月水位最低。汛期从河口上溯 1600km 的河段可以通航,低水位时只有个别河段可以通航。湄公河还具有灌溉意义,并富水力。

(三)印度洋流域

亚洲注入印度洋的河流分两个系统:一为发源于青藏高原南侧的河流, 有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等;一为发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注入波斯湾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南半岛和南亚次大陆的河流,都属于热带季风性河流,一年中水位变化很大。印度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水量不大,但穿过喜马拉雅山汇合山地南侧诸河以后,流量大增。至于西亚的两河,则都流经干燥地区,水量不大,属于由融雪水和雨

水补给的河流,春季水位最高,夏季水位低。

恒河是南亚水量丰富的河流,发源于降水丰富的喜马拉雅高山区南麓, 又流经径流大的印度大平原,恒河流域的地形,特别有利于形成强大的水系。恒河全长 2700km,平均流量 25100m3/s,超过黄河流量 16 倍多。恒河有两条位于海拔 4500m 高度上的河源,它们穿过山地峡谷流入平原后,落差极小, 流速渐慢,水势平稳。恒河汇纳了喜马拉雅山脉方面许多多水支流,其中最大的是朱木拿河。恒河汇纳德干高原方面的支流较少。恒河下游分流纵横, 主要水道有八,在入孟加拉湾处,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一起,形成了广阔的恒河三角洲,这两条河流三角洲总面积约 8×104km2,三角洲的开始点距海有 500km。在三角洲地区,恒河分成许多支叉,其最东与最西支叉间直线距离,几乎达到 300km。恒河河水给孟加拉湾带入的悬浮物质每年约为 2× 108m3,在离岸 100km 处,仍可清楚地看到恒河浑浊的水线。在探查孟加拉湾北部海底构造时,曾发现一条深而长的水下地沟,它是晚第三纪末由于沉降而被淹没于海底的恒河下游河床遗迹。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分流经常游移不定,汛期往往给居民带来危害。

恒河河水大部由夏季季风降雨供给,一部分由喜马拉雅山脉上的冰雪融水供给。因此水位从 5 月开始上涨,7—9 月由于季风降雨达到最高水位,在这个时期恒河的深度和宽度都达到平水位时的两倍。三角洲上洪水有时还由飓风形成,这种类型的洪水出现在 10—11 月,虽不经常发生,一旦出现能造成极大危害。恒河上游因为落差较大,侵蚀搬运作用很强,加上第四纪以来地盘隆起,以致形成了恒河大平原。恒河的经济意义很大。它流经人口稠密和大面积的农业地带,自古以来河水就用于灌溉,有复杂的渠道系统和一些水库。恒河自出山以后即可通航。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文特征基本上与恒河一致,只是它的水位波动更大一些。布拉马普特拉河河水也广泛用作灌溉, 它的通航距离,从河口算起约有 1300km。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我国西藏境内,先向西北流,穿行于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之间,后转向西南流,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汇纳了较大支流,其中主要是杰卢姆河、奇纳布河与萨特累季河等。印度河全长 3180km, 比恒河长度大,但流域面积仅 96×104km2。印度河上源海拔高度 5300m,在穿经喜马拉雅山脉时,形成一系列长达几十公里的深峻峡谷,河床狭窄,两岸石崖壁立,河流在其间奔腾咆哮,形成许多急流与岩槛。印度河流入平原后,出现一些分流,其中有的分流在干季经常干涸,而在雨季,一些分流汇合起来总宽度可达 25km。印度河在近河口处,分 13 支入阿拉伯海,并在河口附近形成三角洲。印度河各支流,因系流经西瓦里克(Siwalik)丘陵地易被侵蚀的沉积岩区,故河流的含沙量很多,致中、下游河床有时高出两岸, 而使河道多不固定。

和南亚其他大河一样,印度河水也以夏季季风雨水补给为主,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辅。但印度河流域降水量远比恒河流域为少,而蒸发量却很大, 渗透作用也很强,因此印度河的流量不如恒河大,其平均流量不及恒河的1/3。在由融雪引起的春汛和季风汛期之间,是水位显著低降时期。由于印度河流经干燥地区,所以它作为灌溉水源的意义就更大,通过在平原地区修建堤坝和渠道,灌溉面积已达 15×105ha 以上。印度河由于河口水浅,大船不能沿河上行,故航运意义不大。

西亚大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以共同河口注入波斯湾。这两条河发

源于亚美尼亚高原,流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在下游分成许多分流,在离河口 190km 处,又汇合成一条河流——阿拉伯河。整个水系的水源补给靠春季融化雪水和高原上春季降雨,以及大西洋气旋带来的冬季降雨。因为两河上游地区冬季降雨并不很多,春季水量常常大于冬季。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降水极少,因此这里河水补给甚少,缺乏支流。两河上游每年 3 月开始增水,5 月达到最高水位,6 月末以后水位又见低降。在历史上,两河都曾单独注入波斯湾。由于携带大量悬浮物质,在下游河段逐渐沉积下来,乃在波斯湾北部沿岸低地,被冲积成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今日两河冲积作用仍在继续进行。两河的灌溉意义很重要,自古以来就从两河干流引出一些灌溉渠道。阿拉伯河口在涨潮时可以通行海轮。幼发拉底河是西亚最长的河流,在灌溉、交通和水产上都具有很大意义,自河口至希特完全可以通航。

此外,亚洲注入地中海和黑海的河流都不长。地中海系统的河流,在冬季降雨季节水量丰富,属于由降雨供给的地中海型河流,冬季河流涨水是主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