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物资源

大洋水体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理想环境。大洋的生物是丰富多样的,其动物种类总计约十五万种,植物一万五千种。按生物栖居条件可分为浮游生物、自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大洋生物的分布受到各种因素如光照、温度、气体成分、盐度、密度、压力、透明度、水分循环特征,以及底土的理化性质等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的自然地理地带性,因而可以把世界大洋划分为一些生物地理区和生物地理群落。大洋生物的分布不仅表现出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也表现出所谓环陆地带性,即从沿岸海域向大洋内部的有规律的变化。

太平洋的生物是世界各大洋中最为丰富多采的,太平洋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 50%以上。太平洋浮游生物单细胞藻类就有 1300 多种,大洋底部的植被约有 4000 种藻类和近 20 种显花植物(海草),有世界最大的海藻(巨藻, 长约 200m)。太平洋动物种类为其他大洋的 3—4 倍,仅印度尼西亚各群岛海域就已知有 2000 多种鱼类,热带太平洋软体动物门区系超过 6000 种,石

珊瑚类超过 2000 种。

大洋生物量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热带广阔海域初始生物量低于100mg/m2,是大洋中的“荒漠”区;而大洋沿岸大陆架区则是初始生物量的高值区(超过 300mg/m2);在寒暖流交汇处,大河入海口附近,以及上涌流区等,初始生物量尤高。太平洋沿岸渔场广布,主要渔区在其西北部和东南部。

西北部渔区包括台湾海峡、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的一部分。其中大陆架面积约占 219×104km2,这些海区受太平洋西侧黑潮以及千岛寒流的影响,加以大陆众多的江河把大量有机物冲流入海,滋养浮游生物,因而鱼类云集。据统计,日本海鱼类达 600 种,鄂霍次克海有 300 种。

我国近海鱼类达 1500 种以上,其中主要经济鱼类就有 150—200 种。西北部渔区主要捕捞鱼类有明太鱼、鲑、鳟鱼类、鲱鱼、鳕鱼、大、小黄鱼和金枪鱼等。该渔区是世界重要渔场之一。

东南部渔区包括秘鲁沿海和智利沿海。该海域大陆架总面积为 18× 104km2,面积较小。但因秘鲁寒流离岸风和冷水上涌的影响,繁殖了大量的冷水鱼类,形成以捕捞鳀鱼为主的渔场。

太平洋中西部、东北部、中东部、西南部等渔区,也都有一定数量的鱼产量。

此外,我国沿海的对虾;中美沿岸、堪察加半岛沿岸的蟹类;白令海的海豹及各海域所产的鲸,特别是赤道附近海域所产的抹香鲸都是重要的水产。

如图 11-6 所示,太平洋水域生物的垂直分布,随不同深度水层的光线、水温、压力而有不同。在水深不超过 200m 的浅海区,阳光可直达海底,水温高,又有从大陆来的许多有机质,促使该海区海洋生物繁茂。生活在此水域的植物以藻类和菌类为多。藻类主要特征是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植物体靠吸收周围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如大叶藻是太平洋沿岸典型海洋植物。在大陆沿岸水域也生长一些海草,它们多属高等种子植物。动物

中以各种鱼虾蟹贝为主,其中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是各种水母、扁鱼、带鱼、鲣鱼、蝴蝶鱼、飞鱼、海龟、旗鱼、箭鱼、金枪鱼、海马和鲸类。与其他水层相比,动物的数量以浅海区最多。

200—1000m 的水层称海洋中层,在这里碧绿和深绿的海水逐渐变成蔚蓝色或暗蓝色,光线、水温、压力都发生变化。微弱的亮光,使生活在这一水层的鱼,眼睛特别大或向外突起,或者自备发光器,如灯笼鱼、星光鱼之类。据调查,生活在海洋中层的鱼类数量虽不及上层,但也有 850 种之多,其中主要鱼类有比目鱼、灯笼鱼、鲨鱼、星光鱼、银鳕、乌贼等。一种大乌贼体长 18m,重 30t,表皮有多种色素细胞,有变色本领,眼睛直径可达 38cm, 游速极快,可达 36km/h,有时还可窜出水面约几米高,滑翔距离很远。

1000—4000m 深处称半深海层,这里一片黑暗,没有风浪冲击,水温终年维持在 0℃左右。

图 11-6 太平洋海洋生物垂直分布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半深海层的动物与海洋中层

相比,大为减少。据统计,这里鱼类仅有 150 种,主要有■■、宽咽鱼、叉齿鱼、鳐鱼和深海鳗等。该层生活的鱼类,为适应黑暗环境,眼已渐退化变小,甚至成为盲鱼,大多数鱼类靠发光捕食猎物。在深海中藻类植物已经绝迹,食草鱼类也随之销声匿迹,而食肉鱼类则居主要地位。

在 5000m 以下称深海层,这里环境变化更大,食物更少,但并不是没有生命,这里已经发现的有长尾鳕和鼎足鱼等鱼类和海星、海参等。在 10000m 深的海底,静水压可达 1000 多个大气压,生活在这里的动物身体有着特殊结构,表皮多孔而有渗透性,海水可直接渗入细胞里,以保持身体内外压力平衡。动物还可适应 0℃以下的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