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自然地理区

根据南美洲地理环境结构的特点,首先可以分为安第斯山以东和安第斯山及其以西两大地区。东部地区构造基础为陆台,以平原和高原地形为主, 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大西洋气团控制;西部地区的构造基础为阿尔卑斯褶皱带,年轻高大的山地地形占绝对优势,在大气环流方面主要受太平洋气团控制。

两大地区的内部,在纬向地带性分异和非纬向地带性分异的共同作用下,各组成要素的结合在不同地段就有不同的表现,即构成不同的区域。对东部地区来说,纬向地带性分异是区划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区域具体划分时, 还必须兼顾一个区域发生上的一致性和空间的连续性。因此,高一级区划单位往往是和大构造地形单元大致符合的(如巴西高原区)。区内具有占优势

的地带性类型,构成其相对一致的区域特征。同时,区内也可能出现一、二个处于次要地位的地带性类型,这或与该区跨越较大纬度有关,或由于局部地段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作用;而同一构造地形单元内部,也会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以上构成了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它是进一步划分次一级区划单位的依据。当然,如果在同一构造地形单元内(往往是南北延伸的,如拉普拉塔平原),不具备占优势的纬向地带性类型,就有必要划分若干个区域,否则就不能体现出区域的相对一致性。安第斯山北、中、南段的划分,具体体现了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的结合,它们在构造地形上各具特征,又因处于不同纬度而表现了不同的综合特性。3°—30°S 之间的太平洋沿海地带, 在纬度、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自然地理特征显著不同于安第斯山区,故另成一区。

(一)东部八个自然地理区

  1. 奥里诺科低地区低平的冲积平原,自然景观综合体现干湿季节交替的热带草原特征,构成本区显明的相对一致性。

  2. 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古老结晶岩高原为主,占优势的热带干湿季气候及其相应的自然景观类型,是这一个自然地理区基本特点。同时区内又表现了由热带草原向热带常绿雨林过渡的特点,在局部地段两者交错分布, 在沿海低地甚至以后者为主。

  3. 亚马孙平原区从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的主要方面来看,本区的相对一致性非常鲜明突出,如低平坦荡的平原,终年高温多雨的赤道多雨气候,水量巨大、季节变化较小的赤道型水文特征,占优势的热带常绿雨林和砖红壤, 以及新热带动物区系的充分发展等。它不仅体现了南美洲的总体特征,而且在世界同类型区域中也具有典型意义。

  4. 巴西高原区这是南美洲幅员最广的一个区域,跨越了不同的地带,地理环境富于多样性,但是从主要方面来看,相对一致性仍是基本的。构造上属巴西陆台的一部分,具有前寒武纪古老的基底,地形上广泛地表现为波状起伏的高原。在气候类型上,大部分属热带干湿季气候范畴。反映在河流水量变化上,普遍具有夏汛冬枯的共同性;在植被-土壤类型上,则以热带稀树草原和红壤分布最广。区内的差异性,如南部巴拉那高原属亚热带范畴的南美杉林,东部边缘沿海地带具有热带常绿雨林的特点等等,与本区的相对一致性相比,仅居次要地位。

  5. 格兰查科平原区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因地处内陆,气候上表现着一定程度的干旱性和鲜明的季节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体现着这样的特性,例如植被以热带干燥森林和疏林为主,土壤以红褐色土占优势。另一方面,区内又具有比较显著的差异性,但显示了共同的变异规律,这就是从北向南,从东向西均逐渐趋于干旱。

  6. 潘帕斯平原区本区占据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已属亚热带范畴。这里坦荡的平野,冬温夏暖的亚热带湿润气候,以禾本科草类为主的潘帕斯草原群落以及广布的红化黑土,构成本区有别于邻区的主要特点。而亚热带草原景观出现于大陆东岸的临海位置,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意义。此外,区内差异体现着一个总的规律,即从东向西逐渐显露干旱的特性。

图 8-12 南美洲的自然地理区划

1.奥里诺科低地区;2.圭亚那高原与沿海低地区;3.亚马孙平原区;4.巴西高原区;5.格兰查科平原区;6.潘帕斯平原区;7.科迪勒拉前山与干盆地区;8.巴塔哥尼亚区;9.北段安第斯山区;10.中段安第斯山区;11.南段安第斯山区;12.西岸热带荒漠区

  1. 科迪勒拉前山和干盆地区 首先本区以独特的地貌形态(山岭与干盆地

交错)区别于邻区。其次,亚热带内陆位置和上述地形特点的影响,形成了半干旱与干旱气候,并是南美洲气温年较差最大、大陆性比较显著的地区。反映在自然景观上,这里是安第斯山以东一个突出的内流区,主要发育了亚热带灌木半荒漠(即蒙特群落)和灰褐色土、灰钙土。

  1. 巴塔哥尼亚高原区

    它的特征十分鲜明——从西向东作阶梯状低降的割切高原,温带灌木半荒漠与荒漠的自然景观。在世界同类型区域中,本区又以居大陆东岸位置和气候温凉多风、大陆性不显著而具独特意义。

(二)西部四个自然地理区

1.北段安第斯山区 在地形结构上,本区以山脉分支和间以构造谷地割切的特征区别于中、南段安第斯山区。由于主要处于低纬地带,所以在气候、植被、土壤等方面又体现着热带湿润的基本特性。区内差异主要表现于南北、东西和垂直三个方面,其中首先是南北的差异,自北向南趋于湿润。在垂直带的多样性方面,本区也最为突出,尤其是赤道附近的安第斯山具有完整的垂直带谱。2. 中段安第斯山区 本区地形结构以宽阔的山间高原为特征,安第斯山的宽度和高度在中段达到最大,气候、水文网以至植被、土壤等方面, 综合地体现着高寒干旱的特性,如山地灌木半荒漠与荒漠(普那群落和托拉群落)占一半以上的面积,山间高原的主体部分(玻利维亚高原)形成南美洲主要的内流区。区内也表现着南北、东西和垂直方向的差异性,但东西坡的对比最为强烈:东湿西干,从北向南则渐次趋于干旱,垂直带谱远较北段简单。

  1. 南段安第斯山区 本区在地形结构和具体地形特征上,都表现了不同于北段和中段的独特性,如单一的山链、山体宽度和高度的减小、分割破碎的形态、阿尔卑斯型地形的普遍发育、湖泊的成群、峡湾型的海岸等等。本区的综合特性是温凉湿润,主要表现在温带西岸型的海洋性气候,占优势的温带湿润森林山地棕壤,河流水量的充裕和季节变化的缓和等方面。在区内南北、东西和垂直方面的差异中,以东西差异最为显著,而差异的内容恰与中段相反,表现了东干西湿。

  2. 西岸热带荒漠区 这是南美洲面积最小的一个自然地理区,并具有非常鲜明的干旱性。降水极为稀少,地表水流贫乏,景象荒瘠,甚至地面的起伏、硝石的聚积和鸟粪的保存也与干旱的特性相联系。本区南北延伸幅度之广、距离赤道之近,在世界西岸荒漠区中也是比较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