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地理环境结构的纬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是全球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重要特性。由相互作用的各地理要素所组成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沿纬向延伸,以一定宽度而南北更替的变异性。在这种大致呈带状分布的纬向地带性规律的制约下,整个地理环境形成了纬向地带性结构,也就是全球地表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自然带或自然地带,每一个自然带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特殊的有规律的内在联系。而且纬向地带性的内容在时间上也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生物界的发展, 纬向地带性的差异也不断有变化。现在每一陆地自然带的典型的和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是植被类型的不同,各自然带的名称都以气候-植被类型作标志

(图 3-3)。

(一)陆地上的自然带

  1. 热带雨林带本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本带气候属于赤道多雨类型, 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 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林中动物以鸟类和猿猴目为活跃。林下的红色风化壳上发育着砖红壤。

  2. 热带稀树草原带本带与热带雨林带南、北相连,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发展,而在澳大利亚、中美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则仅有局部的分布。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其最大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四个月以上的干季。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由比温带草原草本植物为高的禾本料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物群落中,零星地分布着成片乔木或独株乔木, 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热带稀树草原的季相非常明显,雨季草木欣欣向荣,百花盛开,干季呈现一片黄褐景色。善于疾驰的食草动物在这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食肉动物也很丰富。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此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

热带荒漠草原带位于热带稀树草原带和热带荒漠带之间,是二者之间的过渡带。其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南半部都有分布,而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带表现得最为明显,在最干旱的条件下,这里形成禾本科灌木半荒漠植物群落,植被十分稀疏,存在着很大的表土裸露地段。

  1. 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南非以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贫乏,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2. 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本带位于热带荒漠带和亚热带森林带之间,在北半球清楚地表现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在南半球则表现于澳大利亚南部、南非和南美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的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 夏季的高温和干旱促使强烈的蒸发,使本带仍是一个缺水地区。

图 3-3 世界植被图

1.热带雨林;2.热带稀树草原;2a.热带荒漠草原;3.热带、亚热带荒漠;4.亚热带地中海硬叶常绿林;

  1. 东岸亚热带常绿林;6.温带阔叶落叶林;7.温带草原;7a.温带荒漠;8.亚寒带针叶林;9.苔原;10. 高山垂直植被带

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

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1. 亚热带森林带 在地球上,亚热带的非纬向地带性因素表现得最为强烈,这里陆地有巨大的面积,地形有很大的起伏,大陆轮廓和洋流也都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这里的纬向地带性现象受到很大的干扰和破坏,使亚热带的自然带不是横贯东西,成为全球性地带,而在大陆西岸、内部和东岸等地区之间表现出很大差异。亚热带森林带被大陆内部的荒漠草原所隔开,而分成大陆西岸与大陆东岸两种类型。大陆西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又称地中海式植物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部、非洲西南端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中部。亚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又称地中海式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地带,发育着褐色土。大陆东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日本南部和美国东南部,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东南部。亚热带大陆东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2. 温带荒漠带 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在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也有所表现。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型, 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在温带荒漠的外围与温带草原带之间,有一个温带荒漠草原地带,是一个过渡带,主要是蒿属草原,还可见到旱生禾本科植物。温带荒漠带和荒漠草原带的土壤主要是荒漠土、棕钙土和淡栗钙土,在它们中间还有斑状分布的一些碱土及盐土。

  3. 温带草原带 本带在北半球表现典型,如亚欧大陆中部,从东欧平原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南部,就是一条很宽的温带草原带。由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草原,都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温带草原带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型。温带草原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根据草本植物的种类成分,可分为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原。土壤主要是黑钙土及暗栗钙土,也有斑状分布的碱土及盐土。草原带动物善于适应草本植被覆盖的平坦开阔的无林地区,许多动物穴居洞中,啮齿目动物、有蹄类动物和一些草原食肉动物是温带草原的主要动物。

温带森林草原带是草原带向温带森林带过渡的地带,它在亚欧和北美的大陆中部都有分布,在南美洲巴塔哥尼亚的局部地区也有所表现。温带森林草原带的过渡性质,在气候、土壤、植被及动物界等方面都有表现。本带温度适中,在原生森林草原中,杂草草原植被地段与森林植被地段相互更替, 森林主要是阔叶林。灰色森林土是本带的代表土壤。动物界是从森林到草原的动物的混合型。

  1.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阔叶林带又称夏绿阔叶林带,主要是由一些秋后落叶的阔叶乔木组成的森林。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南部亚带,因受海陆分布、寒暖流等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至于温带大陆的中部,则因大陆性气候较强,而形成了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亚洲东部夏绿林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如我国东北和华北,日本

群岛和朝鲜半岛,苏联的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这里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林、辽东栎林以及槭属、椴属、桦属、杨属等组成的杂木林。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往往形成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北美洲夏绿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 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主要是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夏绿林带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这里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少, 但个体数量较多,主要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为最活跃。

  1. 亚寒带针叶林带 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北部亚带,它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是温带森林带的主要部分,几乎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是一条全球性的自然带。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这里的动物界以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动物为多。

针叶林带以南,气候较温暖湿润,渐渐出现阔叶树,形成针、阔叶混合林,是针叶林和阔叶林带之间的过渡带。我国长白山和小兴安岭,日本北部, 苏联远东,朝鲜北部,北美五大湖地区及阿巴拉契亚山脉,欧洲波罗的海沿岸,都有针阔叶混交林的分布。

  1. 苔原带 本带位于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许多岛屿地区。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所有这些环境条件,都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鲜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种数不多, 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在针叶林带和苔原带之间,有一个比较狭窄的过渡带——森林苔原带。

  2. 冰原带 冰原带亦称冰漠带,它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这里全年皆被冰雪覆盖,最暖月均温仅在某些地区可以高至 0℃。这样,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岩崖上,可以观察到某些藻类和地衣的生长。冰原带动物界很贫乏,在南极大陆上没有陆生哺乳动物, 仅在沿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诸岛上可以看到白熊和北极狐。无论在北半球或南半球的冰原带的沿岸海水中,都栖息着鲸和海豹。

(二)海洋上的自然带

和陆地表面相比,广大的海洋水域,表面均一,海洋表层的温度、盐度、气体组成、表面水层动态以及海生生物的分布等也都具有纬向地带性。但由于海洋水体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有巨大的运动性,故海洋地带性的表现不如陆地自然带清楚,各带之间的界限也只能约略地确定,海洋自然带也较陆地为少。

和大陆自然带的划分一样,热量带仍是划分海洋自然带的基础。根据冬季水温的分布,海洋表层水体可分为:冷水(<0℃),温水(0—10℃), 暖水(10—20℃)和热水(>20℃)等不同的类型。这样整个海洋可以划分出七个热量带:北极带、北温带、北热带、赤道带、南热带、南温带和南极带。其中两个是具有恒定极低温度、浮冰、极夜和极昼的近极地地带;两个是四季分明的温带;一个是具有恒定高温的赤道带。

和大陆自然带的划分一样,生物群的分布是划分海洋自然带的主要标志。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而且是自然界发展的高级阶段。

陆地自然带的主要标志是不同的自然植被类型的分布。海洋中高等植物极少,而水生动物又与水体的理化特性和水体运动有密切联系,因此大洋中生物发育的纬向地带性,可用浮游生物多度的变化来说明。极地附近海域,由于长期存在冰被层,温度很低,光照不良,矿物营养物质数量很少,水体垂直环流微弱,因而浮游生物量少,不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发育。在北温带和南温带,海域条件就与极地附近海域不同,这里养料条件最好,浮游生物很多,使鱼类等个体数目发育到极大的程度,划为海洋生物丰富型。在南北纬40°之间的热带,由于水体的垂直环流有限,不利于大量深海生物发育,故极地和热带都划为海洋生物贫乏型。仅在赤道附近两侧,沿赤道逆流边缘深水出露于表层的狭窄地带中,海洋生物的发育才又较为繁盛,形成多生物型。由于浮游生物是其他大型生物赖以为生的养料,所以浮游生物的分布直接影响着海洋各种生物,特别是鱼类和哺乳类的分布,对划分海洋类型,关系非常密切。

根据地理纬度、海洋气候和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海洋自然带的划分如下:

  1. 北极带 本带基本上包括北冰洋,其南界沿格陵兰和北美大陆东岸延伸至纽芬兰。上层海水水温很低,全年大部分时间靠近 0℃,水温变化范围小于 0—10℃。又因大陆冰冻期长,江河流入海洋的营养盐类不多,所以这里海洋生物的种数很有限,大部分都属于冷水性(适温范围<0—10℃)。生命在短促的夏季很快发育起来,在靠近海冰融化边缘的海域,发育着相当丰富的浮游生物,它们为大量的浮游动物提供了食物,因而将鱼类及其他动物吸引到此地。鱼类中的北极鳕、白海鲱等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此外,本带还有鲸目动物(北极鲸或格陵兰鲸),鳍脚目动物(海象、海豹),许多形成“鸟市”的海鸟(海鸥、海雀、海鹦)。

  2. 北温带 本带北与北极带相邻,南边一直伸展至 40°N。终年受极地气团影响,水温低(冬季大部分在 0—10℃,夏季大部分在 10—19℃),盐度小,含氧量多,水团垂直交换强,水中营养盐类丰富,因此本带浮游生物的量很高,日本海和千岛群岛东南附近沿海,浮游生物量常超过 500mg/m3,个别海域甚至达到 2000—3000mg/m3。浮游生物量丰富,使以浮游生物为饵的鱼类大量繁殖,为发展渔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加上人类的开发,因而太平洋西北部(千岛群岛至日本沿海)、北大西洋东部(挪威海和北海)和北大西洋西部(纽芬兰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同北极带比较,北温带的鱼类种类丰富,例如日本海约有 600 种鱼,而苏联北部各海只有 230 余种。更重要的是有些经济鱼类的数量很大,如太平洋鲱鱼、鳕鱼、大马哈鱼等,是海洋捕捞的主要对象,它们在世界渔业经济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哺乳动物中, 在北太平洋温带繁殖着海狗、海驴、海獭、日本鲸、灰鲸和海豚,在北大西洋繁殖着比斯开鲸、白海海豚、海豹等。

  3. 北热带 本带位于 40°N 到 10°—18°N,全年主要受热带气团控制, 强大而稳定的高压是这里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基础。发自副热带高压带南侧的东北信风,促使北赤道暖流的形成,它流到大陆东侧,形成日本暖流黑潮和墨西哥湾暖流,流至 40°N 附近,分别称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暖流。副热带高压东侧的风是形成加那利、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动力。本带由于高压控制,广大海域水体垂直交换微弱,因此深层水的营养盐类不易上涌,又加含氧量少,故本带浮游生物以及有经济价值的鱼类都少,只是在赤道洋流的边

缘一带,水体垂直交换有一定发展,深层丰富的营养盐类得以出露,引起浮游生物及其他鱼类的繁殖,形成较有价值的鱼类捕获区。北热带哺乳类动物很少,主要有抹香鲸。本带北部,冷季有温水浮游动物来此越冬。南部则繁殖着大量的珊瑚和海龟目、鲨目等动物。由于寒流与暖流的分布不同,使同纬度的大洋东西两侧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热带大洋的自然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1. 赤道带 本带位于 10°—18°N 和 0°—8°S 之间,这里气温很高,一般都在 26—28℃,而且气温变幅很小,很少超过 2℃,加之本带南、北有赤道流,引起海水的垂直交换,使下层营养盐类上升,生物养料比较丰富,因此赤道带生物的种数极多,但一定种的个体数量和热带一样都小于温带。赤道带鲨目和鱏目鱼类特别多,飞鱼也很典型,珊瑚小鱼、旗鱼、翻车鱼等也常见。

  2. 南热带 本带位于 0°—8°S 到 40°S,由于副热带高压特别强盛,致使本带位置向北推移,其他特征和成因均与北热带基本相似。但在非洲大陆西南和南美洲的秘鲁沿海都有上升流,上泛的冷水把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和有机物质带到海水表层,因此这两个海区的浮游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使上层鱼类如南非沙丁鱼和秘鲁鳀鱼,也跟着大量繁育起来,形成南半球重要的渔场。

  3. 南温带 本带大约处于 40°—60°S 的广阔水域,这里海洋生物的生态条件与北温带很相似。植物繁茂,巨藻生长极好,再加浮游生物丰富,所以这里是南半球海洋生物最多的地区,具有与北温带同种或相邻几种的巨大类群,这种分布称为两极性分布。两极性兽类在海豹、海狗、鲸目中均可见到, 两极性鱼类也很多,如刀鱼、小鳁鱼、鰯鱼、鲨鱼等。这种两极性在无脊椎动物及植物中表现得也很多,如藻类中有昆布目及墨角藻。在冬季南温带有南方动物在此越冬,夏季有热带动物在此肥育,因而这里形成南半球重要的捕捞区,这里还特有哺乳类动物儒艮(侏儒鲸)。

南温带的地理位置虽和北温带相对称,但南温带有几个不同的特点:1) 本带几乎全年受西风漂流的控制,没有暖流的影响,因此这里的海水温度比北温带要低得多。2)这里除南美洲南端外没有大陆,岛屿也很少,因此沿岸性动植物种类很缺乏。3)从南美洲温带动物的一些类群(如棘皮动物、软体动物、端足类)来看,本区的动物区系富于地方性的种类。目前,南温带是世界上水产资源开发较少,但潜力很大的海域。

  1. 南极带 本带位于 60°S 以南到南极大陆之间,全年水温很低,变动于

<0—5℃左右,冬季水温在 0℃以下。在短促的夏季,有温带的回游鱼类来此肥育。和北极带一样,这里的动植物种类较少,但个别种(如硅藻、磷虾) 数量很大。南极带生活着鲸、海豹、海狗、海驴;在鸟类中有分布很广、不能飞翔、但善于游泳的企鹅。南极带动物区系组成特点之一是地方性的种类特多,无论从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物的端足类和等足类及鱼类来看, 都是如此。这和本区的水文环境具有独特性密切相关。由于作为饵料基础的磷虾很丰富,故南极海域有较多的鲸类资源,目前世界各国的捕鲸船队多集中于此。南极海域鱼类很单纯,主要是南极鳕科、绵鳕科的一些种类,这些多是底层鱼,上层鱼在南极海域很少。

由上可见,纬向地带性不仅表现于陆地上,而且也表现于海洋上。海洋纬向自然带的完整性遭到洋流的一定破坏,尤其在同一纬度中,寒、暖洋流

经过的大洋沿岸部分,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因此,和陆地上一样,海洋上自然地理环境的纬向地带性与非纬向地带性也是互相结合的。

(三)自然带的演变

自然界不仅是客观存在着,而且是在不停地生成和消逝着。地球上的自然带一旦产生,便不断发展,沿地表移动,改变自己的位置和内容。地质时代海陆分布的变化,直接影响气候的变迁;而气候的冷暖交替,必然引起自然带的变化和发展。可见自然带的演变是整个地理环境综合演化的过程,它与无机自然界的演化和生物界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自然带的形成和演变,反映整个地理环境无机自然界与有机自然界的辩证统一。由于地球的内部作用产生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无机自然界的发展演化具有阶段性,由于生物的变异受生存环境条件制约,无机界的发展既具有阶段性,有机界的发展也具有相应的阶段性的变化。地理环境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发展演化阶段有其统一的一面,地质时期的划分,首先就反映出生物界的演化。世界自然带的演变,在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就与生物的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生物界的特征就成为自然带的一个重要标志。

前寒武纪,由于生物界还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它的分异还不显著,因此当时地球上虽然有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但陆地上还没有生物,海洋生物界也比较单一。到泥盆纪,植物界才实现从水生到陆生的飞跃,大地开始披上绿装。石炭纪-二叠纪的植被,已具有极其清晰的分带性。石炭纪是地壳运动很活跃的时代,不少地区在这时形成山系和高地,因而气候的分异现象也非常显著。晚石炭世就出现了三个比较明显的植物带:1)热带植物带,从西欧向西到美洲东部,向东经东欧、中亚到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一带, 以高大的有节类和石松类为主,树高叶阔,已形成有高达 30m 左右的茂密森林。2)通古斯植物带或安加拉植物带,包括中亚北部和西伯利亚,以草本的蕨类和种子蕨为主,木本植物有显著的年轮,代表北部温带植物区。3)冈瓦纳植物带,以冈瓦纳大陆为中心,是南部植物带,与北温带植物群十分相似, 由舌羊齿植物群组成,可能代表温凉气候下的植物组合。

中生代中期是地形趋向准平原化的时期,侏罗纪主要的植被从日本群岛到不列颠群岛,从新西伯利亚群岛到南非和澳大利亚这一广大空间,分布的是比较单调的裸子植物。中生代中期,现在的西伯利亚、远东和日本的气候是温和湿润的,形成以银杏为主的北温带林,它向北分布到北极诸岛,如斯匹次卑尔根地区。以松柏类为主,松柏类与蕨类共生,是温带松柏林面貌。在温带林以南纬度较低的地区,如南欧、亚洲中南部及东南部,都以苏铁类为主,而以苏铁类与蕨类共生为特点,松柏、银杏则占较小比例,这反映出热带或亚热带的生长环境。

早第三纪是第四纪大冰期前的温暖时期,当时气候比较温润,亚洲大陆大约从北纬 40°以北直到北冰洋岸都是温带气候,以南则为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欧洲的温带气候也一直向北伸展到北冰洋的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而欧洲大部分则具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目前是大陆冰川一部分的格陵兰岛的北部边缘,在 2500 万年前,也曾生长过红杉和葡萄。第三纪植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分带现象,在西欧、东欧南部,亚洲东南部以及美洲中南部墨西哥湾一带, 植物群以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林为主,生长有橡林、棕榈林、红杉、紫杉、蕨类、竹类等。在北极地区、北欧和北美、北亚地区,植物群则以落叶林为主,其中主要成分是山毛榉、白桦、白杨、赤杨等,这个宽阔地带,属于温

带的温凉性气候。到晚第三纪,随着山脉的隆起,气候有变干冷的趋势,北部的温带林逐渐向南扩展,在热带植物区中逐渐出现了温带的植物成分,热带林的北界逐渐向南退缩,介于热带和温带之间原来表现很微弱的干燥带, 有明显扩大,开始形成了荒漠带、半荒漠带、草原带和森林草原带。

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强烈,大陆面积扩大,地表高低差异非常显著;气候变冷,出现了大冰期。随着冰川的多次进退,高纬地区植物群也多次进退, 愈近北极地区,植物区系愈分歧,愈年轻;但在很少受到冰川作用影响的地区(如兴都库什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南岭以南的亚洲部分)则属具有多种植物的古热带区,而保留着许多晚第三纪的植物特色,银杏、水杉等就是保存下来的古老植物的“活化石”。木本植物减少和草本植物增加,也是大冰期里植被发展的一个特征,例如中亚、南欧,第四纪以来,草原进一步扩大, 占领了原来在第三纪曾经是森林的地方。今日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北极地区最年轻的苔原植被,也都是在第四纪后半期才形成的。也有人根据沙漠地区的植物孢子花粉分析,C14 的鉴定,以及对古沙丘的研究,认为由于第四纪时期气候上有几次干湿交替的变化,在第四纪后期的干旱阶段才形成了沙漠。

总之,从发展演化的观点来看,现在的自然带是在白垩纪一新生代植被分布的基础上继续下来的,不同的自然带经历了不同的变动。

  1. 赤道带和热带植物带 这里有保留到现代的第三纪植物群,地球上其他类型的植被,没有一个拥有种类这样丰富和这样大量的植被,这个特点能够说明它们的发展没有受到象在温带和北极地区植物群所遭受的那些变动, 赤道带的红土风化壳也和热带森林一起,是古代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的继续。

  2. 亚热带植物带(地中海区植被)从上白垩纪以来,这个植物带变化比较大,现代地中海植物群主要由潮湿热带森林植物群经旱生化和温带植物群种类的加入以及它们对新条件的适应等作用而形成的。

  3. 北半球温带草原和沙漠带 晚白垩世在本带的平原区和山地区生长着森林,到渐新世中期才开始向较干燥气候条件转化,至中新世末期草原和森林草原区才广泛地散布开来。第三纪是沙漠和草原在亚欧大陆亚热带和温带平原上发展和散布的时期,从第三纪一直到第四纪,亚洲中部、西南亚和南欧的广大林区发生了大规模的草原化作用。

  4. 温带林中的阔叶林亚带 这些森林在晚白垩世和第三纪的分布比现代广阔,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占有了现代温带草原和沙漠的地盘以及相当广阔的北极区域。第三纪森林在大陆气候变干和变冷的影响下发生了分化,当北极和西伯利亚分布着落叶林的时候,在西欧和乌克兰还生长着热带或亚热带林。在早第三纪时,落叶植被和常绿植被的分布以从英国南部到哈萨克斯坦北部(谢列克蒂湖)一线为界,就是说,随着远离大西洋的程度常绿林带逐渐收缩了,根据这条分界线的位置,可以看到落叶林(土尔盖林)和常绿林

(波尔塔瓦林)首先是一种分带性的现象,落叶林比较接近于西伯利亚大陆地区,常绿林比较接近于大西洋。落叶林的扩展标志着亚欧大陆的森林景观向现代面貌的转变。在第三纪后半期从土尔盖林分化出针叶林亚带,形成了亚欧大陆森林带的北方亚带。

  1. 温带森林中的针叶林亚带或亚寒带针叶林带 这大约是从中新世或上新世才开始在西伯利亚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十分年轻的森林亚带,但在西伯利亚南部的山区,亚寒带针叶林要古老得多,它是从山区蔓延到平原

上的,在萨彦岭和阿尔泰山区亚寒带暗针叶林的某些树种,甚至从侏罗纪就已开始生长着了。亚寒带针叶林向平原的扩展,无疑是由于第三纪末期气候普遍变冷之故。

  1. 苔原带 在整个第三纪,温带和极地纬度的植被由于受到气候变冷和变干的影响而继续发生分化,苔原植物群在第四纪才开始发育起来,苔原植物的化石见于第四纪地层中。苔原植被可能是晚白垩世和第三纪常绿植物群所发生的根本变化的最末一个环节,直到现代灌木林还保持着这种常绿的特性。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山区,那里的森林因气候普遍变冷而最先停止生长, 形成古老的苔原核心(原始北极植被)。由于这里在第四纪时有广大的地区没有被冰川覆盖,因而有助于苔原的发育,苔原继续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平原上发展,苔原植物群在第四纪冰期后,终于形成了环绕着北极地区的苔原带,这是地球上所有自然带中最年轻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