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欧大区

本区位居欧洲中部,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复杂。这里拥有多种地质构造。北部为前寒武纪或早古生代的地台;中部是晚古生代的海西构造带; 广大的南部地区属于新生代的阿尔卑斯褶皱带。在地形上,这里既有广阔的冰碛平原,也有大小不等、成因各异的山间盆地或平原;既有地形高耸、连绵不断的新褶皱山脉,也有起伏不大、走向不一的块状山岭。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各地生物气候条件的差异,因此本区的景观是多种多样的。

本区由德波平原区、中欧海西山地区、阿尔卑斯区、喀尔巴阡区四个自然地理区组成。

(一)德波平原区

本区西起威悉-易北河河间地,东抵涅曼-布格河畔,高度一般为 50—

200m,奥得河以西大多在 100m 以下,以东较高。第四纪的大陆冰川作用对本区的地貌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貌结构具有带状特征,由北而南可以分为五带:沿岸沙丘带、底碛平原带、终碛丘陵带、中央广谷带和南部黄土带。

沿岸沙丘带的宽度不大,而且也不呈连续的带状分布。紧靠着它的是稍有起伏的底碛平原,通常由粘土构成,上面散布着鼓丘和蛇形丘,还有许多面积不大的湖泊,给人以起伏不平的感觉。

终碛丘陵带西起日德兰半岛北部,向南经德波平原北部直达涅曼河的中下游,形成一弧形高地,这一高地带在地形上表现很明显,其高度一般为 200

—300m。由于几条大河的分割,这条带状丘陵地被分为四段,即:纵贯在日德兰半岛东部的日德兰丘陵,这一段高度较小,普遍在 200m 以下;位于易北河与奥得河之间的麦克伦堡丘陵;位于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的波莫瑞丘陵,这是终碛丘陵带的高度最大的部分,最高点达 331m;位于维斯瓦以东、涅曼河以西、南的马祖里丘陵。

终碛丘陵带的地形起伏较大,高地、低地互相交错。丘陵地内的许多洼地往往潴水成湖,湖泊的面积一般不大,但数量甚多,因此波兰和民主德国境内的终碛丘陵地区又称湖区。

中央广谷带又称波兰中部低地带,它横贯在波兰整个中部地区,并向西一直延伸到易北河畔。广谷主要由冰水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组成,海拔高度一般为 50—150m,东高西低,地面切割微弱,西部多湖泊和沼泽。从南面来的河流进入广谷以后都有相当长的东西向流程,然后急转弯冲破北面的终碛丘陵带注入波罗的海。

中央广谷的南部断断续续地分布着一条受到严重破坏的老终碛丘陵带, 其高度在 200m 左右。其位置在里斯冰期大陆冰川南界的北面。波兰学者认为,这一终碛丘陵带的形成时代应晚于里斯冰期,属于里斯冰期以后的第一华沙冰期。①

在中欧平原的南部边缘是由许多盆地、平原和台地组成的黄土带,在老的冰川沉积物上面时断时续地覆盖着黄土,这是北海低地南部黄土带的向东延续,而它本身又向东延伸到苏联乌克兰境内。

(二)中欧海西山地区

中欧海西山地包括孚日山、黑林山、莱茵高地(莱茵片岩山地)、哈次山、图林根林山、捷克高原及其周围山地,以及施瓦本-弗兰康盆地、图林根盆地、上莱茵低地等山间盆地或山间平原。

孚日山和黑林山原是一穹窿状隆起,由于莱茵地堑的形成才分为两个对称的山块,山块由南向北倾,南部最高点均在 1400m 以上,由古老的结晶岩构成,北部结晶岩潜伏在二迭纪和早三迭世的砂岩下面;两山的内侧较陡, 呈阶梯状陡入上莱茵低地,外侧是台地形的准平原面,坡度缓。

莱茵高地是一高度大约在 400—600m 之间的丘陵性台地,呈东北-西南向,主要由早泥盆世的页岩、砂质页岩、砂岩和石英岩构成,北部边缘分布

① 波兰学者认为,在波兰领土范围内更新世期间曾发生过三次冰川作用:第一次相当于阿尔卑斯的里斯冰期,称喀尔巴阡冰川作用,或称克拉科夫冰川作用;第二次称中波兰冰川作用,或称第一华沙冰川作用; 第三次相当于武木冰期。称波罗的冰川作用,或称第二华沙冰川作用。(见采伦维奇著《波兰自然地理》。商务印书馆,1964 年,第 64—65 页)

着石炭系含煤层。第三纪时这是一片典型的准平原,第四纪时抬升为丘陵性台地。莱茵高地上的河流(包括莱茵河在内)河谷深切而狭窄,说明这里近期抬升的速度比较快。

哈次山和图林根林山都是典型的地垒山,山坡陡峭,山顶是波状的准平原面。

捷克高原是一个盆地性高原,它周围环绕着一系列地垒性山地。东北有苏台德山,西北有厄尔士山,西南有捷克林山和舒马瓦山(或总称为波希米亚林山),它的东南面是摩拉维亚丘陵,高原的内部也是丘陵起伏,只有北部的贝拉河平原比较平坦。

黑林山东面的施瓦本-弗兰康盆地是一内部丘状起伏,边缘分布着单面山的盆地。它与巴黎盆地不同,巴黎盆地是构造盆地,而施瓦本-弗兰康盆地则属于侵蚀盆地,它的地层愈向盆地中心愈老,因此单面山陡崖不是向外,而是朝向盆地中心。

总之,中欧海西山地是一范围相当大的中等高度的古老山地,山不成脉, 山的走向也不尽相同,并且有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镶嵌其间。

(三)阿尔卑斯区

阿尔卑斯区的范围除阿尔卑斯山脉本身外,还包括它的山前高原,即瑞士高原和巴伐利亚高原,以及它北面的侏罗山脉和它南面的波河平原。

阿尔卑斯山脉西起利古里亚海滨,东迄维也纳盆地,绵延 1200km 左右, 宽 135—260km,是欧洲最雄伟高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典型的褶皱山脉,它由许多列几乎平行的背斜和向斜构造组成,同时还有规模很大的逆掩断层和推覆大断层。在现代地形的形成中,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的垂直运动,以及以后的强烈侵蚀活动和第四纪冰川作用等的影响很大。

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形,可以归纳为下列四个特点: 1)山势雄伟高峻:阿尔卑斯山脉一般山岭都在 3000m 以上,4000m 以上

的山峰有 100 多座。最高的山峰都是由古老的结晶岩构成,第一高峰勃朗峰

(4810m)就是一个古老的花岗岩地块。

  1. 冰川地貌发育:第四纪时,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武木冰期时的雪线曾经降到 1200m 的高度(现代雪线的高度是 2500 — 3200m),而冰舌则下降到山前地带的谷口,因此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都很发育,高山的冰蚀地貌尤其典型。现在阿尔卑斯山脉还有约 400km2 的现代冰川,各种冰蚀地貌还在继续发育着。

  2. 山岭多隘口:阿尔卑斯山脉是由许多山岭和山汇组成的复杂的山地体系。各山岭间夹以纵谷,纵谷之间又有横谷或隘口相沟通,这种隘口仅在瑞士境内就有 200 多处。因此阿尔卑斯山脉虽然峰峦重叠、绵延千里,但是并不构成严重的交通障碍,而且自古以来,阿尔卑斯通道一向就是重要的国际交通运输线。

  3. 东、西部的地形不同:阿尔卑斯山脉可以以博登湖经莱茵河、斯普吕根山口到科摩湖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阿尔卑斯呈弧形走向,高度较大,4000m 以上的山峰绝大部分都在这里,现代冰川面积广大,高山地貌非常典型;东阿尔卑斯呈西东走向,高度较小,而且由西向东逐渐降低。西阿尔卑斯山幅较窄,山岭分布比较紧密,山坡不对称,内侧由中央结晶岩带直接陡降到波河平原,外侧有比较宽广的山前地带;东阿尔卑斯山幅较宽,向东呈扇形展开,纵谷也比较宽广,山脉的南北坡比较对称,都有面积相当大

的山前地带。

瑞士高原和巴伐利亚高原位于阿尔卑斯山北坡的山前拗陷地带,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陆相沉积物(即所谓磨拉斯层)构成。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最后阶段,这些碎屑沉积物被挤压,形成“表层褶皱”,地表有很厚的冰川沉积物和冰水沉积物。瑞士高原地表丘陵起伏,并且分布着很多湖泊;巴伐利亚高原比较平缓,湖泊也较少,但沼泽比较多。

侏罗山脉(汝拉山脉)位于瑞士高原的西北面,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由侏罗纪的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该山脉褶皱平缓,背斜为岭,向斜为谷,岭谷相间,对称整齐。这种地形结构在山脉的东南部很典型,以致世界各地的类似构造地形都被称为“侏罗式”构造。山脉的西北部,地层呈水平状,具有台地性质,由东南向西北分三级倾入索恩河谷,台地面被河流所切割。波河平原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部的山前拗陷地带,主要由从阿尔卑斯山脉

冲刷下来的碎屑物质充填而成,同时有一部分充填物来自南面的亚平宁山脉。平原地面平坦,很少切割(图 5-21),河谷宽广,分水岭不高,大部地区高度在 100m 以下,西部边缘升到 300—500m。

(四)喀尔巴阡区

图 5-21 波河平原的景色

本区包括喀尔巴阡山脉,多瑙河中游平原和多瑙河下游平原三部分。 喀尔巴阡山脉西起维也纳盆地,蜿蜒曲折,直到多瑙河畔的铁门,其长

度大体上与阿尔卑斯山脉相当。

喀尔巴阡山脉的形成早于阿尔卑斯山脉,正当阿尔卑斯山脉的造山运动达到高潮时,喀尔巴阡山脉已经完成了它的整个造山过程。此后即进入剥蚀均夷阶段。第三纪末,整个山脉发生不均衡抬升,同时两侧相对下陷,并伴随着断裂和火山活动,内侧形成断断续续的火山岩带,外侧则成为复理石层带。

喀尔巴阡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一样,属于新褶皱山脉,但在地质构造上和地形上都有许多区别于后者的特点。

  1. 高度不同:前者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0m,其中有 1/2 的面积在 1000m 以下,最高峰格尔拉霍夫斯基峰只有 2655m,因此这里没有现代冰川。第四纪冰川的面积也不大,冰川地貌仅见于西喀尔巴阡和南喀尔巴阡的部分地区。

  2. 岩石组成不同:阿尔卑斯山脉拥有连绵不断的结晶岩山岭,而这里的结晶岩带却时断时续,形如岛屿,石灰岩山岭也很少见,而在阿尔卑斯山脉比重不大的复理石沉积,在这里却分布十分广泛。因此这里的地貌以山顶浑圆,山坡平缓的中山地貌占优势,只有少数由坚硬结晶岩构成的高山才具有阿尔卑斯式地貌。第三纪的火山活动在阿尔卑斯很少见,但对喀尔巴阡山脉却很重要。山脉的内侧有许多由火山岩构成的山岭。

  3. 断层发育不同:喀尔巴阡山脉断层发达,形成许多小地垒和小盆地, 地垒具有断块山性质,这在阿尔卑斯山脉也是很难见到的。

多瑙河中游平原又称匈牙利平原。它的基底是海西山地的一个残片,中新世末开始下沉,平原中部的钻井资料证明,基底上面的海相和陆相沉积物厚达 2000—3000m。

匈牙利平原在地形上可以分为二部分:多瑙河以东是一高度大约在 100m 左右的平坦的平原;多瑙河以西由于古地块下沉后又有回升,地面缓丘状起伏,其中巴空尼山高出附近地面 200m 左右;最高点海拔 713m。

多瑙河下游平原又称瓦拉几亚平原,第三纪时它是黑海的一个海湾,由南喀尔巴阡冲刷下来的物质充填而成,但是又受到发源于南喀尔巴阡诸河流的切割,地面呈丘陵状,只有宽广的多瑙河泛滥平原才是瓦拉几亚平原的平坦部分。

中欧位于中纬度的东欧和西欧之间,气候具有自西向东过渡的性质。气候的东西差异以冬季最明显。1 月 0℃等温线从波罗的海沿岸的卢卑克向南, 经格廷根和普福尔次海姆,直到洛桑。此线以东,有两三个月在 0℃以下,1 月均温可降到-4℃左右。夏季气温自北而南递增,大部分地区在 16—22℃之间。气温年较差自西而东增大,显示气候的大陆性也沿这一方向增加,例如, 柏林的年较差是 18.9℃,华沙则已接近 20℃;南部地区年较差向东递增的趋势更明显,巴登的年较差是 17.2℃,布达佩斯是 22.7℃,布加勒斯特则达25.8℃,与大陆性气候的东欧相差不大。

本区降水一般为 500—800mm,有些山地的迎风坡可能更多一些。西部地区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雨的比重愈往东愈大,柏林、华沙、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等地夏雨都占全年降水量的 1/3 似上。南部地区由于受地中海气旋影响,秋末往往出现第二个降水高峰,如匈牙利西南部的贝奇,夏雨的比重是 29.2%,秋雨也在 26.3%以上。因此中欧的气候不但表现为自西向东的过渡,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自北向南的过渡。

总之,中欧的气候是温和的,冬不太冷,夏不太热,降水适中,大多数地区没有干旱的感觉。这种气候条件适宜于木本植物的生长,阔叶林是本区的地带性植被。但是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自然植被遭到很大破坏。人工栽植林中,针叶树的比重很大。多瑙河中下游平原由于降水较少(年降水量为600—500mm,甚至更少),夏季气温较高(平均为 20—22℃),植被以森林草原或草原为主。

阿尔卑斯山脉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和植被,都有明显的垂直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