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

太平洋水体体积约 7×108km3,占世界大洋总水量的一半。海洋中拥有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和强大动力资源。

(一)化学资源

海水中存在着多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成分复杂(表 11-3)。海水成分与普通水不同,和血液成分却有相似性。目前有四种元素被大量提取,即以食盐形式出现的钠和氯,镁和一些镁的化合物。如以海水的平均盐度 35‰计算,则海水中溶解盐类总量约为 24×1015t,如果将其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那末陆地可增高 75m。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海水中发现的贵重元素愈来愈多,如碘、锶、铀、铷、锂、重氢等,其中尤以陆地储量少、分布分散而价值极大的元素——铀为最重要。海水中铀的总量约 45

×108t,约为陆地铀储量的 2000—3000 倍,金的总储量也达 550×104t。总之,不少化学元素、化合物和稀有金属在海水中的总量比陆地上已知储量要多,海水无疑将成为更加重要的液体矿产资源。

表 11-3 海水中某些元素的含量( mg/1 )

元 素

含 量

元 素

含 量

19500

20

910

13

10833

4.5

390

0.5

1311

1.0

412

0.2

65

0.1

(二)动力资源

大洋也拥有用之不尽的动力资源。大洋潮汐波使海水不停地有规律的涨落。太平洋潮汐多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一般为 2—5m,最大潮差在鄂霍次克海的舍列霍夫湾,可达 12.9m。钱塘江口潮差可达 8.93m。世界大洋潮差最大的地方是加拿大芬地湾的蒙克顿港附近,平均潮差为 13.6 米,最高可达

18 米以上。人类可以利用潮汐涨落具有的能量进行发电。但这种能量在远海

不如狭窄的浅海、港湾、海峡可观。据估算,我国沿海潮汐电能约有 11× 107kw,其中可以利用的为 35×105kw。我国早于 1955 年建成了第一座潮汐水轮泵站,1957 年在山东沿海又建成我国第一座潮汐电站,为农村电力灌溉及其他能源需要提供了廉价动力。另外,太阳辐射洋面,使表层水增温,由于增热不均,使海水和空气产生流动,进而产生洋流和波浪。它们也是潜在的能源。据计算,在每平方公里洋面上,波浪每秒钟就能产生 20×104kw 的能量。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研究也在进行中。由此可见,海洋蕴蓄有无穷的能源,在经济技术问题逐步取得解决的前提下,可以为人类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