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逸有气 能自结撰一、品评的基本依据

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就我们所见,从 1915 年到 1966 年,在半个多世纪

里,面世的足有四百五十多件。长的千万字,短的二三字。就书体而论,有楷书,有行书,有草书,惟不见甲骨文、篆书、隶书。沿着毛泽东六十多年的书迹,我们可以将他的书法活动分为五个时期。

第一时期(1900—1919),学子时期。入私塾,进师范,步人社会,初学书法。这一时期的代表书作有二:一是 1915 年读《明耻篇》后的批语(图

一);二是 1918 年举办工人夜校的《夜学日志》(图二)。前者是颜体意味, 后者是魏碑气息。

第二时期(1920—1937),大约十八年,是书法探索时期。这一时期,

他由一个身无分文的学子走上了驾驭中国革命航路的领袖地位。在书法之林里,他倾听,他观察,他神游,他探索着自己的道路。这一时期的代表书作有三:一是 1921 年 6 月 20 日致国昌诸兄的信;一是 1933 年左右为鼓励军民

反“围剿”的题词;一是 1937 年 8 月为抗大二期毕业证的题词。前者流媚如“二王”,中者变为左斜而瘦硬,后者左斜而骨丰。中者和后者,显然已走出了碑帖,酿制着自己的墨花。

第三时期(1938—1949),大约十二年时间,是书风形成时期。这一时期,他已经成为公认的领袖,率领党和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他的书法,在狂风巨浪中淘漉,在战火硝烟中锤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很多,特别出色的有:

①1938 年 11 月,为一次青年工作会议的题词:“努力前进,打日本, 救中国”(图二十七)。

②1942 年 4 月,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三周年的题词:“准备反攻”

(图四)。

③1945 年 10 月,手书《沁园春·雪》。

④1949 年 11 月 29 日,为“国立美术学院”的题字和致徐悲鸿院长的信。这一时期书作的风格是骨气洞达、豪迈超逸。字势右斜,左伸右收,方

笔侧锋,长枪大戟。

第四时期(1950—1960),大约十一年左右,是书风深化时期。这一时期,是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毛泽东,六十岁上下,正是领袖人物的华岁英年,他胸纳万有,精力过人,在书法上博采众长,深化升华, 力登泰山十八盘,终于到了南天门,随意挥洒,皆成佳作。特别出色的有:

①1952 年 6 月 10 日,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②1954 年,为武汉人民战胜 1954 年洪水的题词。

③1956 年 12 月 5 日,手书《水调歌头·游泳》。

④1957 年 5 月 1l 日,手书《蝶恋花·答李淑一》(图十一)。

⑤1958 年 9 月,为“首都民兵师”题词。

⑥1960 年 10 月 8 日,为中共中央办公厅人员题词:“艰苦朴素”(图十四)。

这上时期的书风,在豪迈的气势之中,增加了灵动峻拔、雄强老辣,字势由险绝,复归平正。

第五时期(1961—1966),为书法造极时期。这一时“期,经过天灾人祸,经济建设正常进行,社会稳定,人心向上。这一时期的毛泽东,七十岁上下,人书俱老,“从心所欲,不逾矩”。他的书法进入了泰山巅峰,一年一个面貌,篇篇珠玑。代表作品有:

①1961 年 9 月 9 日,手书《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②1962 年(?),手书《采桑子·重阳》(图十七)。

③1962 年(?),手书《忆秦娥·娄山关》(图十九)。

④1963 年 2 月 28 日,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图十五)。

⑤1963 年 2 月 5 日,手书《满江红·和郭沫若》(图十八)

⑥1964 年 2 月 4 日,手书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中国书法的艺术之巅——草书的殿堂里游目骋怀, 老笔纵横,只求意足,不见字形。

这时,也正是在这时,毛泽东虽然年逾古稀,但仍然是雄姿英发,精力充沛。按照书法艺术的规律和他的创新求索精神,1966 年以后还应该有一个衰年变法时期,以使草书书法飞跃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境界。但可惜的是,因为政治运动,我们未能看到这位一代大师继续前进的足迹。这不仅是他

个人的损失,也是中国书坛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