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发扬海南纺织技艺

黄道婆,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出身贫苦,少年流落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

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被后世尊为布业的始祖。

1245年,黄道婆生于上海乌泥泾镇的一个穷苦人家。当时,正是宋元代更替、兵荒马乱之际。然而,承继着祖先勤劳勇敢光荣传统的劳动人民,依然是种瓜播谷、栽桑植棉,男耕女织,黄道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黄道婆出生前后,她的家乡便从闽广地区传来了棉花种植。到了黄道婆记事的时候,棉花种植已经普及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不少妇女学会了棉花纺织技术。

黄道婆由于家境贫寒,而且很小就失去了全部骨肉亲人,孤苦无依,不得不自幼就砍柴做饭、洗洗涮涮,拿针用线,补补连连,一切都是她自己奔波料理。

她心灵手巧,好学好问,肯动脑筋,善于琢磨。大人干的活计,她看了便能举一反三,迅速通路入门。

本地有人经常穿着棉布衣裤锄草犁田,邻居会纺线的妇女,早就告诉黄道婆,那种棉线布厚实柔软、经久耐用,干活的人穿用极为合适。黄道婆听着总是十分注意,沉思不语,而后,便抓紧向纺棉的成年人学习。

然而,在生活逼迫下,黄道婆不得不到有田地的人家做了童养媳。虽然年纪很轻,可她的劳动经验相当丰富。丰富的经验,使她更加聪明。

她每天除了做完家里的活,也还是硬挤时间继续练习纺织技术。没多久,她便熟练地掌握了全部操作工序。

1263年,18岁的黄道婆有一天看到了从闽广运来的棉布,色泽美观,质地紧密,后来又看到海南岛的黎族、云南高原上的彝族所生产的匹幅长阔而洁白细密的“慢吉贝”、狭幅粗疏而色暗的“粗吉贝”等,不由得对那些地区心驰神往,暗想:若是能学到那里的纺织技术该多好啊!

有了这样南游学艺的志向,黄道婆便确定就此弃乡远航,访求先进纺织技术,实现夙愿。半夜,她偷偷从家里逃出来,奔向黄浦江边,躲进一艘商船舱底。

第二天清晨,商船准备起锚出海,忽然,黄道婆从舱底上来,跪到船主面前,苦求把她带到闽广海南。

老船主听黄道婆倾吐了志向,不由得又敬重又同情,便点头答应了她的要求。于是,黄道婆登上船头,遥望乌泥泾,洒泪告别了亲爱的出生地,随船南渡。

当时,交通工具简陋,航海技术低劣,黄道婆不避风险,忍着颠簸饥寒,闯过惊涛骇浪,先抵占城,随后到了崖州。她看到当地棉纺织业真的十分兴盛,便谢过船家在海南落了脚。

崖州的木棉和纺织技术强烈地吸引着黄道婆,朴实的黎族人民热诚地欢迎她、款待她。她同这些兄弟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爱上了这里的座座高山、片片阔林。

拿起了著名的黎幕、鞍搭、花被、缦布,瞅着那光彩明亮的黎单、五色鲜艳的黎饰,黄道婆便爱不释手,赞美不止。为了早日掌握黎家技术,她刻苦学习黎族语言,耳听、心记、嘴里练,虚心地拜他们为师。

黄道婆研究黎族的纺棉工具,学习纺棉技术,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像着了迷一样,每学好了一道工序,会用一种工具,她的心就仿佛吃了蜜一样。

黎族人民不仅在生活上热情照顾黄道婆,而且把自己的技术无保留地传授给她。聪明的黄道婆,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棉织事业上,又得到这样无私的帮助,很快就熟悉了黎家全部织棉工具,学成了他们的先进技术。

尽管绞尽脑汁、熬尽心血的劳动消耗,把黄道婆的一头青丝换上了全部白发,给她丰润的脸上刻下道道深而密的褶皱。但她还是精神抖擞,深钻细研,锲而不舍,刻苦实践,三十年如一日,终于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棉纺织家。

岁月恰似织布快梭,转眼之间,到了13世纪末叶。元代朝廷实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经济开始好转。黄道婆这些年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顺利地学习成功。

听说故乡安定下来,有了生机,不由又想起那里棉织业的落后情形,内心复活了改变江南技术面貌的原来志向,升起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思乡感情。

于是,黄道婆向海南同胞说出了心事,情长谊深的黎族姐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理解她,只好压抑着惜别的心情支持她。

1295年的一天,黄道婆忍痛告别了第二个故乡,搭船离开美丽的崖州,重返她阔别30多年的长江之滨。

经过了改朝换代,黄道婆的公婆和丈夫早已先后死去,她一心无挂,只抱着造福于民的善良愿望,不顾晚年体力衰微与生活孤单,回到家乡马上投身于棉纺织业的传艺、改良和创新活动。

乡亲们亲切地欢迎黄道婆满载而归,她更是不辞辛苦,东奔西走,热心地向乡亲们讲述黎族的优良制棉技术,妇女们成天围着她听得倾心入神。她便把自己海南所得,倾囊相授。

同时,黄道婆还把黎家先进经验与上海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积极发明创造。对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制造了新的擀、弹、纺、织等工具,刷新了上海棉纺业的旧面貌。

黄道婆把沿用多年的小弓,弓身由1.5尺长改为4尺多长,弓弦由线弦改为绳弦,将手指拨弦变为棒槌击弦。这结实有力的大弓,弹起棉来,铮铮然节奏鲜明,仿佛响起一支好听的劳动乐曲,棉花弹得又松又软,又快又干净。

在纺纱工序上,黄道婆创造出三锭脚纺车,代替过去单锭手摇纺车。脚踏的劲头大,还腾出了双手握棉抽纱,同时能纺3根纱,速度快、产量多,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纺车,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技术革命。

在织布工序上,黄道婆对织布机也有一定的改革。她借鉴我国传统的丝织技术,吸取黎族人民织“崖州被”的长处,与乡亲们共同学习研究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棉织技术,织成的被、褥、带、帨等。

上面有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等花纹,鲜艳如画,“乌泥泾被”名驰全国。

元代诗人曾热情地加以赞扬:

崖州布被五色缫,组雾紃云粲花草,

片帆鲸海得风口,千轴乌泾夺天造。

[旁注]

乌泥泾镇 为宋元时期古镇。位于长桥镇南,华泾镇北,南宋隆兴年间,巨富张百五于此建园林,捐资建桥,导乌泥注水接黄浦,引潮灌附近农田“八千亩”,水陆交通称便,由是形成集镇,为上海西南水陆重镇之一。

彝族 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梭 织布时往返牵引纬线之工具,两头尖,中间粗,枣核形。传统织花布,一种颜色一枚梭,往返穿梭,不断变换。故土布又称“梭布”。梭则指织布机。

折枝 花卉画的一种。画花卉不写全棵,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故名。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弥觉隽雅。

[阅读链接]

黄道婆的一生刻苦学习研究、辛勤劳动实践,有力地影响和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她的业绩在我国纺织史上灿然发光。人民热爱她、崇敬她,在她逝世的时候,大家怀着悲痛心情,纷纷捐资把她安葬在上海县曹行乡。

上海群众曾不断地为她兴立祠庙,其中规模宏大的先棉祠,每年4月黄道婆的诞辰,都有人接踵赶来致祭。多少年来,人们感念黄道婆的歌谣,一直传颂不止: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