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璀璨的红珊瑚琼剧

琼剧也称“琼州戏”、“海南戏”,与粤剧、潮剧和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

是在海南流行的弋阳腔杂剧的基础上,吸收闽南戏、徽调、昆腔、潮州正音戏、白字戏、广东梆黄、和海南民歌、歌舞八音、傀儡戏、道坛乐曲等逐渐形成的一个弋阳腔支系的地方剧种。被称作“南海的红珊瑚”。

琼剧历史悠久,是流行于海南省、广东雷州、高州和广西合浦一带的地方剧种,由潮剧、闽南梨园戏吸收当地人民的歌谣曲调发展而来。

琼剧用海南方言演唱,清代俗称“土戏”,琼山、海口一带俗称为“斋”,清末又名“海南戏”;因其形成于古称琼州所在地琼山,因此谓之“琼州戏”、“琼音”。

“琼剧”之称始于仿傀儡戏产生的,明清时期,福建正字戏和白字戏都曾在海南岛演出。《海口舆地志》和《海口福建会馆碑志》均有“闽广大船停泊白沙津深……常有潮广剧演唱”的记载。

所谓“潮广剧”,即正字戏和潮剧。据此,土戏是在正字戏、潮剧曲调的基础上,改用土音演唱,其间又吸收当地民歌及歌舞八音乐曲,于清代中叶以前发展形成。

清代乾隆年间,海口先后建起福建、高州、潮州、五邑会馆,这些会馆门前建有固定石戏台,而且年年集资聘请家乡戏班来海口演出。有些戏班还设科班教授门徒,有些艺人则在海南岛落户。如光绪年间琼剧名净黄匡生的先祖,就是乾隆时跟班会至海南落户的。

这些外来的戏班,对土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使它的成为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咸丰年间至光绪年间是琼剧较繁盛和变化较大时期。

粤剧艺人流入海南岛,与琼剧艺人互相拜师结亲,有的开设科班教戏,有的插班演戏,对琼剧的兴盛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时,粤剧的二黄、梆子腔等声腔,以及新、老“江湖”等均为琼剧吸收,又在这些声腔的基础上创造了海南腔等板腔,使琼剧从曲牌体逐步蜕变为板腔体,原有的锣鼓谱、小曲、帮腔等也被摒弃。

琼剧的音乐唱腔可分为两大类:前期为“曲牌体”,并有帮唱。后期则演化为“板腔体”,原有的曲牌体和帮腔逐渐淘汰。

板腔体分中板、程途、苦叹板、腔类、专腔专用类五种板式。还有一种专门操台的锣鼓谱。此外,还吸收海南道坛乐曲如“芙蓉”、“志高”、“金线”、“金字科”、“灵宝科”等曲调以及其他民间音乐、歌舞音乐。

琼剧唱腔以中板为核心,这种唱腔系由帮腔的七字板演变而成,有中、慢、快、散、正线、反线、外线、内线等不同板式。有较大的适应性。不论生、末、净、丑、杂各行当,在表演喜怒哀乐的不同感情变化时都可以使用,是琼剧较为古老的唱腔。

琼剧武功属南派,拳宗少林,曾使用真刀真枪,也有杂技表演。清代末期有不少名武师,能使用10多件武器,并有飞剑穿柱、穿刀圈、舞火架等特技。

琼剧的布景,最早年大小班均在台中挂一白布,画乐工图案。文、武场乐工分置于左右侧。清末改为黑色或花布幕,两侧挂观众赠送的彩幅。

琼剧服装一般只用汉明两待冠服。官服蟒袍全是绒绣,书生、村姑、强盗只用白、黑、蓝、红等色的市衫、裙、袍套。靴鞋均是薄底;兵皂、强盗穿草履。

琼剧的伴奏乐器原来只有锣、鼓、笛、唢呐,称“锣鼓吹打”。后来有竹胡、二弦、二胡、椰胡、提琴、三弦、月琴、秦琴、琵琶、扬琴等30多种。以竹胡、二胡、二弦、大唢呐、小唢呐、大喉管、短管为主奏乐器。

琼剧的角色行当分为五大行,即生、旦、净、末、丑。

生行包括正生、贴生、武生、小孩生。正生为文戏佬倌,又名“文雅小生”。以唱、做功为重,扮相英俊,喜手持白纸小扇,举止动作温文文雅、潇洒大方。

主要步法为方步。多扮演贫苦士子或富户之子。表演要求儒雅秀逸、舒展斯文、风流倜傥。

清代末期,正生也扮演有武打的文戏,称文武小生,小生历代出过不少名家,如清代的金公仔、汪桂生、黄银彩、陈俊彩、郭庆生。

贴生也是文戏佬倌,可分为二贴、三贴,为正生因故不能演出之替代角色,唱做功与正生同,常有由贴生晋升正生的。戏中有较年少的书生、公子、官宦等重要副角,多由贴生扮演。

武生是武戏佬倌,多跟武科师傅习练武术,武功宗少林功夫。身手敏捷,拳角功夫、棍棒功夫必须过硬,舞台表演使用兵器均为真具。武生分正小武、贴小武、大武。

小孩生也是文戏佬倌,也叫“娃娃生”,一般由年轻的学徒担任。表演上要求活泼好动,天真顽皮,并可随意发挥,如《秦香莲》中的春哥,《乞丐捐道》中的梅奴和《乾隆皇游江南》中的绪儿等角色,均为小孩生应工。

旦行有正旦、贴旦、花旦、老旦、彩旦、梅香旦、武旦。

正旦多扮演贤淑含蓄,仪表庄端的女性角色,不论男旦、女旦,均用假嗓唱戏。后来有些伶工改用“子母喉”即真假嗓,个别艺人则用“真嗓”。

重于唱、做功,讲求唱腔亮丽、清脆、娇嫩,身段优美,步法轻盈。步行时,多用后角尖顶前角跟,而且有碎步、蝶步等多种步法。

剧中的已婚年轻妇女,大户闺门,小家碧玉等角色,多由正旦扮演。表演时,常手执小扇或手帕。动作灵巧而不失持重,矫健而不失娟秀,神态温柔而略含羞涩。

正旦也可细分为闺门旦和青衣。清代末期男旦张禄金、姚赛蛟、陈成桂,女旦龙波、陈安香、琼丽卿等,均为著名正旦。

净行有大花脸和二、三花脸。末行有黑须末、白须末。丑行有杂角、花生。

另外,琼剧角色行当中尚有已消失的杂经头和四大金刚。旦、净唱假嗓,其余行当唱真嗓。文戏重唱不重做,许多艺人都以唱闻名。

琼剧的艺术遗产丰富,它的传统剧目分三部分:

一是以唱功为主的文戏,源于弋阳腔,杂以四平、青阳二腔,属曲牌体制,滚唱发达,带帮腔。如《槐荫记》、《琵琶记》等800多出。

二是以做功、武打为主的武戏,剧目有《八仙庆寿》、《六国封相》、《古城会》、《单刀会》以及《三国》、《水浒》、《薛家传》、《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历史、神话小说戏等400多出。

三是文明戏,又称“时装旗袍戏”,剧目有《救国运动》、《空谷兰》、《断肠草》等130多出。

[旁注]

八音 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海南八音乐曲丰富,按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四类,有汉唐时期以来我国古音乐的遗韵。

梆子腔 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秦腔、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豫剧、山东梆子等,均属梆子腔。

椰胡 我国擦奏弦鸣乐器。形制如板胡。音箱用椰子壳制作,面蒙薄桐木板,背开5个出音孔。音色浑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是黎族、汉族弓拉弦鸣乐器。流行于海南、广东、福建等省。

少林功夫 中华武术的象征。是指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少林寺武僧演练的武术为表现形式,并充分体现禅宗智慧的传统佛教文化体系,少林功夫术的要旨是禅武合一。

弋阳腔 戏曲声腔。简称“弋腔”,是宋元时期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又通称“高腔”。

[阅读链接]

关于琼剧起源的问题,自古以来至少可以归纳出4种观点:

一为模仿说。也就是说,琼剧是明代初期的海南人对流行于元代的木偶戏的模仿;二为外来说。琼州土戏的前身是杂剧,来源于福建。崖州人过去称琼剧为闽南杂剧、琼州杂剧;三为土著说。此说在琼剧界颇有影响。琼剧起源于海南当地民间歌谣,是一种土生土长的艺术。作为琼剧的核心“中板”先于琼剧,其源头为海南的民间歌谣;四为宗教说。即琼剧来源于道教。

这4种琼剧起源观,虽然都有一定的理由,但未必都很准确。正如我国戏曲的起源一样,琼剧的发生与形成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某一要素,而应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诸种要素的影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