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传响——竹类乐器
我国古代竹类乐器是竹制的吹奏乐器,包括笛、排箫、筚篥等。其中,笛子起源于上古时期,是一种吹管乐器,是最古老的汉族竹类乐器,也是汉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
在我国先秦时期,还诞生了另一种竹类乐器,这便是箫了。排箫是箫乐器中的一种,据说,排箫在先秦至圣先师孔子时期就常被人们用在宗教典礼仪式,而孔子常被排箫忧郁之音而感动。
到了唐代,我国竹类乐器经过数百年发展,还产生了筚篥。筚篥管身是竹制的,上面开有八孔,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而发音。
筚篥在我国唐代非常盛行,它成为唐代宫廷十部乐中的主要乐器。隋唐宴享的胡乐中,以龟兹乐为主,此外天竺乐、疏勒乐、安国乐、高昌乐中都有筚篥乐器。
木管乐器笛子起源发展
那是在我国远古时期,西南有一个地方,那里山清水秀,勤劳的苗族人在那里居住。
在一个苗族寨子里,有一个年轻壮实的小伙子叫竹郎,他以编竹筐为生,由于他每天都与竹子打交道,日久生情,他觉得翠绿的竹子是有灵性的。
竹郎随手拿起一片竹叶就可以吹出甜美又悦耳的声音。久而久之,竹郎的音乐声打动了一位叫笛妹的美丽姑娘,每当竹郎吹起竹叶时,笛妹都会跟着唱。
有一天,调皮的笛妹手里拿着一节节的竹子,她问小伙子说:“这个管子你能吹响吗?”
聪明的竹郎想了一想,他截下一段竹子,把中间钻空,又在上面挖了几个小孔。这样一来,竹郎吹出的声音比竹叶更好听了,还能吹出不同的调来。
动听的音乐吹进了笛妹的心坎里,竹郎把它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姑娘。因为小伙子叫竹郎,笛妹姑娘便把这个定情之物叫做“竹笛”。
笛子,是我国一种吹管乐器,后来,人们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发现了骨笛,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此外,还出土了一个原始时期横吹的铜笛,这些都可以证实,笛子是产生于我国远古时期的。
后来,人们又在河南舞阳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这些骨笛是用鸟禽肢骨制成的,已有7000余年历史。
这些骨笛是竖吹的,它们的音孔由五孔至八孔不等,其中以七音孔笛居多,与后来人们所熟悉的笛子具有相同音阶。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骨笛音孔旁刻有等分符号,有些音孔旁还加打了小孔,与后来笛子音调完全一致。
在黄帝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都生长着大量竹子,这些竹子便是制作笛子的原材料。据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记载:
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
这一时期,我国以竹为材料是笛乐器历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竹子比骨头振动性好,发音清脆。还有,竹子便于加工。在当时已经有了七孔竹笛,并发明了两头笛,这也说明了我国竹笛的历史极其悠久。
笛子在古代被人们称为“篴”,后来汉代学者许慎在他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记载:
笛,七孔,竹筩也。
还有,笛子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为竹篪。后来人们在湖北出土了两支上古时期竹篪,出土的竹篪和古籍中记载篪,除了长度略有出入外,其他形制完全相同。这些出土的竹篪显然就是古代的竹笛。这些竹篪有6个孔,能奏出6种不同的音调。竹篪全身涂漆,样子非常美观,吹出来的声音也十分悦耳。
此外,上古时期竹笛是由一根竹管做成的,里面去节中空做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一个吹孔、一个膜孔、6个音孔、两个基音孔和两个助音孔。
详细来说,这些竹笛是由一根竹管做成的,笛塞就是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深度里。吹孔就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
笛子之所以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其主要用来贴笛膜。
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一般来说,上古时期的笛子没有膜孔,但也能吹奏,却得不到有笛膜那种独特的音色。
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人们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竹笛的音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调。
此外,竹笛的基音孔可以用来调音,起着划定笛子最低音范围的作用。助音孔在基音孔下端的两个孔,可用来调高音,起着美化音色、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系飘穗之用。
海底又称“笛脑”,是由笛塞内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内膛,它阻止气流向上流动,使口风向下流动,集中发音。
另外还有缠丝、飘穗、镶口。缠丝就是使用丝弦,缠在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护笛身以免破裂的作用;飘穗是系于助音孔上的装饰品,通常用丝带编成;镶口通常在笛身左端或两端,镶以牛骨、牛角、玉石或象牙,称为“镶口”。
在上古时期,我国竹笛流传地域广大,品种繁多。其中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调笛,此外还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顺笛等。
曲笛是一种伴奏乐器,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笛”,因为其盛产于苏州,所以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
曲笛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
梆笛管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梆笛主要流行在北方,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鹧鸪飞》是我国古代著名笛曲,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鹧鸪飞》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也用于箫独奏或丝竹乐合奏,后经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改编,注入了江南丝竹的风格,使乐曲更加清丽动人。该乐曲通过对鹧鸪飞翔的形象描绘,表现了人们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崇高愿望。
《鹧鸪飞》乐曲分慢板、中板两个部分。慢板部分是原民间乐曲的放慢加花,演奏家充分发挥曲笛浑厚抒情的特长,通过气息的控制、变化,运用音色、音量得收放变化以及滑音。
轻音、打音、叠音等手法,使音乐悠扬委婉、明澈、圆润。中板部分是前奏的变奏,音乐活泼流丽,表现鹧鸪展翅高飞的情景。
[旁注]
骨笛 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藏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常用于独奏。是藏族青年喜爱的自娱性吹奏乐器,多在夏季放牧或田间劳动休息时吹奏自娱。
新石器时代 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在地质年代上已进入全新世,继旧石器时代之后,或经过中石器时代的过渡而发展起来,属于石器时代的后期,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
上古时期 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在我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12年到安帝建光元年。《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
竹簧 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琴”、“口弦”,其历史悠久,形制多样,是我国彝、苗、藏、汉等民族综合奏体鸣乐器。竹簧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汉代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时期就很盛行了。
笛膜 贴在笛子左端第二孔上、吹笛时振动发声的薄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我国笛子开孔贴膜,使之脆亮的音色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种笛子,这是我国笛子独特的结构方式。笛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笛子的音色、音量的问题。
玉 一个宝石的分类,是我国一种特殊文化,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我国制玉历史悠久,用途广泛,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
江南 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景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在历史上江南是一个文教发达、美丽富庶的地区,它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其他地区人们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阅读链接]
我国笛子和箫乐器都是竹类乐器,很多人不好分辨,其实两者最大的区别便是,笛子是需要笛膜才可以吹奏的,是横吹乐器。而箫的结构则不需要膜,可直接吹奏,是竖吹乐器。还有,一般来说的笛子多是6孔笛子,而箫则有6、7、8孔,箫明显比笛子要长很多。
再有,两者的音质有很大区别,笛子声音清脆悦耳,箫的声音则相对来说要低沉浑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