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的传承腰鼓与羯鼓

腰鼓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唐代,很好地表现了生活,是唐代民族棰击膜鸣乐器。

腰鼓历史悠久,发音脆亮,在民间广泛流传,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掀起了黄土地上的狂飙,展示出关中地区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性。

腰鼓属打击乐器,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约34厘米,两面蒙皮,其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

在唐代,腰鼓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跳着腰鼓舞,变换队形,或行走或在一个场地内边舞边敲,同时也用于民间秧歌舞。

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后来在全国发展流行,其在表演形式和技巧上,变化极为丰富,在民间流行极为广泛,是唐代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腰鼓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还得从鼓说起,鼓是精神的象征,舞是力量的表现,鼓舞结合开舞蹈文化之先河。因此,唐代腰鼓是先秦大鼓的传承和发展。

山西横山地区是我国腰鼓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腰鼓保存最原始和最完整的地方,它保持着腰鼓自古以来的传统。

早在隋唐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当战士们遇到敌人突袭,他们就击鼓报警,传递讯息,而两军对阵交锋,战士们便击鼓助威。最后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

到了唐代,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民众祈求神灵、祝愿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性舞蹈,从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众性,但在击鼓的风格和表演上,继续保留着某些汉唐将士的勃勃英姿。

后来,人们在延安王庄村发现一座唐代古墓,其中出土了形制、人物造型相同的两块腰鼓画像砖,均是翻模成型后烧制的。

经考古专家鉴定,这是唐代的物品,画像砖上所塑造的打鼓者,腰挎细腰鼓、侧身、头向左后扬起,左脚着地,右腿前跨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左侧一人为敲镲者,双脚跳起,吸左腿,眼看左侧,双手在胸前做打镲状。

击鼓者赤膊,穿灯笼裤,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尤其是打鼓者的动作和形象,颇似腰鼓中“马步蹬腿”和“前进步”动作。

这幅唐代腰鼓画像砖画面清晰,造型美观,生动地表现了唐代陕北地区的腰鼓表演,对我国腰鼓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文物资料。

还有,唐代腰鼓依据不同风格韵律有文、武之分,“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小,类似秧歌的风格;“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并有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腾空飞跃技巧,给人们以英武、激越的感觉。

后来,文、武腰鼓逐渐结合形成新的风格,以安塞地区的腰鼓舞最有特色,它们生动地反映了群众憨厚、淳朴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其实,唐代腰鼓为木制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骡马皮。鼓身髹红漆或黑漆。有的腰鼓描绘纹饰,鼓身一侧装置两个鼓环,环上系带,将鼓斜挂于腰际,双手各执一棰敲击。大腰鼓长40厘米、鼓面直径20厘米;小腰鼓长34厘米、鼓面直径15厘米。

在唐代,我国西域龟兹、高昌、疏勒等地区的居民都曾经使用过羯鼓。在唐代天宝年间,羯鼓开始在全国盛行。

据唐代学者南卓所著的《羯鼓录》中记载:

如漆桶,山桑木为之,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杖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棬用刚铁,钢当精炼,棬当至匀。

羯鼓又称“两杖鼓”,形状比腰鼓小,是用山桑木围成漆桶形状,下面用床架承放,用两只鼓槌敲击。

羯鼓的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可以在战场上用于战鼓为战士搏击助威。同时也可在高楼上玩赏风景时演奏,鼓声凌空可以传得很远,特性与其他鼓类乐器差异很大。

在唐代,羯鼓槌杖一般是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材制作而成的。木料必须干燥,杜绝潮湿之气,使其柔韧而滑腻。只有木料干燥,敲出的鼓声才最清脆响亮,而滑腻是使羯鼓能奏出如同战马奔跑的蹄声。

羯鼓鼓身漆桶时要用刚硬的铁,铁要经过精炼,圈卷时应该均匀。铁如果不刚硬,则鼓边上下不齐,松紧不一,这样的鼓,敲出的声音才会符合音律。

后来到了宋代,宋代学者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中,也写到了羯鼓:

吾闻《羯鼓录》,序羯鼓之声云:透空碎远,极异众乐。唐羯鼓曲,今唯有邠州一父老能之,有《大合蝉》《滴滴泉》之曲。余在鄜延时,尚闻其声。泾、原承受公事杨元孙因奏事回,有旨令召此人赴阙。

元孙至邠,而其人已死,羯鼓遗音遂绝。今乐部中所有,但名存而已,透空碎远了无余迹。唐明帝与李龟年论羯鼓云杖之弊者四柜,用力如此,其为艺可知也。

由此,可见在宋代时,羯鼓已经非常流行了。总之,腰鼓和羯鼓都受到了先秦大鼓的影响,它们丰富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为我国鼓文化添砖加瓦,贡献出独特的力量,对后来乐器发展影响很大。

[旁注]

黄土高原 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我国中部偏北,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关中平原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这里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摇篮。

关中地区 又称“渭河平原”、“关中平原”,地处后来的陕西中部。西起宝鸡大散关,东至渭南潼关,南接秦岭,北到陕北黄土高原,东西长300 千米,平均海拔约500米,西窄东宽,号称“八百里秦川”。这一地区在秦汉时拥有全国6/10的财富,充分显示关中在我国古代的经济地位。

春节 我国民间非常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之一。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画像砖 就是用拍印和模印方法制成的图像砖。作为我国古代民间美术艺术的一枝奇葩,画像砖艺术主要表现在战国晚期至宋元时期。其间,朝代更迭,人世沧桑,社会面貌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画像砖不仅真实形象地记录和反映了这一变化,而且将这一民间美术艺术的发展历程生动地展现出来。

马步 马步是我国古代许多门派的根基功夫,各派的马步大同小异,站马步桩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练腿力,二是练内功,马步站桩就是聚气,据说这样可以强身健体。

《羯鼓录》我国古代一部音乐史料,共有一卷,作者是唐代的学者南卓。此书保存了关于唐代乐器羯鼓的珍贵资料。羯鼓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中原,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及宰相宋璟等,都善于击羯鼓,以绝技著称,鼓曲因此风靡一时。

沈括(1031年~1095年),北宋科学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他是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阅读链接]

在唐多时,很多人喜爱且擅长羯鼓。唐玄宗李隆基便是其中之一。李隆基常说:“羯鼓是八音的领袖,其他乐器不可与之相比。”

李隆基作鼓曲《秋风高》,每当秋高气爽,即奏此曲。

当时的宰相宋璟深爱声乐,尤其擅长敲击羯鼓,他对玄宗说:“击鼓时,如果能够头做到‘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便是击羯鼓的能手。”

这便是说鼓手击鼓时,头稳定不动,而下手急促,就像急雨一样。